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漢:一個王朝的虎頭蛇尾

2008-11-21 03:48
百家講壇 2008年22期
關鍵詞:王莽劉秀王朝

范 軍

“起承轉合”是八股文的規(guī)定套路,但是對一個王朝來說,它的命運也逃不出這四個字。所不同的是,每個王朝在起承轉合的形態(tài)和時間長短上有區(qū)別。

秦朝的起承轉合“起”得非常燦爛,力大那個勢沉,但是“承”就出了問題。就像一根細長的脖子撐不起沉重的腦袋,秦二世很快就氣喘吁吁,“秦”何以堪了。

所以接下來的情勢就是急轉直下,一個王朝在另一個王朝“分田分地真忙”的歡天喜地中急匆匆收場——雖然它開張時留下的滿地鞭炮紙屑還沒來得及清掃,但是出局的命運已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

廢墟上開始的起承轉合

西漢這個王朝是在一片廢墟上開始它的起承轉合的。

雖然小個子男人劉邦以仁義得天下,但是坐天下呢?是不是僅有仁義就夠了?

劉邦不知道。這個出身于草莽的男人在一片混亂之中猝不及防地坐上了那個人人向往的龍座,但是他卻什么都沒準備好——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皇帝,就像沒有人天生就會當船長一樣,劉邦坐在駕駛艙內(nèi)強自鎮(zhèn)定地駕駛著“中華”號巨輪往前行進。他不知道前面會有多少險灘,也不知道具體的航線是什么。他甚至不知道腳下的這艘巨輪是不是有隱患,而在不可知的前方,會不會有另一艘巨輪斜穿過來,與他宿命般地遭遇、碰撞。他的宿命就是駕駛,就是讓他劉家的千秋萬代都能夠穩(wěn)穩(wěn)地駕駛——這實在是一項艱巨的工程……

當然王朝的宿命里肯定會有起承轉合,如果劉邦和他的子孫們“起”得燦爛,“承”得有力,“轉”得從容,那必定會“合”得壯美。但是劉氏家族真能做到這一點嗎?劉邦不敢肯定。他連他自己的那一份本職工作能否做好都不敢肯定,更遑論其子孫了。

這是千秋霸業(yè)。殷鑒真可以說不遠,秦始皇和他的子孫們還躺在陵墓里心有不甘,劉邦卻要出發(fā)了……

劉邦只能出發(fā)。

這是他的宿命。

也是一個王朝的宿命。

“仁義”說到底是雙刃劍。

在仁義中,劉邦得到了天下,但是在坐天下時,僅有仁義是不夠的。

劉邦認為,秦朝二世而亡是做人不講仁義。不僅對世人不仁義,而且對親人也不仁義。

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人心,就是兄弟齊心,其力斷金。

所以劉邦在這個王朝出發(fā)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兄弟們一起出發(fā)。他不能把兄弟們?nèi)酉虏还堋畛闪藵h高祖之后,把他的兄弟、子侄們分封到全國各地去做諸侯王。兄弟、子侄們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諸侯國四處林立。

到最后,劉邦發(fā)現(xiàn),朝廷直接統(tǒng)治的領土只有15個郡,其他的都分封給各諸侯國了。

但是劉邦并不傷感。他真是一個仁義之人,而且心胸開闊。劉邦以為,從此以后,大漢這個國度將固若金湯。

因為這是真正的劉家天下,劉姓統(tǒng)治的天下。

但是劉邦錯了。劉姓統(tǒng)治是不假,只是劉家人人都以為自己可以代替劉邦來統(tǒng)治。這是人心的微妙與迷失,這是劉邦式的仁義所不能承受的人性悲歌。

“七國之亂”就這樣慘不忍睹地發(fā)生了。雖然此時的劉邦已撒手西去,承受這場王朝災難的是漢景帝,但是制度設計者劉邦卻難辭其咎——從這個層面上看,大漢“起”得并不燦爛,這個王朝初起之時就危機四伏。

漢武帝來解決這場災難了。他對高祖的制度設計進行了矯枉過正:先是以諸侯們進獻的黃金有問題為由一舉廢掉了106個王侯的爵位,同時讓利于民。到景帝末年,大漢的農(nóng)民們幸福地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過了五六十年休養(yǎng)生息的日子。而景帝也有一個幸福的發(fā)現(xiàn)要與民共享,那就是這個國家現(xiàn)在真是肥得不得了。倉庫里堆滿了糧食,舊的糧食還沒吃完,新糧食又堆了上去,糧食腐爛成了一個國家最具幸福感的難題;國庫里堆滿了銅錢,銅錢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讓幾任財政部長大傷腦筋:他們怎么數(shù)也數(shù)不清國庫里到底有多少錢,因為很多錢串子都爛了,散錢遍地,無法計數(shù)。

當然最能體現(xiàn)大漢實力的是漢武帝的鐵血出擊。他依靠富足的國力對長期以來敲詐勒索大漢的北地匈奴進行了世紀反擊——“卻匈奴于漠北”——大漢在此時真正名震天下。因此,就“起承轉合”的王朝鐵律來說,大漢在“起”得危急之后竟迎來了“承”得有力的黃金時期。

而且黃金時期是漫長的,從文景之治到昭宣中興,大漢的幾任皇帝將這個王朝逐漸推向巔峰,讓秦始皇和他的子孫們躺在陵墓里氣得幾度吐血,也讓劉邦在九泉之下笑得合不攏嘴。關于一個王朝的興盛究竟有多長的問題,劉邦其實在九泉之下也找不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封建制度大試驗,只有歷史佬兒才會知道答案是什么。

