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個靦腆的孩子,遇到生人就臉紅,也沒有伙伴和我一起玩。家里來了客人,祖母常常指著我們堂姐弟幾個這樣介紹:“這是冬梅,懂事,像個小大人;這是阿輝,腦子聰明——”最后才指著我說:“這是小健,最乖!”其實我心里清楚,我沒有其他的優(yōu)點,祖母只好用“最乖”來安慰我,免得我太傷心。
這種孤僻的心態(tài)一直到我上了中學(xué)仍沒有絲毫的改變。那年中考,我僥幸考上了縣中。在這個人人都是佼佼者,個個都自命不凡的群體里,我愈發(fā)感到自卑。
我的班主任姓龔,教我們數(shù)學(xué)。他四十多歲,長的相當(dāng)敦實,平時總是一臉嚴肅,我總是對他避而遠之。但龔老師的課上得很好,據(jù)說是全縣數(shù)學(xué)教得最好的。
有一次數(shù)學(xué)考試,我的最后一題被龔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隨后,龔老師對試卷進行了講評。我捧著試卷,琢磨了半天,覺得自己的解法雖然和龔老師的不一樣,但完全有道理,而且比龔老師的方法更簡便。
下課的時候,我拿著試卷去辦公室找龔老師。龔老師正埋著頭批作業(yè)。“龔老師,我覺得這題我這樣做也是對的?!蔽仪忧拥卣f,聲音小得自己也幾乎聽不見,“你說什么?”龔老師抬起頭,兩眼透過厚厚的鏡片盯著我。我把剛才的話重復(fù)了一遍,聲音還是細若蚊蠅?!笆菃??”龔老師疑惑地接過試卷。片刻,他把試卷扔到辦公桌上,板著臉問我:“你能確信你的做法是對的嗎?”我猶豫了半天,終于點點頭。龔老師的臉上掠過一絲冷笑,語氣變得更嚴厲了,說:“如果你確信你的做法是對的,我愿意聽你講一講理由,如果你沒有把握,請你不要浪費我的時間?!甭犃她徖蠋煹脑?,我心里也沒有底了,萬一是我錯了,肯定會惹龔老師生氣了,算了算了,反正龔老師的這種方法我也掌握了,何必再另辟蹊徑呢。我悻悻地拿回我的試卷走出辦公室,心里挺不是滋味。
“回來!”走出不遠,身后就傳來龔老師的聲音。我疑惑地回到辦公室,龔老師正用少有的溫和的目光看著我,他說:“其實你的解法比老師的更好!可是你既然認為自己是對的,為什么不堅持下去呢?你應(yīng)該對自己充滿自信!”
龔老師的話在我的心里激起了陣陣漣漪。也就是從那天起,我開始抬起頭直面所有的人。上課時,我認真記筆記,成績一次比一次好,還經(jīng)常參加學(xué)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再后來,詩歌比賽得了獎,辦了個人櫥窗展,成了校文學(xué)社編輯,進了學(xué)生會……班上老師和同學(xué)都用吃驚和欣喜的目光看著我走向自信、開朗!
編輯/孫櫟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