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胡惟庸:是反臣,還是棋子

2008-09-28 10:17
百家講壇 2008年18期
關(guān)鍵詞:劉基丞相朱元璋

黃 波

丞相胡惟庸謀反一案,是明代初葉的一件大事。

上個世紀,著名明史學(xué)家吳晗先生寫了篇論文《胡惟庸黨案考》,論述此案的影響時說:“(因胡惟庸事件)黨獄析連前后十四年,一時功臣宿將誅夷殆盡,前后達四萬余人。且因此和日本斷絕國交關(guān)系,著之《祖訓(xùn)》?!?/p>

吳晗先生此文,考證了胡惟庸案之始末,甚為縝密,但以上分析容易給人一種誤會,似乎朱元璋拿胡惟庸開刀,和他于開國之初大誅功臣一樣,是雄猜好疑心理主使下的對功臣震主的疑忌,仍然屬于典型的兔死狗烹。而究其實,胡惟庸之所以不得不死,其中當(dāng)然有明太祖為自己身后布局的考慮,不想讓后代面對強悍的大臣,但更重要的則是君權(quán)和相權(quán)的關(guān)系這時候已愈趨緊張,標(biāo)志著朱元璋權(quán)力欲的空前高漲。

胡惟庸其人

胡惟庸,安徽定遠人。他的發(fā)跡還要感謝被朱元璋早早殺掉的楊憲。

朱元璋用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喜歡用吏才。所謂吏才,就是讀書未必多,但辦事卻很精干,也沒有什么儒家教化的束縛。一個雄主,用這樣的人,首先是頗覺得心應(yīng)手,事情交辦下去,往往完成得又快又好,其次是他們一般不會糾纏儒家所謂“以道事君”的套套,基本抱持實用主義態(tài)度,以君王之是非為是非,不會在君王耳邊聒躁言不及義的高調(diào)。楊憲就是一個很好的吏才。對幾乎所有同僚都看不上眼、認為誰做丞相都不夠格的劉基,盡管在朱元璋面前說楊憲“無相器”,卻也要承認他“有相才”?!盁o相器”云云,估計是指楊憲這人肚量差了一點,人際關(guān)系處理得不好,就這樣,稀里糊涂地被朱元璋殺掉了。

朱元璋殺了楊憲,他的用人路線沒有變,丞相仍然還是要用吏才。這一回,輪到了胡惟庸?!睹魇贰飞险f:“自楊憲誅,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嘗以曲謹當(dāng)上意,寵遇日盛,獨相數(shù)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nèi)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p>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胡惟庸和楊憲一樣,也是有辦事的才干的。那么其人品如何?查閱明代相關(guān)資料,不論正史還是野史,幾乎眾口一詞,說胡惟庸好話的極少,用現(xiàn)在的話說,此人小有才,但無德。胡惟庸的“無德”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首先是“忮刻”,器量小而且陰險,誰得罪了他,他就要明里暗里給誰好看。這一條,即使用現(xiàn)代的觀念衡量,也是讓人害怕的。其次,就是如上述《明史》所說,獨斷專行。對這一條,我們是不是也要和修《明史》的清人一樣,去大張撻伐呢?

恐怕不能。原因很簡單,胡惟庸是丞相啊。丞相是什么?用錢穆先生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的話說:“皇帝是國家的元首,象征此國家之統(tǒng)一;宰相是政府的領(lǐng)袖,負政治上一切實際的責(zé)任。”從秦時起,丞相堪稱最高行政長官。且不說什么“不奏徑行”,歷史上丞相對皇帝的旨意,拒不執(zhí)行的也并不在少數(shù)。到了宋代,相權(quán)雖然低落了許多,原有的一些權(quán)力遭到了分割,但宰相仍然是對皇帝直接負責(zé)的最高事務(wù)官,皇帝照例都會給他們特別的地位和尊崇?,F(xiàn)在,胡惟庸在一個國家的中樞機構(gòu)——中書省里擔(dān)任最高事務(wù)官,面對如山的公文和紛繁的政事,難道沒有一點兒處置之權(quán),還要他事事“早請示晚匯報”才正確?“內(nèi)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這應(yīng)該是丞相的分內(nèi)之事,胡惟庸并沒有做錯,否則就是失職。至于“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因為沒有確切的證據(jù),而歷史往往又是不能容失敗者辯駁的,只好姑妄聽之。