昭宣中興之后的成帝和哀帝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而且他們根本就不想知道,因為他們是王朝的寵兒,他們注定要擔當享樂型皇帝的角色。當然,對于歷史他們也不是沒有一點貢獻,特別是對于祖國的漢語言文化,他們各自都作出了名垂青史的貢獻。比如漢成帝和漢哀帝就相繼貢獻了“環(huán)肥燕瘦”和“斷袖”兩個極其中國文化特色的詞語。

毫無疑問,成帝和哀帝的所作所為使一個王朝的幸福時光增添了許多活色聲香的氣氛,這讓處在巔峰時刻的大漢朝不由自主地走神了——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成帝和哀帝就像兩個放蕩的船長,他們心不在焉地開著“中華”號巨輪。在他們眼里,江面遼闊,前方波瀾不驚,兩岸更是一片蒼翠,讓人心曠神怡??偠灾远傊?,沒有任何危險的信號值得他們聚精會神地駕駛巨輪……

但是不知趣的人出現(xiàn)了。大臣鮑宣對哀帝說,國家現(xiàn)在表面上看國力還可以,但是官員太肥了,農(nóng)民太苦了,農(nóng)民有“七亡”、“七死”之苦,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活路,要擔心他們揭竿而起啊……

哀帝冷冷地看了鮑宣一眼,感覺這個不知趣的人在危言聳聽。

哀帝的冷漠讓鮑宣閉嘴了。哀帝依舊快意人生,在一次次的“斷袖”之中感受作為一個盛世之君的美好,直到一個叫王莽的年輕人在政界悄然崛起,并在若干年后讓神奇的大漢朝在它的鼎盛時期猝死……

王莽由此成為西漢帝國的命運終結者。

歷史的玄機無人勘破

在王莽出現(xiàn)的很多年前,有一個傳說在人世間流傳。

說是漢高祖劉邦在起事時帶著他的追隨者往芒碭山一路狂奔,但是一條蟒蛇擋住了去路。

這是一條宿命的蟒蛇,它帶著歷史的玄機擋住了一個偉大人物的去路。傳說中的蟒蛇會說話,它對劉邦說:你是真龍?zhí)熳?,但我不能讓你過去。

這條擋道的蟒蛇看起來不懷好意。

但是劉邦還是過去了。

他把它攔腰砍斷,一分為二。

可歷史的玄機看上去并沒有被砍斷,因為那條宿命的蟒蛇在其后的歲月里也把大漢朝一分為二,西漢對東漢差不多一半對一半,而壽長只有15歲的新莽朝就像一條細細的腰帶橫亙其間。

當然,這只是傳說,是歷史的流言蜚語。但是王莽的出現(xiàn)卻讓這個傳說變得有幾分真切,王

莽怪異地在西漢與東漢間充當了一個可疑的第三者——這是歷史的恐怖時刻,而王莽的“莽”字又給了當時的人們許多遐想的空間:“莽”者,蟒也?

王莽這個人看上去一臉無辜。

何止一臉無辜,簡直是一臉低調(diào)。

王莽仕途生涯的第一個職務是黃門郎。這還是拜他伯父大司馬王鳳所賜。王鳳之所以推薦這個頗為落魄的侄兒出任此官是因為王莽的孝道。當時王鳳由于腦血栓偏癱在床,是王莽“不解衣帶連月”地伺候,才使王鳳人生的最后時光過得還有那么一些尊嚴。

王鳳被感動了。王鳳一感動就做了一個影響王莽一生的行動。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王鳳用他那只沒有偏癱的手一筆一畫地給太后、他的親妹妹王政君寫了一封舉薦信——王莽從此在大漢政界崛起。

就像鳥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王莽是非常愛惜自己的名聲的。在政界,“王莽”兩個字就意味著至誠至孝、廉潔奉公、不徇私情、潔身自好,是一個時代道德楷模的代名詞。但是名聲響亮的王莽卻不被成帝看好,入仕六年來,王莽的職務僅僅升遷了一次,從黃門郎升為射聲校尉——職務的變遷只是意味著王莽從低級官員步入到了中級官員的行列。僅此而已。

成帝不看好王莽的原因并不是他對此人有什么偏見,而是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這里——他的心思全放在趙飛燕姐妹倆身上了。一個享樂型的皇帝與一個政聲頗佳的官員之間,他們之間的距離何止以千萬里計。

但是成都侯王商將這一切改變了。王商是王莽的叔叔,王莽有很多類似的叔叔在王政君成為太后的那一刻命運發(fā)生了改變——他們成了王侯,有了自己的封地。命運沒有被改變的是王莽,所以王商看不下去了,他給成帝寫信,要求把自己的封地分給王莽。

這是一封為王莽鳴不平的信,又是一封火藥味極濃的信——王商這是在譴責成帝瞎了眼,讓王莽這樣的清官受委屈了。

好在成帝沒有生氣。成帝沒有生氣并不是他的涵養(yǎng)好,而是他麻木了。對于政治,成帝實在沒有什么興趣,他甚至只愿意做一個享樂型的皇帝而不是什么日理萬機的皇帝,所以他很爽快地分封了王莽。有更多的人為他辦事,他何樂而不為?

