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在讀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見我愛讀書,便在班上表揚我。我至今還記得他的話:“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像趙麗宏那樣,多讀課外讀物?!痹谧魑恼n上,老師常常將我的作文念出來。私下里,老師還對我提出一個要求,他要我準備幾個小本子,在讀書的時候,要注意書中精彩的描寫,不管是寫景的,寫物的,還是寫人物神態(tài)和心理的,都要留意,見到好的詞句或者段落,就把它們抄到小本子上。
這樣的小本子,開始時確實對我的作文有幫助,我經(jīng)??梢詮闹姓浺恍┯玫阶约旱淖魑睦铩H欢鴷r隔不久,我就逐漸討厭這些小本子了。因為,每次從小本子上往作文本上抄詞句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問自己:我這不是在抄別人的文章嗎?我想,如果是寫日出,別人這樣寫,我為什么要和他寫的一樣?他能用自己的眼睛觀察日出,并且用自己的話把他看到的日出寫出來,我為什么不能呢?
盡管我還不敢跟老師說,但我的疑惑和厭煩越來越強烈,終于強烈到再也不愿意往小本子上抄任何書上的詞句了。然而小本子不能丟掉,因為老師要經(jīng)常查看它們。怎么辦?寫自己的東西。于是我開始在小本子上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譬如碰到下雨,我就觀察下雨前天空中發(fā)生的變化,觀察雨中的街道和花樹,也觀察行人在雨中的神態(tài)和動作。到晚上,就把它們一一詳盡地寫到我的小本子上。再譬如,白天在路上遇到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個極胖的女人或者一個行動詭秘的人,我會跟在他們身邊身后走一陣,仔細地看他們的表情,看他們的一舉一動,到晚上,我就在小本子上把他們“畫”下來,當然,這“畫”,不是用畫筆和色彩,而是用文字。
在一次去鄉(xiāng)下釣魚之后,我在作文中用自己的語言非常生動地描繪了釣魚的經(jīng)歷。記得我這樣寫上鉤的魚被我甩出水面時的情景:“魚兒從水里飛出來,就像一把閃閃發(fā)亮的銀色寶劍,在我的面前飛過去……”老師在作文評講時讀了我的作文,并且把我叫起來,當眾問我:“這些話,是引用別人的,還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我很高興地回答老師:“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崩蠋煕]有對我的回答加以評論,他臉上的表情使我琢磨不透。課后,老師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他從辦公桌上拿起我交給他的小本子,表情嚴肅地問:“這里面的內容,都是你自己觀察到的嗎?”我緊張地點點頭,以為他會批評我。想不到,他卻欣慰地笑了起來。我很難忘記他當時對我說的那一番話。他說:“你不喜歡抄別人的話,很好!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寫文章,當然也應該用自己的話來寫。你就這樣堅持做下去吧!”
(孟憲忠摘自《文學少年(初中版)》2008年第4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