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欽峰
央視焦點訪談的鏡頭對準了一位普通的北京市民,她叫李淑芬。
她現(xiàn)在的身份是奧運志愿者。當(dāng)北京申奧成功時,她正賦閑在家,興奮之余,她忽然覺得自己應(yīng)該為奧運做點兒什么。聽說老外挺喜歡中國的剪紙,她想,剪紙是自己唯一的業(yè)余愛好,送給他們一些剪紙應(yīng)該不錯。
打定主意,說干就干。很快,她就精心地剪出了20幅作品,并裝訂成冊,第一份奧運禮品就這樣新鮮出爐了。
她打算給每個參賽的國家或地區(qū)贈送一份剪紙禮品。北京奧運會將有196個體育代表團參賽,這就意味著至少要剪出196套剪紙作品。20張剪紙為一套;她每個月能剪出5套,一年下來就是60套,要完成所有的任務(wù),至少需要三年多。這確實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好在當(dāng)時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好幾年,時間應(yīng)該來得及。
她還考慮到,如果將來自己當(dāng)面給外國人贈送禮品,不會英語肯定很不方便,她又決定同時學(xué)習(xí)英語。
為了完成任務(wù),她制定了詳細的作息計劃。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6點聽英語,8點開始正式工作。還不能老剪,萬一把身體弄垮了,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每隔半個小時她都要休息一會兒,然后再剪。
除了逢年過節(jié)或者客人來訪外,她都按計劃工作,雷打不動。四年如一日,到2006年,她提前完成了任務(wù),共剪出240套作品,英語水平也大有長進。
2006年年底,北京市委書記、奧組委主席劉淇聽說了她的故事,不禁深受感動,親自登門拜訪她,并表示要把她的剪紙作品當(dāng)成國家一級禮品贈送給外賓。
她身穿大紅色的小馬夾坐在演播室里,同主持人談笑風(fēng)生。如果不是看到她的滿頭銀絲,我根本就不敢相信,眼前這個熱情洋溢的奧運志愿者竟然已經(jīng)96歲高齡!
或許,年輕應(yīng)該是一種品質(zhì),它和年齡無關(guān),一旦擁有,便可相伴終生。遺憾的是,有的人還很年輕,但卻過早地失去了這種可貴的品質(zhì)。
(摘自《感動》)
[美點賞析]
青春是指人的年齡,可又不完全是。它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它是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李淑芬老人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她不因歲月而磨去青春的活力。無情的歲月刻出她眼角的細紋,飛逝的年華染白她的雙鬢,卻撼不動她心靈中的青春!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年輕的心,即使身體慢慢變老,心中依舊成長著年輕的故事。這個世界終會因你年輕的心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王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