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裕國富,富時取物困時典;下濟民急,急時當衣緩時贖。”
這是一幅描繪舊時老典當行的對聯(lián)。時至今日,除了依然名為“典當”外,中國的典當行業(yè),既不是舊時的“典”、也不是完全意義的“當”。
1987年12月,在中國內地銷聲匿跡30余年后,新中國的第一家典當行——成都市華茂典當服務商行率先成立。此后,典當行的興辦大潮席卷全國。今年,是典當行在建國后“復出”的第20年。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各類融資手段急待補充。WB+BtuM619FjX4Gs8b6wwg==而由于典當行業(yè)進入門檻較低,加上政策面的松動,很多投資機構也開始對典當行業(yè)感興趣——上市公司、房地產公司以及各類投資公司等紛紛關注典當行業(yè),并準備或已經投資于這個領域中。
與此同時,銀行業(yè)也開始更深入地涉足抵押貸款業(yè)務。這個“枯木逢春”的老行當是否迎來了真正的春天?未來前景如何?
正如全國典當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典當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郭金山所說,只要典當行的優(yōu)勢還存在一天,就有一天的生存空間。但是,這種優(yōu)勢能保持多久,將取決于銀行——他們是否愿意調整自己,做出改變。
然而對于任何一個企業(yè),如果將希望寄托于競爭對手的身上,那永遠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典當行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