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鷹
故事緣起
張姥姥走到河邊的草坪長凳旁,覺得有些吃力,就坐下。她剛剛從女兒家出來,早飯又是油條,油膩得讓她惡心。81歲的人了,她希望看到餐桌上有碗熱騰騰的清湯面,但誰給她做呢?女兒是保險公司的經理,天天加班到夜里,早上出門上班之前的主課,是把自己打扮成光鮮的職場經理人,哪里顧得上老母親?女婿客氣倒是客氣,但很少和她講話,況且是個在家里根本不扶油瓶的人,怎么會照顧到她?當然,女兒家里是請了保姆的,可現在的保姆常常像是家財萬貫出身的千金似的,不愿意做飯的理由特別有現代感:“現在城里人誰還做飯哪?都是買著吃,又方便又便宜?!迸畠褐灰牭嚼咸枋霰D啡绾螉A帶大包東西出門的情景,就厭煩地轉身離去,還警告過老媽很多次:“媽,現在找保姆不容易,你別老說她們。不信你上家政公司看看,一聽家里有老人,保姆都不愛來?!?/p>
太陽升得很慢,張姥姥覺得清鼻涕好像要流出來了。昨天來了寒流,墻壁里仿佛都滲著寒氣。被窩里特別冷,但女兒也沒有想到過來看看,張姥姥猶豫了幾回,沒有叫他們再拿床被子來,就那么蜷縮了一夜。
住在自己的女兒家,難道還要這般客氣或者是這般受氣嗎?這話看怎么說了。若是論上不用出去買菜做飯坐下就吃,不用擦地,大件衣服有人管洗,那在女兒家這么住著就不錯;若是講個每天都能吃上一頓可心的適合老人的飯菜,天冷了喊一聲就能高高興興地給送來床棉被,有人隔三岔五的能來陪張姥姥說說話兒,那在女兒家可就沒有這些。張姥姥給女兒家的成員排了序:最高一層是女兒一家三口,排第二的是那只灰藍色的褶耳貓菲菲,保姆第三,最年長的自己在最底層。大家都用各種方式告訴她——有吃有喝的你還要什么?
張姥姥自己的家有三室一廳,老夫婦的退休金每月有7800元。但老頭兒癱了,常年住在醫(yī)院,插著呼吸機,說不出話來。請來照看老頭兒的護工常常使壞,晚上把老頭兒綁在床上,自己就毫不愧疚地酣睡一夜。張姥姥不是不想到醫(yī)院照顧老伴兒,實在是力不從心,能做的只是一周三次到醫(yī)院坐坐。她想回自己的“老窩”,心里踏實,可她料理飯菜、打理家務的“武功”都隨這年紀廢掉了。就連管理保姆的能力也沒有——你心臟叉著兩個支架,連說話都大喘氣兒,誰還怕你么?人家哼著歌兒,想干嘛就干嘛。也算是女兒孝順,這才住在女兒家。
張姥姥曾經當過多年的護士長,精干麻利。如今年紀大了,但心氣還在:“我們是老了,那也不能過得這么不隨心哪,我可不愿意像現在這樣,好像讓人隨便給口吃的、還能喘口氣就行?!边€有什么辦法嗎?她想起自己多年來對鞍山老家親戚的關照,在心里把他們扒拉了一個遍,想起一個既厚道又窩囊的侄子三力,貧困潦倒,四周鄰居早都蓋起大瓦房,就三力家還住著癟癟屋,沒出路。張姥姥慶幸自己還有清醒的頭腦:“要不把三力兩口子叫到我家里?這樣我有了人照顧,就不用住在女兒家了,三力和他媳婦還能輪班到醫(yī)院照顧癱瘓的老伴兒,好歹是自己人,應當不會下黑心把老頭子捆在床上?!?/p>
張姥姥自己也明白,雖說是親戚,雖說三力夫婦來了有吃有住還有錢拿,比他們在家不知要強幾倍,但三力夫婦未必能塌下心來照顧老伴兒和自己,張姥姥必須再拿出更多的實惠給他們。張姥姥夫婦收入不低,老伴兒的醫(yī)療保障也很高,但也依然要把收入的大頭兒送往醫(yī)院,剩下的也不多。拿什么來留下三力夫婦呢?在腦子里倒騰來倒騰去,也就是這套房子了。
張姥姥想立下一個字據,只要三力夫婦盡心照顧老伴兒和自己,房子就歸三力夫婦,也不枉他們忙碌了一場。但她有兩個擔心:一是三力夫婦拿了房子卻不盡心,那可是雞飛蛋打;二是自己的子女知道了會阻撓,三力夫婦得不到房子,對不住人家。
在熱線接到張姥姥的咨詢電話,我在百度的搜索中,發(fā)現簽訂了遺贈扶養(yǎng)協議后又起了爭議波瀾的,應該是大多數。尋求照顧的老人和承擔了撫養(yǎng)義務的一方,都有可能落得個雞飛蛋打。
其一,出力承擔了照顧老人的贍養(yǎng)人,最終沒有拿到老人承諾的報償。