王莽終于三十而立,30歲的他被封為了新都侯,并且成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這差不多是個皇帝侍衛(wèi)官的角色了。此后王莽的崛起呈加速態(tài)勢,八年之后,他成為這個帝國的大司馬——一個僅次于皇帝的職務。

此時的大漢到處都在傳播王莽的政聲,沒有人懷疑這樣一個人會在日后成為一個王朝的野心家和陰謀家,而王莽本人也并沒有露出他的猙獰。他看上去真是為這個國家好,出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挽狂瀾于既倒——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現(xiàn)象,王莽發(fā)布了“限田令”,使得極有可能發(fā)生的農(nóng)民起義被大大推遲了。成帝依舊在鶯歌燕舞,王莽依舊在克己奉公,大漢還是那個繁花似錦、蒸蒸日上的大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那條宿命的蟒蛇會在此時蠢蠢欲動,而歷史佬兒此時也打了個長長的哈欠,換了個姿勢準備沉沉睡去。

也許是時候未到吧,歷史的玄機在此時還是無人勘破。

蛇冬眠并不意味著死去

哀帝繼位的時候,王莽的政治生命遭受了嚴重的挫折。他被免職了,回到南陽的封地獨釣寒江雪。

王莽之所以被免職和他的性格有關系。他看上去太剛直不阿了。他的剛直不阿突破了哀帝的心理底線,讓哀帝在大庭廣眾之下大大地丟了一回臉。

這是一場宴會引發(fā)的沖突。哀帝堅持要把他的祖母和王太后相提并論,落實到宴會具體的禮儀上,哀帝要王莽把這兩位老太太的椅子并排放在一起。

如果是兩位尋常的民間老太太,她們的椅子無論怎么放都不成問題。

但這是在宮廷,在一個最重視禮儀的場合下,椅子的排序既關乎生者,也關乎死者。

它是一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大事。

哀帝決心要按自己的意志做這么一件大事。

但是哀帝忘記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他系出偏門。他在即位前是陶恭王的兒子,只是因為成帝去世時沒有兒子可以繼承大統(tǒng),他才有幸做了這個大漢的皇帝。

因此按照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哀帝應該低調(diào),應該奉先帝的母親王太后為第一皇太后,而不應該在先帝尸骨未寒之時強勢上位,這是不智之舉,當然也可以說是不孝之舉。

哀帝的不孝之舉遭遇了以孝道為先的王莽的抵制——王莽將哀帝祖母的椅子放到了一邊,在宴會的最中心擺放的是王太后的椅子。但是這場PK最后的勝利者卻還是哀帝:相權再強硬,硬不過皇權的至高無上。哀帝失掉的是他的面子,而王莽失去的卻是他的位子。

王莽就這樣黯然地離開了長安。

但他并不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將他的官聲和義舉留在了長安無數(shù)人的心里。他是注定會回來的。

一條蛇冬眠并不意味著它死去,而只是意味著它在為春暖花開時的蘇醒積蓄能量。歷史的玄機就是這樣的微妙并難與人言。

王莽是傳說中那條冬眠的蟒蛇,他是注定要蘇醒的。

王莽蘇醒在公元前2年的正月初一,這一天大漢王朝發(fā)生了駭人聽聞的日食。這一年也是哀帝元壽元年,新年伊始老天爺就發(fā)出如此嚴厲的警告,這不僅使官員們?nèi)诵母樱瓦B哀帝本人也是狐疑不已。無數(shù)的官員紛紛上書請求皇上將王莽重新召回京城,以解天愆。哀帝心一軟,下旨王莽回京。

這是一道宿命的諭旨,就像一個春雷驚醒了那條冬眠已久的蟒蛇,蟒蛇開始勢不可擋地往京城方向游走,但它不是一條孤單的蟒蛇,它的身上凝聚了一個王朝的民心士氣,是注定要成大事的。歷史佬兒也在此時結束了自己的昏昏欲睡,注視著這條蟒蛇的一舉一動。接下來,一條蛇和一個王朝,究竟要發(fā)生怎樣的關系?它們之間的恩怨情仇,又將如何一一演繹昵?

氣血不足的王朝PK強勢王莽

僅僅過了一年,25歲的哀帝就死翹翹了。

這是一個同性戀者之死,同時也是一個王朝氣血不足的前兆。

因為他和成帝一樣,也是膝下無子。所以大漢朝的王位傳承只能再次系出偏門——中山孝王九歲的兒子劉衍成為了西漢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平帝。

這是一次在王莽嚴格監(jiān)控下的帝王選拔賽——平帝是他親自選定的。王莽這條蟒蛇在王太后的親切關懷下,在大漢子民的熱情關注下,迅速坐大,重新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司馬。

事實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形式上的,因為平帝實在太小了,受王太后的委托,王莽攝政監(jiān)國。

一個氣血不足的王朝在強勢王莽的帶領下開始了它的新征程。王朝依舊姓“漢”,但是這個王朝卻打上了越來越鮮明的王氏烙印。公元元年的時候,有南越人向朝堂上進獻白雉和黑雉,因為周朝時曾有人向周成王進獻白雉,朝廷便有好事官員上書要求封王莽為“安漢公”——王莽真真是僅次于皇帝的人了;公元4年,王莽的女兒成了平帝的老婆,王莽再次雙喜臨門,他不僅是平帝的岳父,而且榮登宰衡之位;公元5年,王

莽幾乎和皇帝平起平坐了,因為有487572人上書要求給王莽加九錫。這是一次令人心跳的加錫。因為九錫是九種極其尊貴的物品,按古制,一個大臣要是被加了九錫,那就意味著他取得了接近皇帝的位子。

王莽如愿以償了,487572票!一個王朝前所未有的大海選將王莽推上了大漢政界第一超男的PK臺。在這個高處不勝寒的P K臺上,只站著兩個人,一個是被歷史宿命推著走看上去卻一臉無辜的王莽,另一個則是他的女婿、一臉茫然不知“漢”之將亡的懦弱皇帝——平帝。

PK即將到來,因為一山難容二虎。

PK即將到來,因為蟒蛇已在歷史的輪回中等了太久,它是注定要在世紀之交有所作為了。

于是那塊致命的石頭就在王莽被加九錫七個月后悍然浮出水面。

這是一塊上圓下方的白色石頭。獻石者說他是在京城附近挖井時挖到的,挖到后覺得事態(tài)嚴重,一刻也不敢耽擱就直奔宮中。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石頭長成白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上面刻的那些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此刻,這塊致命的石頭靜靜地躺在一臉無辜的王莽面前,和他一塊觀賞這塊奇石的則是一臉茫然的平帝。獻石者跪在他們的身后大氣不敢出,將這道歷史的難題留給了眼前這兩位當事人。

