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紅姿
家是什么?有首歌這么唱:“人生旅途上,你是我避風的港;人生旅途上,你給我無數(shù)希望……”是啊,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騷客用他們的筆描繪、謳歌了多少個溫暖的家。也正基于此,此次習作不愁無話可說,重在如何以獨特的眼光,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寫出個性來!如何寫出個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選材要小。
所謂“小”,就是切忌在文中空泛地寫媽媽如何愛我、爸爸如何疼我,而無切實可感的事例??梢杂檬裁磥眢w現(xiàn)“家”中濃濃的愛呢?從“物”的角度而言,可以是家里的一件家具、一個裝飾品、一個鬧鐘、一封信……從“家”的角度而言,可以選取家庭成員之間某件令人捧腹的趣事;也可以選取自己與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扶持,令人感動的事;也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選取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看似瑣碎卻真情流淌的小事,如爸爸與媽媽、奶奶與媽媽……只有將著落點放置于具體的“物”抑或“事”,才能真正體現(xiàn)選材上的小角度。
二、描寫要精。
因為呈現(xiàn)的東西追求盡可能地小,這就必須在描寫上做文章。如果選點為“物”。那么不妨根據(jù)行文的需求對此物進行細致的描寫。但如果此物只是一個線索,那么描寫的重心應放在與此物相關的人與事上。如《羚羊木雕》中,作者在文中對于木雕僅簡單描述為“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重點則是提及它的貴重,尤為精彩的是文中相關人物的語言描寫。
如果選點為“事”,那么得看你材料的選擇為一事還是二三事。如果是一事,那么對于人物個體的刻畫那是必不可少的,如《散步》中對于“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讀來細膩真切;如果是二三事的概寫方式,那么重心則在于行文的推進,語言的組織,情感的流動。
三、挖掘要深。
描寫人物的語言、舉止和表情,這是外表的淺層的東西,如果只寫某個人干什么、怎樣干,那是不夠的,我們要把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讓文字厚起來。如《散步》中,通過對于散步場景的描摹與體驗,感受到的是肩負的“整個世界”,那是何等的分量;《羚羊木雕》,在對“我”進行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的同時,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家也是如此,不妨嘗試由家看自己的成長,由家看社會的發(fā)展;可以寫家的溫暖,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寫家庭溫暖的缺失,從而表達出對愛的渴望,可能會有更抓人的效果。
四、情感要真。
新課標對寫作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力求寫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即要寫出真情實感。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如何感動自己呢?這就要求我們作文時要選擇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來寫。別人的材料再好,因為自己沒有經(jīng)歷過,沒有相應的體會,就很難激發(fā)自己的感情,不能引起感情共鳴的東西就不夠真切,也就不能感動自己,打動別人了。當然,除此之外,寫作時需講真話,傾訴肺腑之言。因為真話使人信,肺腑之言更容易感動人。另外,寫作時多捕捉生活中最感動自己的細節(jié)進行活潑生動的描寫,可以使你的作文的情感表現(xiàn)更令人動容。
五、構思要巧
構思的精巧,主要體現(xiàn)在獨特上,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作文時要在寫作技巧和作文形式上下點功夫,可以讓自己的作文彰顯十足的魅力。如:有意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等幾種表達方式,可避免呆板單一;有意仿照某種寫作技巧或有意仿照某種作文結構,如既可以用寓言、童話,劇本等體裁來寫,也可用書信、日記、采訪錄等形式來寫,還可在正文前面加題記,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也可以用日記連綴或鏡頭組合的方式,使文章有分有合水到渠成:還可將文章分列幾個小標題,用小標題來串聯(lián)新穎曲折的情節(jié)等。
六、語言要美。
美的語言,往往是靈活多樣的,文采飛揚的,生動有趣的。記敘時應避免平鋪直敘,要層層鋪墊,設置懸念,耐人尋味;議論時要講求氣勢,事實和道理緊密結合,論證嚴密,畫龍點睛;抒情時要情真意切,不作無病呻吟。寫作時,如果能有意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可以增添文采,如巧用比喻,可以使語言具有形象美,讓所寫的人或物可感可觸,從而收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如果能引用或化用古詩文、名言警句、諺語俗語,成語和廣告語等,可以打造語言的亮點。
家是一個永遠也寫不完的話題,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或完整或殘缺。所以寫出個性,撥動每個人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琴弦,是最聰明的做法。
家的味道王清露
最近媽媽迷戀上了煲粥。于是家里無時無刻不彌漫著一股各種粥混合起來的香味,沁人心脾。
可是,那天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我跟媽媽吵了起來,吵得面紅耳赤。于是小小的我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包出了家門。“啪!”門被摔上的同時,也隔絕了那沁人心脾的味道。
外面天氣好得很,頭上是暖暖的陽光。仿佛壞情緒一下子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我興高采烈地摸著兜里的錢包,開始計劃著要怎么開心地度過這一天。
馬路對面“鳳凰山主題公園”的廣告牌在燦爛地對我微笑。于是我像著了魔似地攔了輛出租車就直奔鳳凰山。
進去的那一刻,我抱著鳳凰山大門口的那只藍色大熊就狠狠親了一下。我大聲地對自己說,我太開心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一個人玩遍了那里所有的項目,并且把肚子填得鼓鼓的。
天邊是血紅色的晚霞,太陽要下山了。我又開始計劃著去哪里解決晚飯問題,必勝客、肯德基,還是其他什么呢?可當我看著身邊的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領著一臉幸福地回家時,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掏空了一大塊,好像這越來越空曠的鳳凰山一樣。
氣溫開始下降,風輕輕地吹過來,我搓著手縮了縮身子。我在想,媽媽現(xiàn)在在做什么呢?煲粥嗎?今天吃什么粥呢?紅棗粥,皮蛋粥,還是別的什么呢?
想著想著,我又像著了魔似地攔了輛車就回家。我開始回想當天與媽媽的爭吵,結果發(fā)現(xiàn)是我錯了。對,我一定要向她道歉,一定要!
來到家門口,發(fā)現(xiàn)門虛掩著,飄來陣陣粥的香味。
迎著這股香味,我大聲叫道:“媽,我回來了!”
哦,這就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