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集體行使職權,集體決定問題,是人大及其常委會代表人民依法行使管理國家權力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權力,審議通過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議案,形成決議、作出決定,都要由人民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集體討論表決,根據(jù)多數(shù)人的意見作出決定。無論是人大代表還是常委會組成人員,在進行表決時,都只有一票的權利。堅持這條原則,對于增強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的法律效力和權威性,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具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長期以來,一些文件和領導講話在提到人大集體行使權力時,總會指出“人大集體有權,個人無權”,不少人大工作者還將其作為口頭禪到處使用。這個表述,其本意是指人大在行使具有表決性特定權力時而言的,重在強調集體行權。但由于這個表述方式明顯地把集體有權和個人無權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人大“個人無權”,對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個人權力予以直接否定,從而使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大大弱化了行使職權的信心,抑制和束縛了主觀能動性的有效發(fā)揮,損傷了對人民、對憲法法律負責的政治熱忱和責任感,同時也動搖著選民對自己選出的代表的信心。另外,“個人無權”還容易成為一些“掛名代表”對人民不負責任、不盡職責、不求作為、推卸責任的借口。
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主體,其個人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得如何,直接決定著人大整體工作的質量和實效。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決議決定,都是建立在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的,是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個人智慧的集中反映;閉會期間大量經(jīng)常性的工作,都是由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去實施的;離開了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個人的扎實工作和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人大及其常委會集體行使權力就失去了基礎,人大工作就失去生機和活力。
當前一些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之所以缺乏活力,流于形式,個別地方甚至出現(xiàn)視察檢查走過場、審議議案形式化、發(fā)言表決隨大流的情況,致使行使權力的質量和實效與憲法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有較大差距,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部分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對人民、對憲法法律高度負責的責任感、使命感沒有完全煥發(fā)出來,依法行使民主權力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抱著個人無權、無能為力、被動應付的心態(tài),不少代表不敢或不善于大膽執(zhí)行代表職務。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人民意志的表達者和人民權力的受托者?!洞矸ā访鞔_規(guī)定: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同時對人大代表提出議案權、提名權、建議批評權、詢問權、質詢權、視察權、與會權、審議權、表決權、選舉權和發(fā)言表決免責權、人身特別保護權等都作了明確規(guī)定。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都應當深刻認識人民通過憲法法律賦予自己的神圣職權,有效行使憲法法律規(guī)定的各種具體權力,充分發(fā)揮自己在代表人民管理國家中的重大責任,在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維護憲法法律尊嚴上,多一些認真負責和樂于較真的精神;對關系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該提出議案建議的,積極提出立法和執(zhí)法方面的議案或批評意見建議;在聽取和審議有關議案和報告時,要敢于發(fā)現(xiàn)實質問題,敢于提出尖銳問題,勇于抓住深層問題,對重點問題咬住不放,該算賬的算賬,該質詢的質詢,該追究責任的追究責任。人大常委會應當在堅持集體行使權力這個原則的同時,要特別重視激勵和保護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個人的積極性,從多方面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營造有利于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履行職責、行使職權的良好環(huán)境,切實保障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各項法定職權,有計劃地安排代表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組織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開展集中視察、專題調研、執(zhí)法檢查、立法調研、考察等活動。在審議有關議案和報告中,對有爭議的問題,要讓大家充分發(fā)表意見;對一些暫時討論不透的問題,不急于進行表決,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大家反復醞釀,充分討論。對爭議較大的立法議案,視情況可實行三審甚至四審,使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法規(guī)、作出的決議、決定都成為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真實意志的表示。只有每位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都自覺肩負起人民的重托,依法行使法定職權,真正發(fā)揮自身作用,人大及其常委會集體行使權力的質量和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ㄗ髡呦店兾魇∪舜髢葎账痉ㄎ瘑T會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