王莽看了看平帝,希望他能說什么。

有些話,雙方當事人只有一方可以說,另一方不可以說。王莽希望平帝做那個可以說的一方。

但是平帝動了動嘴巴,什么都說不出來。

這是歷史的冷場時刻,平帝不愿意多說什么。一切的一切看上去都是請君入甕的游戲,只是現(xiàn)如今,他很難走出這只巨大的甕了。

他身后的王朝也走不出這只巨大的甕了。

但是王太后生氣了。

王太后一般是不生氣的,因為她年紀大了,什么都看透了。

她這一回生氣是生自己的氣——還是沒有把一個人——王莽看透。

事實上全國人民都沒有把王莽看透——這條蟒蛇實在是偽裝得太好了——以至于全國人民都把他當成圣人往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上推。

人人興高采烈,人人滿懷期待,人人都沒有看到王莽那條可疑的尾巴——蟒蛇的尾巴,但是王太后看到了。這條如此觸目驚心的尾巴讓她駭然,王太后要堅決地制止王莽的蠢蠢欲動。

王太后說:“此誣罔天下,不可施行!”

王太后嘴里的“誣”就是白色石頭上刻的那些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但是大臣們卻不認為這句話是“誣”,他們更傾向于將它視作上天的旨意。

漢將亡也。上天在好多年前就發(fā)出旨意了:成、哀兩帝天天沉醉在溫柔鄉(xiāng)里卻都膝下無子,這是末世的征兆,是一個王朝氣滯血瘀的表現(xiàn)。成帝時天象異常,嚇得他跑到天壇去讀自己寫的《罪己詔》。在《罪己詔》中成帝承認在他的治下國家“變異數(shù)見,歲比不登,倉廩空虛,百姓饑饉,流離道路,疾疫死者以萬數(shù),人至相食,盜賊并興”。

但是天象依舊異常。到了哀帝時,這個王朝不得不宣布改號,改成“陳圣劉太平皇帝”,希望天下太平??筛奶柡蟮谌?,人心還是不得安寧,四處有人在傳一場天崩地裂的大禍近在眼前。為了避禍,幾萬人跑到長安來秉燭夜游,整個京城徹夜不寧,幾乎處在動亂之中。

所以這一次,大臣們認為上天又發(fā)出旨意了,為江山社稷著想,王太后不應歪曲天意,相反應該尊重天意,順天而行。

王太后沉默了。

當然王太后沉默并不表示她要尊重天意,順天而行。她想再看看,看看什么叫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纯匆粭l蛇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新的符命接踵而來。

這次是一個叫哀章的太學生來獻符。時為初始元年(公元8年)的十一月。哀章獻符的時候夕陽正在西下,站在冬天的血色黃昏里,哀章站成了一個歷史的宿命符號。哀章說他昨天夜里做了個夢,夢見老天爺和高祖皇帝聯(lián)名給王莽寫了一封信,命令王莽不要再猶豫了,要立刻登基,改朝換代,新朝的名字就叫做“新”。哀章還說老天爺和劉邦同時摁了手印,兩人聯(lián)保證明王莽是真龍?zhí)熳?。天亮的時候,哀章果然在床邊看到了這封“天書”。

在滿朝文武面前,哀章打開了那封沉甸甸的信。滿朝文武神情肅穆地傳閱這封信。他們都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老天爺和劉邦的手?。阂粋€疑似龍爪的符號和一個看上去有些拙笨的男性大拇指印。

沒有人懷疑那兩個手印是假的,傳說中的龍他們從來沒見過,故去好多年的高祖劉邦的大拇指長什么樣也無人知曉。這是一個帝王的隱私,永遠都不可能解密的帝王隱私,一如這封來路不明卻又深得人心的信一樣——它是神圣的隱私,是不可以懷疑和褻瀆的。

信最后到了王太后手里,她沒有看一個字。

事實上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看與不看這封信已經(jīng)沒什么要緊了。

因為她終于知道什么叫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了,也終于看清一條蛇的能量有多大。對于王莽來說,從一個落魄青年走到皇帝的位置,這個過程僅僅是個人身份的改變,但是對于已走過兩個世紀的大漢朝來說,它卻意味著一個強大時代的終結……王太后讓這封信飄落到地上,眼淚流出了她的眼眶。她想說什么,卻什么都沒說。這個王朝最后的散場時刻是如此地沉默和無趣,以至于很多年后史官們都搞不清楚這其中曾經(jīng)發(fā)生過哪些真實的細節(jié)與故事。

他們唯一能搞清楚的是新朝皇帝王莽隨后進行的轟轟烈烈、史無前例的大改革。

不是一個俗人

這場改革充分證明了王莽不是一個俗人。

因為俗人不可能進行這樣具有空想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改革。

王莽要把天下的土地都收回來,然后再均分給天下人。作為西漢王朝最后一任實質(zhì)上的領導人,王莽早就明白“先有天下不公,才有天下不寧”的道理。他要扭轉這一切,而他所開辟的新朝要想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天長地久的王朝,就要吸取前朝敗亡的教訓,讓天下人心思定,讓天下成為天下人的天下。

