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就是這樣一個人——已過“不惑”之年的他,依然不肯放棄每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他的朋友們,包括張醒生、丁健、沈南鵬甚至更年輕的唐越都開始“隱退”為VC時,
陳宏卻選擇第三度創(chuàng)業(yè)
一個人也許沒有能力掌控一件事的結果,但至少可以選擇何時開始。
陳宏就是這樣一個人——已過“不惑”之年的他,依然不肯放棄每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他的朋友們,包括張醒生、丁健、沈南鵬甚至更年輕的唐越都開始“隱退”為VC時,陳宏卻選擇第三度創(chuàng)業(yè)。
“如果做VC,10年、20年后,我可能還是一個VC。最后可能我退休了,這家公司還在。但它只能對社會經濟產生一小部分的影響?!?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陳宏對《中國新時代》說,“但是你看高盛、摩根斯坦利對社會的影響,都遠遠大于一個VC對社會的影響。”
回中國創(chuàng)業(yè),做一家中國人的投資銀行——這就是40歲的陳宏的夢想。
陳宏透露說:“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的高盛,做有全球跨境能力的金融服務商?!睘榇耍艞壛嗣刻煜挛绾群炔?、經常約上幾個朋友打打高爾夫的悠閑生活。
機會隨時都會有
“我這個人一生基本上都一帆風順。”陳宏回憶往昔,頗為感概。
1978年,正當15歲的陳宏準備上山下鄉(xiāng)時,國家突然宣布,可以考大學了。從未上過高中的陳宏在自學了六個月后,順利地被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yè)錄取。
當時的陳宏,尚不知道計算機為何物,只是感覺計算機就是高科技,而且還是個熱門專業(yè)?!拔胰雽W后的第一學期還在學習,以后就都在玩了?!北M管陳宏是當時班上的年紀最小的學生,但是生性好動的他是系里的文藝委員,班里的各種活動都是他組織的。
20歲的那段生活,在陳宏眼中是“無憂無慮,充滿憧憬”。畢業(yè)留校任教3年后,陳宏由教育部選送,公派出國留學。
1991年,赴美6年的陳宏獲得了紐約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博士學位。畢業(yè)后,陳宏在Industry Auto當過軟件工程師,后又進入TRW做銀行系統(tǒng)整合的業(yè)務經理。兩年后,陳宏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開始萌發(fā)。
1993年底,正是全球商業(yè)性互聯(lián)網接入服務剛剛起步之時,看好互聯(lián)網前景的陳宏在硅谷成立了一家網絡服務公司AIMnet。當時的美國,華人留學生能獨自創(chuàng)業(yè)的還是鳳毛麟角,因此AIMnet最初的融資,都來自陳宏的親朋好友的幫助——50萬美金的天使投資。
很快,AIMnet迅速成長,并成為加州前三名的網絡服務商。而此時,公司也需要引入新一輪的融資。陳宏開始四處找錢。盡管當時的AIMnet在加州已小有名氣,并且非常有發(fā)展前景,但是,這家華人創(chuàng)立的公司卻依然很難打動美國投資者的心。
最后,陳宏從一位新加坡華人那里獲得了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但此后隨著幾家競爭者的出現(xiàn),AIMnet已經難以在業(yè)內保持前三名的位子。
在ISP開始整合的1997年,AIMnet被Verio成功收購。而這次創(chuàng)業(yè),帶給陳宏的經驗是:做互聯(lián)網,就一定要做到業(yè)內的前三名,否則就沒有什么競爭力可言。
在AIMnet被出售后,陳宏很快又在國際網絡漫游上發(fā)現(xiàn)了機會。因為陳宏有很多朋友需要經常在世界各地出差。但每到一地,上網就是個問題:總得重新下載軟件、申請帳號,非常麻煩。
學計算機軟件出身的陳宏想:“只要做一個跨服務商的驗證漫游系統(tǒng)不就好了。”1997年,陳宏成立Gric,向全球客戶提供接駁上網服務——用戶不必受限于單家ISP的服務范圍,可以同一賬號在任何地方接駁上網。
隨著漫游量的增加,美國AT&T、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大型網絡服務商也逐漸加入到Gric的國際漫游聯(lián)盟?!癎ric當時在10個國家有分公司或辦事處,150多個國家有網絡。”陳宏描述到。
1999年12月,Gric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值曾一度高達15億美元,是當時中國人在美國創(chuàng)辦的最大的公司。
“總體來說,我算是一個蠻幸運的人。但是,你自己也一定要準備好?!标惡暾J為,機會隨時都會有,但是如果沒有準備好,機會來了,也不會是你的。
“我至少是做到了隨時都是準備好的。”陳宏說。
“大船裝大金,小船裝小金”
作為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的總裁,擁有一兒一女的陳宏似乎可以停止奔波,要么像他的老朋友田溯寧一樣成立一家“基金”,要么像他的同輩張醒生隱居“4ff6c42292113276cd8b178e4c47157ad526874b905a6caf40d87a6c1eb899bf幕后”做一名VC。
“選擇行業(yè),就像選擇一條河流。你的事業(yè)就像是這條河水中的一條船,只要你的船不翻,那你最終就一定能到達終點。差別就是:大船裝大金,小船裝小金?!标惡暾J為。
這一次,他選擇的行業(yè)是金融,“現(xiàn)在,中國在崛起,正在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實體,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需要擁有越來越多由中國人開的投資銀行?!?003年,陳宏成立了漢能投資集團。
