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后,在各類正規(guī)學校開始招生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積極活動起來。打著招生的旗號,騙取錢財。為此,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提防招生騙局。近年來社會上曾出現(xiàn)過以下幾種騙術(shù):
騙術(shù)一:騙取考生家長“活動費”
去年高考成績公布后,慶陽農(nóng)村一位姓馮的考生家長,因為女兒的高考成績沒有達到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便拿了1萬多元的“活動費”,到省城蘭州找人。遇見一位自稱同某某大學校長很熟的人,說保證讓他的女兒上某某大學,便將帶在身上的全部“活動費”交給這個人。女兒進校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學校是辦在某某大學校園的民辦高校,根本無需活動。
騙術(shù)二:偽造錄取通知書
張某的女兒高考成績不佳,沒達到所報考學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經(jīng)人介紹,張某認識了自稱“和該學校領(lǐng)導關(guān)系好”的李某。李某以疏通關(guān)系為由先后從張某手中拿走2萬元錢,并給張某的女兒送來一張“錄取通知書”。此后,李某所說的入學日期一變再變,終于引起了張某的懷疑,到相關(guān)部門查詢后才發(fā)現(xiàn),李某送來的“錄取通知書”是偽造的,通知書上的公章是私刻的。
騙術(shù)三:假借“計劃外名額”騙錢
去年,某地一伙騙子號稱掌握多家名牌高校的“計劃外錄取名額”,只要交8萬元錢。就可以讓分數(shù)低的考生上名牌大學。為增強“可信度”。這些人還煞有介事地出示了蓋有公章的委托招生協(xié)議,聲,稱如果辦不成,就全額退款。幾天后。當交了錢的家長再次去這個招生處了解情況時,招生處神秘消失了。
有關(guān)專家分析認為,一些考生高考成績不理想。家長和學生又想通過非正常途徑上大學,一些騙子正是利用這一心理而行騙作案的。專家忠告家長與一考生,應通過正規(guī)途徑上學,不能輕信“旁門左道”,以免被騙子乘虛而入。有意考取民辦高校的考生,可以直接到學校咨詢招生條件,沒有必要托人介紹。
讀者調(diào)查表
尊敬的讀者朋友:
感謝您閱讀《農(nóng)家參謀》,我們誠懇地希望您能抽空填寫以下幾個問題,把您的想法和意見反饋給我們,您的寶貴意見將是我們改進工作的最好依據(jù)。我們將每半年對認真填寫下表的讀者進行一次抽獎,屆時將會有一份精美禮品奉上。本表(可復印)請寄到鄭州市花園路54號農(nóng)家參謀雜志社編輯部竇樂收(450008)。
《農(nóng)家參謀》讀者調(diào)查表(第6期)
1.您覺得本期對您最有用的一篇文章是____________。
2.您覺得本期最好的一個欄目是____________。
3.您生產(chǎn)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對我們雜志還有哪些建議和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郵編: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