王莽還要廢除奴隸買賣,倡導人人平等的新朝觀念。這的確是爭取民心的工作。王莽一聲令下,360萬的奴隸就恢復了人身自由。王莽同時還大力反腐敗。西漢末年,腐敗不僅把國庫給貪空了,還把民心給貪散了,王莽規(guī)定:從今往后,發(fā)現(xiàn)有貪污者,要沒收他所有財產(chǎn)的五分之四以上交國庫。至于為什么是五分之四而不是全部,王莽解釋說,新朝的制度是要治病救人、懲前毖后,要讓貪污者留一點生活費繼續(xù)存活著,以便他能看到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將發(fā)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改革家王莽的一個可愛之處。王莽的另一個可愛之處是他模仿《周禮》,在長安城建了一個門,門下坐四個人,面朝四方。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接受群眾上訪,打擊貪官污吏。同時為了體現(xiàn)政府工作人員的廉潔奉公,王莽帶領他的同僚們主動降低工資,以共渡一個新王朝最初的難關。

當然王莽的改革不止于此,他還深入到經(jīng)濟領域的核心地帶,帶頭搞起了貨幣改革。新朝用

新幣并不新奇,當年秦始皇也這么興致勃勃地改革過,新奇的是王莽的貨幣改革太深奧難懂了。他無中生有創(chuàng)造出十幾種新貨幣來,一方面展示他在貨幣理論和實踐上的高智商,另一方面也在附帶考察偽幣制造者的智商究竟有多高,他們的應變能力強不強。

王莽可能打心眼里認為,一個王朝的新貨幣越多,這個王朝的財富就越多。王莽是真心希望新朝好,希望新朝勝舊朝。

但是王莽的改革失敗了。

人世間的事真是匪夷所思,王莽嘔心瀝血的改革一夜之間得罪了上到王公大臣、豪強大戶下到底層民眾的社會各階層人群。他寄托在新朝上的光榮與夢想再也不能開花結果了。曾經(jīng)是人心所向的王莽面對的卻不再是大勢所趨,而是大勢已去,因為跟他作對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國家最稀缺的資源竟然是監(jiān)獄——很多反對改革的人不是躺在監(jiān)獄里就是在去往監(jiān)獄的路上。關于這一點,《漢書·王莽傳》是這樣記載的:“于是農(nóng)商失業(yè),食貸俱廢,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及坐賣買田宅、奴婢,鑄錢,自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勝數(shù)?!?/p>

王莽終于不再是那個激情四射的改革家,他成了一個孤獨的思考者。關于新朝,他第一次開始懷疑它究竟能走多遠,因為在這個國家的上空,一些隱隱約約的耳語開始在四處飄蕩。那是反對他的聲音,甚至還有反對他的暴力行為。而這一切,他都要孤獨地面對。

因為他不是別人。他是王莽——一個以非典型方式上臺的皇帝,一個在現(xiàn)階段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

造反為什么

作為景帝之后,劉秀站出來造反的時候他的家庭成分應該是富農(nóng)兼工商業(yè)主。

劉秀的財商不錯,如果王莽的改革不是那么猛烈的話,他也不會為自己的100多畝地的歸屬而患得患失??墒峭趺Ц母锏膭幼魈擦?,他手下的官員也太會敲詐勒索了,這樣一來,劉秀的生活就失去了安全感。

但是,在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棗陽)老家失去安全感的劉秀并沒有立馬選擇造反,而是選擇了逃跑。他逃到新野(今河南新野)準備東山再起。這個東山再起的意思是劉秀要通過自身的刻苦努力把生活水準提高到王莽改革前的狀態(tài)。劉秀在新野利用不同地區(qū)谷物的價格差,干起了投機倒把的買賣。劉秀就這樣卑微地生活在新朝最初的年頭里。他看上去比作為田舍翁時代的那個安分守己的劉秀更為落魄,但好歹沒有餓死在新野街頭。

說到底,劉秀的人生理想也就這么丁點兒大。誰都想不到,這樣一個人,會是未來東漢的開國皇帝,會再續(xù)大漢數(shù)百年的霸業(yè)。這一點劉秀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只想小心翼翼地躲避命運對他的糾纏,但是命運這東西有時候跟流氓差不多,會不由分說地去強行糾纏一個人。

宛城(今河南南陽)豪強李通作為命運的使者不請自來了。李通請劉秀去喝酒,邊喝邊告訴他兩句話。第一句是“劉秀當為天子”,第二句是“劉氏復起,李氏為輔”。劉秀明白李通這是想造反,要拉他當旗手。文景時代,那是一段多么激情燃燒的歲月;景帝之后,這又是多么具有號召力的招牌!劉秀太明白李通的所思所想了。

事實上李通想造反劉秀是不反對的,在這樣的時代,除了王莽,幾乎沒有人不想造反的。劉秀強烈反對的是自己被利用。一來是劉秀膽小,二來所有的歷史經(jīng)驗都證明,當旗手絕沒有好下場——特別是在這個旗手還沒有想明白、患得患失的時候。

但是劉秀他大哥劉縯笑了。和劉秀不同,劉縯對自己的身份有著深刻的角色認同。他太在乎“景帝之后”這塊金字招牌,時刻想著怎么讓自己增值。他在心里一邊大罵李通瞎了狗眼不找自己而是找他的田舍翁弟弟去做“天子”,一邊還是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勸劉秀要抓住機遇扛起大旗翻身上馬——因為在新野鬧市區(qū)悍然地投機倒把也是一種犯罪。這叫犯了“擾亂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按新朝法律被抓住了是要流放邊地的——劉縯如是警告他弟弟。

劉秀一聲嘆息,被迫作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公元22年十月,劉秀和李通等人在宛城起兵造反,這一年,他28歲。與此同時,劉縯在老家起兵響應。他們構成了綠林軍的重要武裝力量。前朝的皇族向成立不久的新朝發(fā)出挑戰(zhàn),王莽感到:麻煩大了。

劉秀生存術

當然,扛著前朝金字招牌起兵造反的不只是劉秀兄弟倆。

還有劉玄。

他也是景帝之后,他的身邊甚至有一群“粉絲”在支持他。

這樣一來,問題產(chǎn)生了,都是景帝之后,打起仗來到底聽誰的?誰比誰強多少,誰比誰又差多少啊?!