2000年4月,東莞的鄭老伯夫妻購買了東莞城區(qū)的一套房子。2001年1月,鄭妻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鄭老伯雖然與妻子生育了4個子女,但因子女工作都比較忙,無暇照顧年老的鄭老伯。2002年,鄭老伯雇了何女士當家庭保姆2003年,鄭老伯患上肝癌,也都由何女士照顧其起居生活。10月8日,鄭老伯與何女士在兩位律師的見證下,在醫(yī)院簽訂了一份遺贈扶養(yǎng)協議。協議約定:由何女士繼續(xù)照顧鄭老伯至去世,鄭老伯將城區(qū)的房屋遺贈給何女士。可是在鄭老伯死后,子女與何女士對房屋的歸屬發(fā)生爭執(zhí),直到2007年7月,雙方在法院的調解下,何女士依然沒能拿到老伯希望遺贈給她的房屋,只拿到6萬元的補償款。
其二,老人付出了大宗錢物,而贍養(yǎng)人獲利之后卻不盡贍養(yǎng)照顧老人的義務。
上海有一位空巢老人老袁已年過80,靠出租自己唯一的一套住房的租金來支付養(yǎng)老院的開銷。租客外地姑娘秀秀時常去看望老人,給老人買衣送東西,甚至在老人生病的時候墊付醫(yī)藥費。時間長了,老袁誠心認了秀秀作“干女兒”,并決定將自己唯一的住房贈送給秀秀。
老袁和秀秀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并將產權變更給了秀秀,而實際上秀秀并未支付房價,老袁等于是白送了一套房子給“干女兒”。3個月后,雙方又通過律師見證簽訂了遺贈扶養(yǎng)協議。協議約定,在老袁去世之前均由秀秀照顧其生活起居,養(yǎng)老送終,老袁同意在過世后將自己的存款以及其名下的財產遺贈給秀秀。
當房屋贈予后,秀秀對老人的照顧開始不盡心了,雖然秀秀仍然繼續(xù)給他支付養(yǎng)老院的費用,但在老袁看來,這只不過就是將租金代交為養(yǎng)老院費用而已。作為原告的老袁請求法院確認該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同時解除原被告之間的遺贈扶養(yǎng)關系。被告秀秀認為,自己最近忙著做生意,無法像以前那樣全心全意照顧老袁,但自己至少還是每月看望老袁一次,并且為其支付了伙食費、護理費、醫(yī)藥費等費用。
法院認為,由于房屋買賣合同和贈與行為在遺贈協議簽訂之前,故房屋轉讓行為應認定為獨立于遺贈扶養(yǎng)協議,因此法院不支持老袁的要求。也就是說,送出的房子已經覆水難收,真是雞飛蛋打。
難道,用房子換養(yǎng)老的辦法行不通嗎?
NO!華東政法大學孫維飛副教授認為,“在所有的遺產處理方法中,遺贈扶養(yǎng)協議不但有效,而且效力是最高的,它甚至高于公證遺囑?!?上面提到的東莞鄭老伯遺產官司的承辦法官也說,遺贈撫養(yǎng)制度是為了保障老年人和傷殘人員生活的安定幸福,同時有利于減少社會負擔,維護社會安定。
關鍵是,這份協議該怎么簽?
打理章法
1、選對人。扶養(yǎng)人也就是受遺贈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還必須是善良守信的人,可以是鄰居,也可以是居委會或原單位等等,在這方面,已經有許多成功的個例。扶養(yǎng)人承擔遺贈人生養(yǎng)死葬的義務,并于遺贈人死后取得其遺產。
2、寫清楚權利義務。應明確具體地寫出遺贈扶養(yǎng)雙方各自的權利義務。遺贈內容應寫明遺贈財產的名稱、數量、處所。扶養(yǎng)內容應寫明提供扶養(yǎng)的具體內容、辦法和期限。
3、最好將遺贈扶養(yǎng)協議做公證。為公證應當準備的材料有:a 贈與人的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戶口簿、護照);b贈與書;c 贈與物清單及所有權證明,如房產證、存單等;d 贈與物為共有財產的,應提供共有人同意將財產贈與他人的書面意見。
4、如不去公證,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作證,并在該協議上簽名。這樣,遺贈扶養(yǎng)協議才能成立。
5、最后,說句“先小人后君子”的口羅嗦話,活著的時候,房子的所有權一定要攥在手里,絕不出手。
(田鷹,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北京紅楓婦女熱線專家咨詢員,資深家庭問題研究與寫作者 咨詢信箱:ty589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