三年來,漢能運作的成功案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將“框架傳媒”成功出售給了“分眾傳媒”。
最初,漢能的合伙人之一譚志發(fā)現(xiàn)“框架”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于是漢能投資入股了“框架傳媒”。隨后,IDG又加入其中,二者的股權加在一起有43%之多,而漢能依然是“框架傳媒”最大的股東。
此后,漢能把8家業(yè)務內容相似的公司整合在一起——市場占有率從10%左右很快提升到了90%左右。經過整合之后,漢能又作為財務顧問,將“框架傳媒”以一億三千八百萬美金出售給了分眾傳媒。
在陳宏看來,整合幾家小公司后再將其出售給大公司是一個絕佳的方法。因為如果是幾家小公司分別出售,其總價加在一起將大打折扣。
陳宏將“框架”這個例子稱為“三贏”:投資者是贏家——由于后來“分眾”成功上市,股票升值,他們又賺了一筆;分眾也是贏家——在收購“框架”之后,股價持續(xù)上漲;被收購的公司“框架”也是贏家——過去,他們只是一家小小的民營公司,每年的盈利十分有限,而在被分眾收購之后,他們也隨之身價倍增。
在整個過程中,漢能先后扮演了兩個角色,一是戰(zhàn)略投資者,二是財務顧問。
“我們現(xiàn)在的業(yè)務有兩大塊。第一是財務顧問服務,第二是直接投資?!标惡暾f,漢能的財務顧問服務又分為兩部分,一是協(xié)助企業(yè)融資,第二就是企業(yè)間的兼并與收購。
“目前在中國的本土投資銀行中,漢能的業(yè)務是做得最多的?!标惡曜院赖卣f。
做中國的高盛
“漢能就是中國人也能。”陳宏如此解釋公司的名字。
“最早我之所以要在美國自己做公司,就是因為當時華人在美國人看來不是做廚師就是做工程師,我覺得太沒面子了。我希望能夠證明給他們看,中國人也可以自己做成一家公司,并且將他們帶上納斯達克?!标惡曜龅搅恕?br/> “我希望有一天,中國的企業(yè)去海外收購時,為他們服務的是漢能,是一家中國人的投行?;蛘咭患彝鈬目鐕镜街袊召彆r,為他們服務的是我們中國的投行?!标惡赀@樣描繪他的理想,在他看來,“我們更了解中國,在中國更有資源,在中國本土更有執(zhí)行力?!贝藭r,40歲的陳宏,眼睛仍如14歲的少年一般明亮。
現(xiàn)在,漢能的競爭對手主要都是外資投行。目前漢能運作的案例中,公司規(guī)?;径歼€屬于中等。“很快,你就會看到我們運作那種大型的案子了?!标惡晖嘎兜剑敖窈?,漢能的業(yè)務還會不斷增加。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的高盛,做有全球跨境能力的金融服務商?!标惡暾f。
“中國在走向世界的時候,需要一個對本國國情了解,對自己的民族有情感,希望中國能越來越成功的投資銀行?!标惡暾f,他們的優(yōu)勢就在于他們的團隊以及跨境服務能力。
首先在團隊上,漢能的核心成員都是出自于知名的外資投行,他們的服務能力與那些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們別無二致。其次,與將總部設立在香港的外資投行不同,漢能的核心團隊就在中國內地,他們在本地的資源更加豐富、本土執(zhí)行力更強。
“另外,我們從心底里是希望中國的公司能夠成功的,所以我們不會盲目地為了賺錢但不顧這家公司的發(fā)展。有時候可以賺的錢我們寧可不賺,但也不會以損害這家公司的長遠發(fā)展為代價。而國外的投行不一定能像我們這么會替中國公司著想,他們只要能夠把這個案子做成就OK了?!标惡暾f,他們與外資投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們著眼的是中國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2005年,在漢能的協(xié)助下,中軟國際成功地從微軟和國際金融公司融資3500萬美元。這個看似簡單的案子,陳宏卻在前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融資成功后,中軟的股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上升了一倍以上,同時,他們的員工數(shù)量也從400多增加到了2000多人。中軟國際也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在整個IT外包行業(yè)舉足輕重的公司。
“掙錢已經不是我現(xiàn)在工作的目的。”正因為陳宏體會過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所以他下決心,一定要幫助下一代的中國人創(chuàng)業(yè),“至少也要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br/> 2001年,立志為華人營造環(huán)境的陳宏和幾個朋友創(chuàng)立了華源科技協(xié)會。
“像李彥宏,他在美國時,都經常參加我們的活動。”廣結人緣的陳宏,連續(xù)做了4年華源科技協(xié)會的會長。而華源的理事,也由最早的中國互聯(lián)網先驅茅道林、田溯寧等逐漸擴展為柳傳志等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的企業(yè)家。
“成立華源的初衷,就是幫助硅谷的華人創(chuàng)業(yè)者與有經驗的人和資金接軌,教育他們如何創(chuàng)業(yè)。同時,協(xié)助更多的硅谷企業(yè)家與中國進行交流。”陳宏說,所謂華源,就是來自于中華——目前,“華源”已經是硅谷最大的華人企業(yè)家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