在劉秀兄弟還沒想明白這個問題的時候,劉玄想明白了。公元23年二月,他在“粉絲”們的武裝保衛(wèi)下,在劉秀兄弟的復雜眼神注視下,悍然稱帝,自號為更始帝。

革命問題首要的是領導權的問題。獲得領導權就是要先下手為強。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先下手吃饃,后下手喝湯。人生的道理無非就這么簡單。

劉秀兄弟那叫一個心情復雜,進退兩難。之所以會進退兩難那是因為他們也并非什么都沒撈著——在承認劉玄為皇帝的前提下,劉縯為大司徒,劉秀被封為太常、偏將軍。

但是劉繽并不滿意劉玄的封賞。因為司徒再大,那也是劉玄領導下的司徒。他在滿腹委屈之下給劉玄寫了一封著名的信,建議劉玄緩稱帝、廣積糧。劉縯說現(xiàn)在形勢太混亂了,綠林、赤眉同時起事,早早稱帝不是一件好事啊。出頭的椽子先爛,先稱帝的先挨打。我們干嗎要惹火上身呢?還是讓別人先稱帝,我們在后面摘取勝利果實吧!最后劉縯還嚴正聲明自己對劉玄沒有任何成見,自己也根本就不想稱帝。

劉縯的信被公開后得到了一些綠林軍高級干部的支持。但同樣地,支持劉玄的人也很多,因為他們看出了劉縯的狼子野心。劉玄也看出了劉縯的狼子野心。雙方的PK進行得很激烈。而這一切,王莽是看在眼里,笑在心頭的。他希望這樣的PK能導致兩敗俱傷的結局。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有機會重新收拾人心。

但是王莽的希望落空了。因為劉玄的“粉絲”太瘋狂了,他們表態(tài)要合出身家性命支持自己的偶像。最后態(tài)度決定一切,劉玄勝利了。造反者的事業(yè)沒有受到什么挫敗,劉縯只能灰溜溜地找個角落悄悄地療傷。自此,他的命運就被定格了:幾年之后,更始帝劉玄找了個茬處死了他。

在這場二劉PK的歷史大悲劇過后,人們在回想這一切時幾乎看不到劉秀的身影。不錯,劉秀在剛開始也是對劉玄稱帝心存不滿的,但是他沒說出來。這是一個“度”的問題,也是一個生存術的問題。人世間的很多事最后都取決于當初有沒有說出口。

劉秀把握了這個“度”。他默默地接受了太常、偏將軍的職務,繼續(xù)在綠林軍中韜光養(yǎng)晦。事實上,他還真不是個太有機謀的人。他的處世小竅門就在于鋒芒不露,這是他性格使然。他還是他,那個南陽郡里的田舍翁劉秀??删褪沁@樣的性格,讓他最后竟能坐收漁利、笑到最后。

這不僅是劉玄瞎了眼,說到底也是王莽瞎了

眼。因為在接下來的昆陽(今河南葉縣)之戰(zhàn)中,劉秀讓王莽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幻滅”的滋味。王莽的40萬大軍在昆陽城下全軍覆沒,從而為新朝的分崩離析定下了一個不可挪移的坐標。

昆陽的那些人那些事

昆陽之戰(zhàn)這把火,準確地說是劉玄燒起來的。

就像劉縯所預測的那樣,因為劉玄高調(diào)稱帝,王莽的目光被吸引過來了。

原本,王莽是要一門心思先消滅赤眉軍的,但既然綠林軍要喧賓奪主,那他也不能不鎮(zhèn)壓。

改革改不下去,起碼鎮(zhèn)壓要鎮(zhèn)壓下去吧。王莽任命王邑、王尋為統(tǒng)帥,集結40萬重兵殺氣騰騰地直撲昆陽。

此時的昆陽只有差不多一萬的漢軍,劉秀領導了其中的幾千人,也算是主力干將了。當然漢軍真正的主力在攻打宛城,他們還不知道昆陽已被圍得跟鐵桶似的,那叫一個滴水不漏。

但劉秀還是帶著13個人從昆陽城里“漏”了出來。這就是低調(diào)的好處。低調(diào)的劉秀從新莽軍最不可能的方向突圍成功了。當然突圍不是目的,跑出去搬救兵回援才是目的。

劉秀成功了。他從定陵等處拉來一支隊伍,準備回援昆陽。只是這支增援隊伍實在是少得可憐,總共也就3000多人。歷史眼看著就要在此處發(fā)生一場極不對等的軍事大PK,劉秀他能勝出嗎?

在劉秀日夜兼程往回趕的時候,守在昆陽城的王鳳等人卻向新莽軍統(tǒng)帥王邑、王尋哭著喊著要投降了。

實在是守不住了。40:1,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這仗根本就沒法打。王鳳甚至懷疑劉秀是跑出去風流快活了,而不是去搬什么救兵。所以他也不愿意苦著自己,還是降為好。

但是王邑、王尋竟然鐵青著臉沒有答應。他們懷疑其中有詐。他們要對這些反叛者斬草除根。

昆陽守軍就這樣被逼入了絕境。

于是奇跡發(fā)生了。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們把昆陽城守了差不多有一個月。

這是致命的一個月。

這是陰消陽長的一個月。

這是絕處逢生的一個月。

這是新朝貽誤戰(zhàn)機的一個月。因為就在這一個月內(nèi),更始帝劉玄和他帶領的漢軍主力攻克宛城,從而為回師解圍昆陽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這一個月的作用隨便怎么估量都不為過。

但是這一個月的作用,王邑、王尋愣是沒看出來。

只有嚴尤看出來了。

嚴尤是新莽軍中的一個地方將領,曾經(jīng)多次和漢軍交過手。他知道漢軍主力的厲害,他更知道漢軍主力攻克宛城后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所以他建議二王:放棄昆陽,直撲宛城攻打漢軍主力。

