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偉
如果奧巴馬順利當選,國會和白宮將成為民主黨的一統(tǒng)天下,從而極大地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tài)。奧巴馬很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又一位“帝國總統(tǒng)”。
離11月4日的大選日越來越近,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奧巴馬和麥凱恩的最后較量上,媒體對兩名候選人的連篇累牘的報道也已到了飽和程度。人們似乎忘了,在美國土地上還有一場選戰(zhàn)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那就是美國國會的選舉。
按照美國憲法規(guī)定,國會眾議院的全部435個席位,參議院的1/3席位今年都要重新改選。國會的選舉由于人數(shù)眾多,分散各地,不如總統(tǒng)選戰(zhàn)那么刺激好看,但其結果所帶來的國會政治力量對比的改變,同樣會對美國的內(nèi)外政策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不容小視。
對爭取連任的共和黨議員來說,2008年自然不是一個好年頭。在2006年的國會中期選舉中,由于受到伊戰(zhàn)不利的影響,共和黨在參院丟了6席,在眾院丟了30席,將國會的控制權拱手讓給民主黨。這兩年共和黨議員在國會成了小媳婦,要看民主黨的臉色行事,日子過得很不舒心。本來指望這一次能夠咸魚翻身,洗刷前恥,卻不曾想到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非但打不了翻身仗,而且現(xiàn)在看來還要繼續(xù)丟城失池,讓民主黨進一步擴大在國會山的地盤。
這倒不是因為這些共和黨議員們個人的無能,而是因為大勢使然,任憑他們有千般本事,也難以施展。具體來說,一是步入衰退的美國經(jīng)濟,特別是最近的金融風暴將共和黨置于被告地位。民意測驗表明大多數(shù)美國人(47%比24%)將目前的經(jīng)濟危機歸咎于共和黨,盡管過去的兩年里民主黨在國會占有多數(shù)。他們還認為,民主黨要比共和黨更善于處理經(jīng)濟問題。而且選民的普遍心理似乎是求變,這也包括共和黨的傳統(tǒng)支持者,至于候選人是否具有保守立場則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投入選戰(zhàn)的共和黨議員也受到了在任總統(tǒng)布什的牽累。布什目前的支持率已跌破30%的大關。這樣一位跛腳總統(tǒng)顯然成了共和黨國會議員爭取連任的“票房毒藥”。他們在各州選區(qū)的民主黨對手在打電視競選廣告的時候,無不把這些在位的共和黨議員和布什政府過去8年的政策聯(lián)系起來。這些議員們真是有苦說不出。所以他們對布什唯恐避之不及。而在2002和2004年的選舉中,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光景。當時這些共和黨國會議員們競相鋪出紅地毯,邀請布什為他們助選。這一次布什枯坐白宮,完全置身于選舉之外,甚是無趣。這在美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
更使這些共和黨國會議員感到喪氣的是,連他們自己的總統(tǒng)候選人這次非但幫不上他們的忙,反受其害。本來這些議員還指望麥凱恩的人氣能在黨代會后拉抬起來,幫助他們在各自選區(qū)內(nèi)得到更多支持。而事實恰恰相反。在不少州,他們的選情因為麥凱恩在民調(diào)中大大落后于奧巴馬而受到負面影響。甚至在一些過去共和黨的重鎮(zhèn)如北卡、懷俄明,由于麥凱恩的優(yōu)勢減少,比不上4年前的布什,共和黨議員們的選戰(zhàn)打起來也不那么有把握了。不少在4年前被打敗的民主黨對手看準時機,紛紛卷土重來,要把在位的共和黨議員拉下馬。
總之,受此三重拖累,共和黨在國會的勢力看來將繼續(xù)萎縮。大選日之后的美國國會很可能是“滿城盡藍”。
從目前情況看,民主黨在眾院的優(yōu)勢不僅能保持,還會繼續(xù)擴大,不能肯定的只是到底能增加多少席次。民主黨對參議院的控制本來微乎其微。而這一次人們普遍認為民主黨肯定能贏得明確的多數(shù)。不僅如此,民主黨還有希望取得絕對多數(shù),也就是100席里的60席,這被稱為是“魔方60”。有了這60票,民主黨就再也不用擔心共和黨會利用議事規(guī)則來阻撓法案的審議和通過了。果真如此的話,那將是參院近30年來的第一次。再加上如果奧巴馬順利當選,國會和白宮將成為民主黨的一統(tǒng)天下,從而極大地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tài)。奧巴馬很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又一位“帝國總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