在胡惟庸事敗之前,就已看出他是小人、奸臣民必定沒有好結(jié)果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是攻擊胡惟庸的劉基?!睹魇贰酚涊d,劉基在胡惟庸當(dāng)丞川之前,就預(yù)言他只會把車拉翻,所以胡惟庸當(dāng)上丞相的消息一傳到,他就“大戚曰:‘使吾言不驗,蒼生福也。憂憤疾作”。而有些史料更指陳劉基就是死于胡惟庸的投毒。當(dāng)代學(xué)者楊訥在《劉基事跡考述》一書中已經(jīng)考證清楚,“投毒”一說純系子虛烏有,他更認定,劉基的神奇預(yù)言也是出于劉氏后人的偽造,因為在劉基“大戚”的時候,胡惟庸根本就沒有多少可以稱得上禍害蒼生的大罪大惡,否則朱元璋又豈能容忍?第二個是大將軍徐達。史載,徐將軍“深疾其奸,從容言于帝”。后面還有離奇的事,“惟庸誘達閽者福壽以圖達,為福壽所發(fā)”。意思是胡惟庸因為徐達背后說自己壞話,乃引誘徐達府上守門的人暗害之,結(jié)果卻反被此人告發(fā)。說它離奇,是因為一個丞相要暗殺政敵,居然派不出自己手下一個合適的人!

許多史籍似乎都力圖向世人證明,胡惟庸很早就開始做壞事,很早就已暴露出了亂臣賊子的真面目,然而,這里卻有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劉基和徐達是朱元璋最信任的文武兩根柱子,這樣的人都在朱元璋面前倒胡,為什么全無效應(yīng)呢?這絕不會是朱元璋昏庸,更不會是他大度,朱元璋不是這樣的君王。只有一個可能,對胡惟庸,劉基早有預(yù)言也好,徐達“深疾其奸”也罷,都只是修史者的一種附會,以便讓后世讀者形成“胡氏奸佞”的牢不可破的印象。胡惟庸既然確屬奸佞,朱元璋殺之豈不是順理成章?

其實,朱元璋對胡惟庸不僅一度相當(dāng)寵信,而且連別人攻擊胡惟庸的話也是不能容忍的。這就要說到在胡氏事敗之前,出場的第三個批評者——一個叫韓宜可的監(jiān)察御史。在朱元璋和胡惟庸從容談笑的時候,韓御史取出懷中奏章。劾胡惟庸等三人“險惡似忠,奸佞似直,恃功怙寵,內(nèi)懷反側(cè),擢置臺端,擅作威福,乞斬其首以謝天下”。結(jié)果惹得朱元璋大怒,罵道:“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命下錦衣衛(wèi)獄。而歷史真的很有意思,等到朱元璋要拿胡惟庸開刀的時候,他又反過來斥責(zé)臣下為什么不能洞燭其奸了。從這樣反差強烈的好戲中,我們是不是能觸摸到一些歷史的真相?

破綻百出的謀反案

正史上記載的胡惟庸謀反事實甚為怪異。

按《明史》所說,胡惟庸預(yù)謀不軌并勾結(jié)同黨的經(jīng)過大致是這樣的:胡惟庸因兒子在一起意外事故中喪命而殺人,事泄,胡惟庸準(zhǔn)備花幾個銀子結(jié)案,朱元璋不許,要他償命,胡惟庸大懼。恰值此時,另兩個侯爺也因被皇帝斥責(zé)心懷恐懼和不滿,乃招以同謀。胡惟庸又令某都督取衛(wèi)士和亡命之徒為心腹,告訴他說“吾有所用耳”;隨后他又遣某官員下海招倭,遣元朝故臣代他向殘元勢力示好,準(zhǔn)備和這兩股勢力里應(yīng)外合同時向朱元璋發(fā)難……

對這些記載,吳晗先生已經(jīng)在《胡惟庸黨案考》一文中經(jīng)過精細考證,提出了疑問,有心從學(xué)術(shù)上探知究竟的,讀吳先生此文必有收獲。不過,若讀者不耐煩那種抽絲剝繭的考證,又想盡快從文字迷霧中走出,這里倒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可以判斷真?zhèn)?。這個方法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就是結(jié)合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和人物處境,立足于常情和常理,進行基本的邏輯推斷。如果我們思考問題不偏離常情常理太遠,又不把官居丞相的胡惟庸的智商估計太低,就會得出一個非常簡單的結(jié)論:胡惟庸即使真想取朱元璋而代之,并為此一直精心謀劃,那么他在這個過程中絕不會傻到如此張揚!誰都知道,謀反是專制君王最不能容忍的滅族大罪,有史以來的任何一起成

