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勝
法學博士
國防大學教授
近年來,中國大陸反“臺獨”斗爭取得了非常積極的成效,臺海局勢逐步向有利的方向發(fā)展;而在臺灣島內,一個時期因陳水扁“貪腐”問題發(fā)生政治混亂和動蕩,并初步攪亂了“法理臺獨”的時間表。然而,2006年年底北高選舉的結果及隨后事態(tài)的發(fā)展表明,到目前陳水扁的執(zhí)政根基并未受到根本動搖。出于延續(xù)政權和個人前途等方面考慮,陳水扁利用剩余任期推進“法理臺獨”有一定的必然性,由此可能帶來的巨大沖擊不容低估。同時也應看到,臺灣問題仍然是亞太地區(qū)大國安全利益交匯碰撞的重點,一些外部勢力對未來臺海危機進行某種程度的干涉同樣具有必然性。
因此,我國安全環(huán)境和國家核心利益仍然面臨著重大威脅和挑戰(zhàn)??紤]到國內外各種因素,未來幾年很可能是決定臺灣問題最后走勢甚至歸宿的關鍵階段,中國必將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其中尤其應努力把握遏制“臺獨”及解決臺灣問題的進程。
大陸反“臺獨”斗爭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個積累主動權的過程,而一旦在總體上獲得了主動權,離臺灣問題的解決也就不遠g01yCAVCpIhgNp9fs8P0mYCuKGVgvePcYQQA7aM1HQA=了。強調把握解決臺灣問題的過程,需要不斷積累并充分發(fā)揮大陸所具有的總體和長期的戰(zhàn)略優(yōu)勢,逐步抵消和化解“臺獨”的短期優(yōu)勢。這是因為,“臺獨”勢力所倚仗的一些條件(如特定的政治生態(tài)、島內民眾心理和認識中存在的一些情感偏差等)是相對容易改變的,它們將由于大陸的發(fā)展、兩岸交往的增進、臺灣島內的政治進程以及美國政策的某些調整而發(fā)生改變。臺灣有更多的年輕人將未來寄希望于在大陸發(fā)展,就很能說明問題,近一兩年情況的發(fā)展更是這樣。
“臺獨”危機或激化、或受到抑制,是多種力量和要素互動的結果。決定和影響“臺獨”發(fā)展的要素非常多,相互間影響、作用十分復雜,因此,遏制“臺獨”也必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臺灣當局之所以還不敢一意孤行地推進“急獨”,也說明“臺獨”畢竟要受到許多內外因素的制約,其中大陸反對“臺獨”的意志和行動無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實際上,大陸在臺灣問題上的戰(zhàn)略選擇絕對不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僅僅局限于“大拼搏”和“無所作為”兩個極端,反“臺獨”斗爭的途徑和手段是非常豐富和廣泛的,并會隨著臺海局勢的演變不斷補充和擴展。如此,大陸將會牢牢把握住臺海局勢發(fā)展的先機,從而在戰(zhàn)略上處于主動地位。
為遏制“臺獨”,大陸可靜可動,可實可虛,可軍事可經濟文化,可實施威懾也可在某一局部突然發(fā)力,可靈活應對也可積極主動,以便系統(tǒng)地調整與各種相關力量之間的關系。比如,曾有臺灣媒體透露,臺灣當局對解放軍的一些動作感到擔憂——解放軍現在已不將臺灣所謂的金馬前線視為前線,更不把臺灣后山以東的??沼蛞暈檫b不可及的禁區(qū),“前線非前、后方非后”,加上解放軍戰(zhàn)機出海、潛艇進入臺灣東部太平洋海域,這些已對臺海局勢產生明顯影響。實際上,手段的多樣化不僅會使大陸獲得日益增多的主動,對“臺獨”勢力形成多方面的牽制和壓力,也會使國際社會逐步理解大陸在手段選擇上的必要拓展。
不要指望臺灣問題的解決會一蹴而就。就當前來講,大陸最緊迫的任務無疑是有效遏制“臺獨”、反對其分裂企圖,為此,在政策實施上就要盡可能增大有利因素,減小不利因素,為達到戰(zhàn)略目的創(chuàng)造條件。首先,為了爭取大多數的中間或游移力量,盡可能孤立主張和進行分裂的力量,在統(tǒng)一問題上要敢于和善于求同存異。其次,要充分發(fā)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大陸可通過相應政策的調整,放大“臺獨”阻礙經濟文化交流帶來的損害,并適時凸顯兩岸加強聯(lián)系的好處。再次,軍事斗爭及其準備一刻也不能放松。臺灣存在著不可彌補的生存弱點,沒有條件與大陸長期對抗?!芭_獨”意味著戰(zhàn)爭,而戰(zhàn)爭將使臺灣當局失去生存的前提,因此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迫使臺灣當局丟掉幻想。如果“臺獨”勢力膽敢挑釁,可對其越軌行動予以應有的嚴厲警告。最后,針對外部可能進行的軍事干預,大陸應積極進行準備,以提高軍事干預的門檻,有效遏制外部一些勢力對我實施軍事干預的決心和強度,同時對“臺獨”勢力形成空前心理壓力和巨大震懾作用。而這一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