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尊為“新左派之父”,是“三M” (馬克思、毛澤東、馬爾庫塞,他們名字前面的字母都是M)之一。他就是馬爾庫塞。
思想家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具有力量,乃在于它是以學術為基礎的一種對現(xiàn)代社會真相的深刻洞察,它飽含批判的激情,并直指人心。馬爾庫塞的思想影響之深遠早超越了他的時代。作為一個哲學家,他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弟子,后因政見不合而與海德格爾鬧翻。他是一個猶太人,1899年出生于德國柏林一個富人家庭,1979年病逝于赴德國講學途中。
與法蘭克福學派的其他同樣是出生于猶太富人家庭的成員一樣,馬爾庫塞同樣是受到社會不公的刺激,萌發(fā)良知而最終走上理論批判的道路。他無疑是背叛本階級的“叛徒”,終生所要做的就是要給那個使自己家庭從中獲利并使很多人命運悲慘的社會結構以致命一擊。年輕時代,他在德國的柏林大學和弗萊堡大學先后就讀,獲得博士學位。1933年,他獲得法蘭克福學派“老大”霍克海默賞識,被力邀加入法蘭克福學派,從此開始了力圖瓦解資本主義乃至病態(tài)的現(xiàn)代社會基礎的一生。希特勒上臺后,他和法蘭克福學派其他成員一起流亡美國。二戰(zhàn)后霍克海默等人回德國重建社會研究所,他卻留在美國,在這個資本主義的心臟繼續(xù)戰(zhàn)斗。
在今天看來,最能概括20世紀到現(xiàn)在人類生存困境的一個哲學術語,恐怕無過于“異化”了?!爱惢钡囊馑己唵味ㄋ椎卣f不是人的“自我”,而是“他者”在控制自己。比如說,一個人本來不想干某件事,但又因利益或害怕什么的原因而不得不強迫自己干,最后弄得就像自己本來真的想干這件構成了對“自我”的否定的事似的,這就是異化。異化的人往往有無能為力感、壓抑感、身不由己感。事實上,現(xiàn)代人的確就像是被牽線的木偶,總是在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外部力量所支配和控制,最后自己也變成了這些力量的一部分,他已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成了“他人所希望的”。
20世紀的很多思想大師們都不約而同地譴責異化,他們力圖通過解剖異化讓人找到尊嚴、獨立和自由。但在所有思想大師們中,用“異化”這個術語最多的人就是馬爾庫塞了。他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和書說明現(xiàn)代人是“受到抬舉的奴隸”。
在美國,作為“馬克思主義者”和“歐洲移民”的馬爾庫塞極度的不適。在歐洲他本已是異端,在美國他發(fā)現(xiàn)自己簡直就是異端中的異端。在很多人認為美國社會繁榮富足的同時,他卻發(fā)現(xiàn),以往的壓迫、剝削和控制采取了更高明的形式,這樣的繁榮富足簡直就是“喜氣洋洋的災難”。同時,他痛苦地發(fā)現(xiàn),最富有“革命精神”的工人階級已經被“資產階級”同化了,要想“革命”,可能只有寄希望于那些最邊緣的人,比如乞丐、小偷,然而就是這些人,馬爾庫塞也根本不抱什么希望。而“革命”不要說從政治經濟領域開始,甚至只可能從“本能”開始,因為連人的本能結構都被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觀念改變了。
這使他越來越激進,同時也越來越悲涼。這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選擇。它當然只是少數(shù)人的悲壯選擇,然而如果人類喪失了這種反抗精神,那么到現(xiàn)在為止,恐怕絕大多數(shù)人還處于半奴隸制的陰郁的狀態(tài)之中。馬爾庫塞沒有停止他的思考和激進批判。他的個性是絕不屈服。這是20世紀版的堂吉訶德。和堂吉訶德一樣,馬爾庫塞也不認為自己與之戰(zhàn)斗的是風車。1970年代,英國BBC曾經邀請20世紀著名的15位哲學家在電視上接受主持人的訪談,向公眾通俗地講解哲學,馬爾庫塞也在被邀之列。讓人毫不吃驚的是,主持人對其他14人都沒有出言不恭,唯獨對馬爾庫塞卻咄咄逼人,使談話充滿了火藥味。他逼迫馬爾庫塞說“我錯了”,而馬爾庫塞卻說,我沒有錯。
馬爾庫塞屬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客似人物。這樣的人物注定看不慣不公和他認為的對人的有形無形的壓迫與奴役。這是他成為一個思想大師的重要因素,因為只有保持對不公的敏感才能夠發(fā)現(xiàn)社會之所以不公的秘密。盡管在觀念上,很多人在反對他,但沒有誰敢否認他對自己理念的堅持對他的成就同樣功不可沒。這是一個在精神上讓人肅然起敬的人物,他能夠告訴我們的,遠比他已經告訴的更多。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