功的謀反,都是在絕對機密的情況下醞釀的。而要保證這種絕密性,就只有讓知曉者和參與者降到最低限度。歷史上哪有像胡惟庸這樣,在干一件提著腦袋的勾當(dāng)時,卻仿佛唯恐他人不知,今天和這個同謀,明天又和那個商量的?在朱元璋面對胡惟庸磨刀霍霍的時候,胡的“同黨”一個一個地跑出來,指控胡惟庸謀反,要么是受到了脅迫,要么是企圖洗刷自己。這樣的人越多,表面上,針對胡惟庸的指控似乎越有力,但在智識稍稍正常的人這里,倒正好泄露了天機。深文周納的審案者之所以能從流品不一的眾多對象那兒很快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必在有意無意間有所暗示,如“交待了就沒事”、“皇帝會赦罪錄功”云云。而事實是,不論是被動牽連的,還是最早主動揭發(fā)的,都未能僥幸生還。

后世修史的人們好像也知道自己筆下的破綻,為了坐實胡惟庸的謀反罪,又造出了一個更為荒誕的“云奇告變”事件。

據(jù)《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云奇是當(dāng)時的一個太監(jiān),所服務(wù)的地點與胡宅相近,預(yù)知其謀?!拔┯挂蛟幯缘谥芯鲺啡?,邀帝臨幸,帝許之。駕出西華門,內(nèi)使云奇沖蹕道,勒馬銜言狀,氣方勃,舌矯不能達意。太祖怒其不敬,左右撾捶亂下。云奇右臂將折,垂斃,猶指賊臣第,弗為痛縮。上悟,乃登城望其第,藏兵復(fù)壁間,刀槊林立。即發(fā)羽林掩捕……”在這里,胡惟庸謀反的情節(jié)更加戲劇化了:他借口自己宅中有靈異之事,邀朱元璋觀賞,而在宅中復(fù)壁間藏有甲士,圖謀弒君。就在朱元璋欣然就道的時候,太監(jiān)云奇不惜驚駕攔道,寧死也不退縮,皇帝醒悟,登城墻一看,果然看見了胡宅中藏在復(fù)壁間的甲士。

看了這段故事,原來對朱元璋不滿的人肯定會為胡惟庸惋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為什么不把武士藏好一點,居然讓人在城墻上就可以看到呢?相信讀者一念及此,馬上就會油然而生一個疑惑:胡宅不應(yīng)該連屋頂也沒有吧,如果有屋頂,登城而望的人除非有透視的特技,否則又怎能看到屋頂下、復(fù)壁間藏匿的武士?這個故事的荒謬由此已經(jīng)彰顯!不僅如此,吳晗先生對這個問題還有追問:云奇身為內(nèi)使,所服務(wù)地點與胡第相近,既知胡氏逆謀,為何不先期告發(fā),一定要到追在眉睫時方才闖道報警?按以上諸書所記,胡請?zhí)嬲撬粴㈩^的日子,“這樣當(dāng)天請客,當(dāng)天被殺,中間并未經(jīng)過審訊下獄的階段,在時間上是否發(fā)生問題?”

按吳晗先生的考證,朱元璋加在胡惟庸身上的“通倭”、“招虜”的罪名,事實上也是不能成立的。

然而歷史上,有權(quán)者才能掌握話語權(quán)。經(jīng)過史臣、文人的反復(fù)修飾,反臣胡惟庸的罪行越積越多,積到后來,描摹得也就越像那么一回事兒。胡適先生研究中國小說,曾說有些典型角色是“箭垛式”人物,起初很可能十分模糊,而隨著人們向其“射箭”次數(shù)的增多,其面貌和性格終于逐漸定型。胡惟庸謀反案也與此相仿,時代越往后,故事的輪廓便越擴大,內(nèi)容也越充實。到了洪武后期,胡惟庸的結(jié)黨謀反便幾成鐵案,裝點得有條有理了。

胡惟庸案之實質(zhì)