但是嚴尤這話說晚了。

因為王邑、王尋騎虎難下了。

王邑、王尋是有地位的人。

有地位的人都愛惜自己的臉面。

當初王鳳求降的時候他們既然不允,現(xiàn)如今只有打敗他們才是正途。

唯有如此才能保住新朝統(tǒng)帥的臉面。

他們更加猛烈地進攻了。

王鳳則帶領漢軍更加猛烈地防守了。

戰(zhàn)事就這樣陷入膠著狀態(tài),直到劉秀日夜兼程趕回昆陽城下。

昆陽城在此時具備了哲學上的意義。

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劉秀也想帶人沖進去,以解救漢軍。但是他發(fā)現(xiàn),區(qū)區(qū)幾千人,真要突破40萬人的包圍沖進城去,很難;真的沖進去之后,要想有所作為,更難。

因為這是真正的以一當十。而按照人世間的真理,以一當十卻能取勝,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劉秀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因為人生很多時候都只能硬著頭皮上。劉秀也不例外。

劉秀發(fā)起了沖鋒。

不過劉秀的沖鋒遭到了新莽軍的蔑視。他們只派出了一萬人進行攔截,另外39萬則優(yōu)哉游哉地進行了圍觀。

這是一個王朝的軍事力量對另一個潛在王朝軍事力量的嘲笑。但是這種嘲笑很快遭到了報應——歷史佬兒生氣了。歷史佬兒讓40萬新莽軍喪身昆陽城外,成為一個個短命王朝的孤魂野鬼,他甚至讓其中的領軍人物對新朝徹底失去信心——比如嚴尤,這個正直的人最后投奔到原漢朝宗室劉望門下,成為反對新朝的一支有生力量。

不過,歷史佬兒也讓一個名字從此變得如日中天。那就是劉秀。作為昆陽之戰(zhàn)的靈魂人物,劉秀打造了一段人世間最離奇的戰(zhàn)場傳奇。但是劉秀沒有想到的是,一向低調(diào)的他,此時正把自己推到一個極其危險的境地。因為有一個人看他的眼神變得有些陰郁了。

空手而來比有備而來更有力量

一直以來,劉玄都沒有拿正眼看過劉秀。

一般來說,劉玄這樣級別的江湖大佬,是不會輕易拿正眼看人的。

這個世界上的人很多,值得他正眼看的卻不多。

有兩種人他會拿正眼來看:

有利用價值的人,

旗鼓相當?shù)膶κ帧?/p>

所以,在劉秀兄弟當中,劉玄只看過他哥。

他是把劉縝看成了旗鼓相當?shù)膶κ帧?/p>

但是劉縯很快就不旗鼓相當了,因為他萎得很快。

對于一個萎得很快的對手,劉玄是漠不關心的。

他現(xiàn)在關心的人是劉秀。

因為在劉秀身上,他看到了一股可怕的力量。他甚至看到了人心向背——劉秀拿下的不僅是昆陽,還有一個王朝幾乎全部的軍事力量。這是一個王者的處女秀啊!劉玄不寒而栗。

所以在經(jīng)過一番痛苦的思考之后,劉玄殺死了劉縯。

沒錯,他殺的就是那個萎得很快的劉縯。但是劉玄的目的并不在此——他是想借殺劉縯來看一個人的反應。

劉秀的反應。

如果劉秀借機反了,那他正好有了一個清除異己的極好借口——趁著這個王者羽翼未豐,劉玄要永絕后患。

但是劉玄失望了。因為劉秀沒有反。劉秀非但沒有反,反而孤身一人跑到宛城來找到他負荊請罪。這讓劉玄左右為難。

在這樣的情境之下,更始帝劉玄根本就殺不了劉秀——劉秀如果帶大部隊來他倒可以圍而殲之,可劉秀空手而來他就不好辦了——劉秀是這樣地一臉誠懇,為兄請罪,實在找不到除去他的理由啊!

有的時候,空手而來比有備而來更有力量;一臉誠懇比一臉奸詐更有殺傷力。劉玄明白,他殺不了這個男人了。

但是可以遠離他,或者說讓劉秀遠離龍位。劉玄對劉秀明升暗降,拜他為破虜大將軍,讓他殺到黃河以北去,為未來的國家建功立業(yè)。

更始帝劉玄不想看到這個男人,更不想把直搗虎穴的任務交給他。有關直搗虎穴的活,他只想交給自己的親信去完成。

帝王爭霸賽

王莽已經(jīng)三天沒吃飯了。

他在深刻體會他的“幻滅”感。

王莽的“幻滅”感不僅僅在于他的40萬大軍在昆陽城下全軍覆沒,更多的還在于他對自身價值的懷疑。他是個有委屈的人。

當然,對于傳說中的那條蟒蛇,王莽是絕不對號入座的。他能夠深刻認同的自身角色是一個改革家,最多是一個不合時宜的改革家。

但是歷史不給他這個機會了。不給他繼續(xù)拿當下社會作容器進行經(jīng)濟試驗的機會了。

因為劉玄的大部隊已經(jīng)挺進到長門宮。很多

年輕的生命在那里聒噪不止,抒發(fā)著他們對于未來社會的種種向往。這些聒噪的聲音傳到餓漢王莽的耳朵里,讓他悲從中來——這些人,就這么迫不及待,不給他一點反省的時間嗎?

王莽跑到長安南郊號啕大哭。這是一個王朝最后的號啕大哭。王莽質(zhì)問蒼天:“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滅眾賊?既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誅臣莽!”

