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等
每次都是初交
李文明
有位日本商人請一位猶太畫家去餐館吃飯。趁等菜之際,畫家取出筆和紙張,給坐在邊上談笑風生的女主人畫起速寫來。
不一會兒,速寫畫好。畫家遞給日本商人看,惟妙惟肖。
這時,猶太畫家轉過身來面對著日本商人,又開始在紙上勾勾畫畫,還不時向他伸出左手,豎起大拇指。通常畫家在估計各部位比例時,都用這種簡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見這架勢,知道這回是在給他畫速寫了,便一動不動地坐了約有10分鐘。
“好了,畫完了。”
日本商人迫不及待地湊過去一看,不禁大吃一驚:畫家畫的根本不是自己,而是猶太畫家左手大拇指的速寫。日本商人又羞又惱:“我特意擺好姿勢,你卻捉弄人……”
猶太畫家卻笑著對他說:“看來,你跟猶太商人還是有很大不同。”
受思維定式,人們常常以為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而精明的猶太商人則不然,在他們的生意經(jīng)里,明確地寫著一條:“每次都是初交?!?/p>
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猶太人也決不會因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對這次生意的各種條件與要求的審視。他們習慣把每次生意都看做是一次獨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觸的商務伙伴都看做是第一次合作的伙伴。這樣做,至少有兩大好處:不會因自己對對方的先人之見而掉以輕心;可以保證第二次生意不會因為顧念前情作出讓步而斷送。
最短的路未必最快
曉榮
一天,職員正趕著上班,這天公司有一個很重要的會議,會議中的表現(xiàn)關乎他能否升職,所以不能遲到。因為時間關系,小職員唯有改乘出租車,才能準時參加會議。
好不容易才截到了一輛出租車,匆匆忙忙上車后,他便對司機說:“我很趕時間,拜托你走最短的路!”
司機問道:“是走最短的路,還是走最快的路?”
“最短的路不是最快的嗎?”
“當然不是,現(xiàn)在是繁忙時間,最短的路都會交通擠塞。我們必須繞道走,才是最快的方法?!?/p>
猶豫之后,職員最后還是選擇走長一點的路。途中他看見不遠處的街道交通擠塞得水泄不通,而那正是最短的路。司機所言不錯,雖然路程較遠,卻很快便到達目的地。
職員最終趕上了這次重要的會議。
捷徑充滿誘惑,但也會荊棘滿途,或者潛伏危險,甚至無法保證一定通往終點。
走長一點的路雖然會累一點,苦多一點,卻可能是最快到達目的地的“捷徑”。
善心的利潤
柏興武
都說善有善報,我真的相信,回報總在不經(jīng)意的角落里。
那年跟妻子一起下崗后,家里沒了經(jīng)濟來源。找工作多次碰壁后,一個在屠宰場的朋友就讓我跟著他干。
三個月后,我熟悉了業(yè)務,朋友就跟我分開賣豬肉了。一天大清早,我剛把豬肉擺上案板,就來了一個顧客。我忙問:“要幾斤?”那人不好意思地說:“三兩,我只要三兩?!蔽叶⒅戳擞挚?,問:“三兩?大清早的,我開門紅,你就三兩?”他不好意思地說:“是的。麻煩你多動動刀?!蔽译S口問:“是給你寶貝兒子一人吃的吧?”“不是。是給我母親?!蔽彝蝗槐凰男⑿母袆?,雪亮的刀子一閃,一塊鮮亮的豬肉就到了那人手上。我說:“拿回去,送給你母親的?!彼惨o錢,我邊推邊說:“不就半斤豬肉嘛?以后每天我都給母親留半斤最好的豬肉,你記得來啊!”他聲音哽咽:“好。那我先記好賬了?!?/p>
他走后,街坊告訴我,他下崗一年了,妻子前年生病死了,兒子讀高中,母親又癱瘓在床需要照顧,所以他只能在家門前擺地攤度日。
此后,每天早上,我都割出半斤最好的豬肉放在案板邊,等著那位中年人。有時,那半斤豬肉很早就沒在了,有時,其他的豬肉都賣完了,那半斤豬肉還在案板上。收攤的時候,我只能把那半斤豬肉拿回去做下酒菜。
半年下來,我竟比帶我入行的朋友掙的錢多得多!朋友想了想,笑著說:“善心!是你的善心給你帶來的利潤。因為你那半斤豬肉,顧客都對你很信任,你的豬肉總是最早一個賣完。而早賣的跟最后賣的每斤的差價卻有5角到8角啊!”
如今,我早已不再賣豬肉,那個孝順的中年人也已經(jīng)走出了困境,但我還是會常常想起他,想起那半斤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