胡惟庸一案影響甚巨。

先說當(dāng)時立竿見影般的效應(yīng)?!睹魇贰飞险f,“帝發(fā)怒,肅清逆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乃為《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shù)年未靖云”。只要是明太祖不太待見的,希望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主管司法的官員都可以投君所好,套上一頂“胡惟庸同黨”的帽子,便萬事大吉。君王威權(quán)的恣肆之下,人命如泥沙!牽連被逮的功臣宿將一時俱盡,就不必說了。株連之酷,簡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被稱為“元四家”之一的大畫家王蒙,僥幸活到朱明盛世,可這回也在劫難逃,其罪名是曾經(jīng)到胡惟庸私宅觀畫!面對獄吏,不知道畫家是否曾以“胡惟庸當(dāng)時是堂堂宰相”、“只是談藝未涉政治”等作辯詞,可是即便作了如是辯解,又能如何?總之,王蒙是死在了獄中。

再說綿延不絕及于后世的影響。朱元璋于殺胡惟庸次日便急不可耐地宣布“朕欲革去中書省”。朱元璋廢掉丞相,分丞相之權(quán)于六部,直接鑄就了明清兩代的政治格局。過去丞相權(quán)力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時候可以和君權(quán)稍稍抗衡;現(xiàn)在,權(quán)力分散,且六部大臣直接由皇帝任命,直接對皇帝負責(zé),只有仰其鼻息都嫌不及的份兒,遑論制衡?君權(quán)至此攀爬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

朱元璋為什么要一手炮制胡惟庸案?

如果僅僅是胡惟庸個人品行太差,且喜歡胡作非為,那么朱元璋僅僅端掉他一個人就夠了??涩F(xiàn)實并非如此。顯然,明太祖對這一案件有著深遠的謀劃。

胡案初起時,胡氏的罪狀只是擅權(quán)專斷,明太祖要辦他是很容易的。然而,這樣一條罪狀,肯定只夠殺胡氏一個人,充其量也只能連坐其家。

于是,我們看到,胡惟庸的罪行越加越多,勾結(jié)同黨,謀反叛逆,“通倭”、“通虜”……這樣,以“胡黨”之名,誅殺功臣宿將的理由有了;以“丞相不法”之名,廢相的理由也有了。

細考史籍,朱元璋想烹“功狗”不自胡惟庸始,在他即位的頭幾年,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了,至胡惟庸案發(fā)不過是到了高潮而已。朱元璋想廢相也不自胡惟庸始,早在洪武三年,那時還是李善長當(dāng)宰相,一個儒士上書,建議“不得隔越中書奏事”,意思是應(yīng)該放手給中書省和宰相足夠的權(quán)力,才符合治道。朱元璋閱后對侍臣說:元朝丟了天下,正是因為“委任權(quán)臣上下蒙蔽”、“不得隔越中書奏事”,元朝的大弊,我們現(xiàn)在怎么能效仿它呢?可以斷定,朱元璋登基以后,因為權(quán)力欲的不斷膨脹,又自認看準(zhǔn)了元朝失天下的癥結(jié),早就處心積慮地想廢掉宰相,只不過因為傳統(tǒng)的威力,未蒙其會。,

現(xiàn)在,胡惟庸案來得正好。面對此案,小題大做,窮追不合,朱元璋終于可以借此實施他的多項籌之已熟的計劃了。也就是說,并不是因為有了胡惟庸案,朱元璋才想到去大殺功臣、廢除宰相,而是他胸中早有成竹,而胡惟庸案正好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地實施罷了。

翻閱史料,從字里行間細細揣摩,我禁不住有一種感覺,明太祖對胡惟庸本人未必真有什么大不了的惡感。對朱元璋來說,胡惟庸只是一顆棋子,一顆能夠幫助他走活全盤的棋子。這個全盤無非是上述的兩點:廢相攬權(quán),將功臣宿將一網(wǎng)打盡。而像吳晗先生所說,借羅織大案、籍沒橫財以充實國家財政的經(jīng)濟因素未必全無,不過應(yīng)該只是“摟草打兔子”,屬于意外的收獲吧。胡惟庸既然有這么多妙用,那他就只剩下了死路一條,而且不能孤零零地死,還必須帶著結(jié)黨謀反等諸多惡名,能夠使許多讓朱元璋心煩的人同入巨網(wǎng)。

編輯/汪微微

猜你喜歡
劉基丞相朱元璋
締造明朝的傳奇軍師
最含蓄的畫諫
畫諫
朱元璋為何放過了湯和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丞相何故發(fā)笑
草莽皇帝朱元璋
劉基的隱與顯
劉基的識人之智與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