王莽真是委屈到了極點。

公元23年九月初三,王莽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他的腦袋被漢軍砍下,隨后被打包快遞到宛城。因為更始帝劉玄還呆在那里等著觀賞。當然他并沒有看到那個傳說中的蟒蛇的腦袋,他看到的是一個焦慮、略帶神經(jīng)質(zhì)的68歲老年男人的頭顱。這讓他有些失望。他幾乎正眼都沒瞧一下就將它扔到了一邊,然后開始嚴肅地思考這個國家往哪里去的問題。他的思考是那樣深沉和一本正經(jīng),以至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帝王的思考。

歷史佬兒也在此時陷入了沉思。毫無疑問,王莽的新朝在經(jīng)過過山車式的動蕩之后已經(jīng)壽終正寢了,江山易主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易主”易給誰昵?誰是這龐大江山未來的主人呢?歷史佬兒皺起了眉頭。因為在東方,赤眉軍正在日益坐大,號稱已有30萬人。一個叫劉盆子的人成為了這支隊伍的最高領導人。劉盆子雖然不是景帝之后,但是出身也不簡單。他是西漢城陽景王劉章之后,靠著這塊遙遠的牌子,劉盆子也躍躍欲試要稱帝……

問題來了——在接下來的帝王爭霸賽中,誰能勝出昵?又或者,還會不會殺出一匹黑馬來,讓人大跌眼鏡?!

誰都說不好。歷史佬兒也說不好。

如果要寫回憶錄的話,很多年后,劉玄一定會采用倒敘的方式來寫:我的帝王生涯,開始于王莽死后的那個晴朗的下午……

的確,在那個陽光燦爛的歷史時刻,劉玄和他的追隨者是以雄赳赳氣昂昂的狀態(tài)挺進長安的。但很快,他就迷失了,而且是“目迷五色”的迷失,長安的富貴繁華與活色生香讓他忘記了天下還并不太平,忘記了劉盆子及其身后30萬人往長安進發(fā)時發(fā)出的沉重卻又帶些輕快的腳步聲。

但是一場歷史性的大PK并沒有發(fā)生。公元25年九月,劉盆子及其身后的30萬人馬不費一槍一彈就進入長安城,迎接他們的是更始朝的城門校尉李泛。李泛很明白雙方的實力對比,也很愿意識時務做俊杰。更始帝劉玄則連夜出逃——在那樣的一個亂世,30萬人是一個足以嚇死人的數(shù)字。即便劉玄要抵抗到底,也沒有人愿意陪他一起PK。所以劉玄只能選擇出走。

劉玄最后死在了荒郊野外。他的帝王生涯滿打滿算也只有兩年零十個月。

劉盆子就這樣義不容辭地坐在了劉玄曾經(jīng)坐過的那個位置上。他的30萬手下也義不容辭地在長安過起了大吃大喝的生活。但是問題很快就來了,30萬人大吃大喝對一個城市來講是非常致命的。長安再大,也經(jīng)不起這樣坐吃山空。他們只得選擇四處出擊,去打點野食回來——曾經(jīng)威震天下的赤眉軍如今淪落到這步田地,這讓天下群豪心中頗有想法。

當然最有想法的是劉秀。此時的他已定都洛陽,開始展現(xiàn)王者風范。的確,作為這個時代最黑的一匹黑馬,劉秀已經(jīng)等待了太久,也忍耐了太久。當不可一世的赤眉軍也成為強弩之末的時候,劉秀知道,他的機會來了,他可以華麗轉身了。

公元27年的正月,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決戰(zhàn)在崤底拉開。決戰(zhàn)的雙方是赤眉軍和劉秀的部隊。這場戰(zhàn)爭的最終結果是劉盆子向劉秀告降。劉盆子不僅輸?shù)袅怂娜考业?,也輸?shù)袅艘粋€人的尊嚴——劉盆子被俘后,劉秀問他:“自知當死不?”劉盆子回答說:“罪當應死,猶幸上憐而赦之耳!”

劉秀笑了,笑得很滿足。這是一個王者滿足的笑,也是一個正在到來的嶄新王朝滿足的笑。的確,在這場由眾多天下群豪參演的歷史大劇中,劉秀無疑是戲份兒最重的男主角,也是唯一一個從頭演到尾的人。其他的演員大多在中場就退場了。這其中有他的本家兄弟,甚至有他的親哥哥,但是劉秀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去。出于劇情需要,他有時需要貓哭老鼠,有時又需要以笑掩淚。沒辦法,這是歷史佬兒安排的劇情,而他只是個演員,盡力而已。不過,他應該是幸運的,因為他目睹了一個王朝最后的起承轉合,也親身參與了史上最強的捕蛇行動。但他最大的幸運還在于,他拉開了一個嶄新王朝在今后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演出序幕——東漢朝開始了……

江山還是那些江山,劇情卻已是全新的劇情,這一次的起承轉合注定與以往不同!

編輯/汪微微

猜你喜歡
王莽劉秀王朝
方斗山隧道拱頂FLAC沉降模擬及修正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運動員
一只螻蛄里的尊重
王莽:為爭帝位四個兒子殺了三個
王莽:誰都別想忽悠
劉秀苦尋同窗
改朝換代
淺解三字經(jīng)(之七十二)
一只螻蛄里的尊重
安徽省| 格尔木市| 常州市| 平定县| 巴青县| 鲁山县| 库尔勒市| 繁昌县| 苍梧县| 尼玛县| 洛隆县| 曲松县| 通渭县| 板桥市| 涞水县| 满城县| 务川| 寻甸| 平利县| 景泰县| 马边| 合阳县| 凤阳县| 社会| 中方县| 全南县| 葫芦岛市| 班玛县| 秦安县| 定远县| 桃源县| 尖扎县| 滁州市| 湄潭县| 轮台县| 高邑县| 牡丹江市| 建瓯市| 白山市| 唐山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