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學
編者按:2008年9月,三鹿毒奶粉掀開了中國乳業(yè)集體淪陷于三聚氰胺的冰山一角;10月初,四川廣元爆發(fā)的柑橘大實蠅病蟲疫情導致國人談“橘”色變;10月下旬,又是三聚氰胺,使以大連韓偉集團為首的國內雞蛋制造廠家聞“名”于世。因何,關乎人之本的食品頻出問題?面對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危機,相關部門的“作秀式”承諾能否重建民眾對食品制造業(yè)的信心?我們現(xiàn)有的制度是否能真正有效地保證食品安全?即便是合理有效的制度,能否有效地實施……讓我們一同在見仁見智中尋找答案。
11月2日上午,農(nóng)業(yè)部副部長陳曉華、四川省副省長張作哈、省農(nóng)業(yè)廳廳長任永昌來到成都春熙路街頭廣場,帶頭吃下蜜柑,以此消除人們對柑橘的顧慮。(2008年11月13日東方衛(wèi)視)
通過電視屏幕,我看到陳曉華、張作哈們品嘗蜜柑的鏡頭,“四川產(chǎn)的蜜柑味道好,很香甜,大家都來嘗一嘗?!标悤匀A邊吃邊說:“大實蠅疫情發(fā)生后,各級政府積極采取正確措施,目前全省柑橘銷量日增。”他還表示,通過系列促銷活動,四川柑橘銷量一定會更旺……這話還真讓陳副部長說著了,我們看到,單是當天的一個柑橘品嘗點前,就排起了兩百米的長隊??粗忻駹幭瓤趾蟠筻⒚鄹痰溺R頭,我的嘴角也淌下了哈喇子,自“蛆柑”風波以來,我已有快一個月沒有吃橘子了,饞??!
但在嘴饞的同時,我忽然想到,這樣的鏡頭我已不是第一次看到了,曾記否?當禽流感肆虐時,廣州市曾舉辦過一次“百雞宴”,當?shù)厥∈屑壒賳T當眾大啃雞腿。由于松花江慘遭污染,黑龍江省長張左己說:“四天之后,第一口水我先喝?!彼奶旌螅缓攘说谝豢谒?。2006年年底“紅心鴨蛋”風波時,廣州市一位副市長當眾吃下一個咸鴨蛋,而就在兩個月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后,在石家莊市最繁華的先天下購物廣場,該市的一位副市長帶頭將滿滿一大杯某品牌純牛奶一飲而盡!若是沒記錯的話,他們當時邊吃(喝)邊發(fā)表的那些演說,跟今天陳副部長和張副省長在柑橘前所說的差不了多少,無非都是“好吃”、“好喝”、“大家放心”等等。直說得我們小老百姓很有點不好意思:什么蘇丹紅,什么三聚氰胺,什么大實蠅,難道人家官員吃得,咱小老百姓就吃不得?
說真的,很為中國官員為化解危機而如此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動,但在感動的同時,卻又不免心生疑惑 —— 這幾年來,類似的場面是不是出現(xiàn)得也太頻繁了點?如果說,這樣的鏡頭三兩年來一次也就罷了,可看看現(xiàn)在,奶粉風波還未平息,“蛆果”風波就又接踵而至。而這才幾天,雞蛋又變成了“毒蛋”。其實,就在陳副部長成都吃蜜柑的前一天,該部畜牧業(yè)司司長王智才剛對媒體表示過:“雞蛋檢出三聚氰胺屬于極個別企業(yè)所為,蛋雞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應該說是健康的、安全的,雞蛋完全可以放心食用。”(2008年11月1日《京華時報》)怎么著?王司長是不是也來個當眾吃蛋?我不愿把官員“當眾吃×”說成是作秀,但即便一個場景再感人至深,如果隔三岔五地上演,也會讓人乏味——號召力就是這樣一次次給遞減完的。
實在不愿再看到我們的官員當眾吃什么了!我想說,食品安全不是靠誰吃出來的,要想消除人們對現(xiàn)實的顧慮與擔心,那得靠嚴格甚至苛刻的食品監(jiān)管、科學檢測及相應的法律制度保障——而這話,我們是不是也說過幾萬遍了?
【原載2008年11月5日《中國青年
報》】
插圖 / 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