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朋友結(jié)束了在新加坡的考察觀光,準備返回國內(nèi)。沒想到,就在即將登機時,朋友被機場工作人員禮貌地攔住:“對不起,你現(xiàn)在不能登機?!?br/> “為什么?”朋友吃了一驚,“我的機票有問題嗎?”
“機票沒有問題,但登機不行,因為你還有一本從圖書館借閱的書沒有歸還?!?br/> 最終,朋友還是錯過了那次航班,一個星期后,他才得以搭乘航班回國。
事情并沒有就此畫上句號。今年,朋友的女兒到新加坡一所大學讀研究生,大喜過望之下,朋友自然要親自送女兒一程,可是當他辦理赴新加坡的簽證時,卻遇到不小的尷尬——在最后環(huán)節(jié),他被拒簽了。
朋友很想知道自己被拒簽的原因是什么。
原來,他被拒簽的緣由,就在一年前那本沒有來得及歸還的借書上面,這是女兒出國后告訴他的。女兒還告訴父親,像他這樣有過不良記錄的人,除非以后換一個名字,否則很難再邁進新加坡的國門。
我曾多次聽朋友提起過這件事,朋友顯然很在意它,每次講述之后,朋友都會感慨一番:新加坡人的高素質(zhì),就是被這樣“管”出來的。
友人的際遇,讓我想到很多。的確,他所遭遇到的尷尬,僅僅是由一本書造成的,但這一本書背后的東西,卻值得我們深思。
(羅小明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