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昌
“腳語”——腳也會說話?是的。新奇嗎?
英國心理學家莫里斯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腳的習慣動作有著自己的語言一腳步的輕、重、緩、急、穩(wěn)、沉、亂等,都是人的內(nèi)心或穩(wěn)定或失衡,或恬靜或急躁,或安詳或失措狀態(tài)的反映。腳語除了反映人的情緒外,還會反映人的性格。如果一個端莊秀美的女子走路的腳步重且亂,可以斷定她是一個性格開朗、心直口快、不留心眼的人;反之,一個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人,走起路來總是小心翼翼的樣子,則可以斷定他是一個外粗內(nèi)細的精明人。此外,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勢也不一樣。人的心理指向往往從腳語中泄露出來,比如一個人站立時,腳往往朝著心中惦念或追求的方向或事物;一個人一坐下來就翹起二郎腿,表明其懷有不服輸?shù)膶挂庾R。
更有趣的是,莫里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人體中越是遠離大腦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彼f:“臉離大腦最近而最不誠實,而腳雖然遠離大腦,卻比臉和手誠實得多?!?/p>
想想也是,假笑、假哭、假話以及各種各樣的裝腔作勢、裝聾作啞、裝模作樣、裝瘋賣傻,抑或一個狡黠的眼神,往往都來自臉部;至于手部的假動作,恐怕更是不勝枚舉。所以,對于莫里斯的“誠實的‘腳語”這一研究成果,我持認同態(tài)度。
其實,生活中不無同樣的情形。
筆者手頭有一反例——原杭州市余姚區(qū)副區(qū)長馬惠明落馬后,面對記者的采訪,曾說過這樣一席話:“我好賭的問題其實早已暴露,有關(guān)部門也曾接到過群眾的舉報,但一直沒有人來找我談話……如果當時監(jiān)督及時,對我敲敲警鐘,也許我不至于落到今天這一步?!笨?,或近在咫尺的上下,或陪伴左右的同僚,都不敢如實指出、規(guī)勸,而身處底層、離得很遠的群眾卻敢于如實舉報。馬惠明的這一境遇,與莫里斯所發(fā)現(xiàn)的“誠實的‘腳語”,何其相似乃爾!
問題是,馬惠明的這一境遇似乎很有些普遍性。這就需要做些分析了。
所謂“近”,或為上下之間,或系同僚之間,或在同一利益鏈上,凡說話做事,必有許多的思前想后。許多的權(quán)衡、許多的計策。于是。凡對上,必先觀其職位,看其臉色,視其利益關(guān)系,爾后決定自己該如何說話、如何行事。于是,無原則的順從,或者阿諛逢迎、溜須拍馬;再或者,違心地如何這般。這樣一來,要他說幾句真話,難矣!
也許,人們還記得原教育部部長張保慶在退休前對高校亂收費大加炮轟的情景,他固然說了些真話,以致當了幾天“直言部長”。應(yīng)當說,張保慶是一位比較正直的、有良心的高官。問題是,他在教育高層為官二十多年,對這些現(xiàn)象早就耿耿于懷,為什么早不說,偏要到這個時候說?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反正快要退了”,“不怕什么了”。我能體諒他為官的難處。但這恰恰說明同一道理——官場語境,相近者常無直言、真話。
[原載2007年8月17日《上海法治報·八面來風》]
端木昌
“腳語”——腳也會說話?是的。新奇嗎?
英國心理學家莫里斯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腳的習慣動作有著自己的語言一腳步的輕、重、緩、急、穩(wěn)、沉、亂等,都是人的內(nèi)心或穩(wěn)定或失衡,或恬靜或急躁,或安詳或失措狀態(tài)的反映。腳語除了反映人的情緒外,還會反映人的性格。如果一個端莊秀美的女子走路的腳步重且亂,可以斷定她是一個性格開朗、心直口快、不留心眼的人;反之,一個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人,走起路來總是小心翼翼的樣子,則可以斷定他是一個外粗內(nèi)細的精明人。此外,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勢也不一樣。人的心理指向往往從腳語中泄露出來,比如一個人站立時,腳往往朝著心中惦念或追求的方向或事物;一個人一坐下來就翹起二郎腿,表明其懷有不服輸?shù)膶挂庾R。
更有趣的是,莫里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人體中越是遠離大腦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彼f:“臉離大腦最近而最不誠實,而腳雖然遠離大腦,卻比臉和手誠實得多。”
想想也是,假笑、假哭、假話以及各種各樣的裝腔作勢、裝聾作啞、裝模作樣、裝瘋賣傻,抑或一個狡黠的眼神,往往都來自臉部;至于手部的假動作,恐怕更是不勝枚舉。所以,對于莫里斯的“誠實的‘腳語”這一研究成果,我持認同態(tài)度。
其實,生活中不無同樣的情形。
筆者手頭有一反例——原杭州市余姚區(qū)副區(qū)長馬惠明落馬后,面對記者的采訪,曾說過這樣一席話:“我好賭的問題其實早已暴露,有關(guān)部門也曾接到過群眾的舉報,但一直沒有人來找我談話……如果當時監(jiān)督及時,對我敲敲警鐘,也許我不至于落到今天這一步。”看,或近在咫尺的上下,或陪伴左右的同僚,都不敢如實指出、規(guī)勸,而身處底層、離得很遠的群眾卻敢于如實舉報。馬惠明的這一境遇,與莫里斯所發(fā)現(xiàn)的“誠實的‘腳語”,何其相似乃爾!
問題是,馬惠明的這一境遇似乎很有些普遍性。這就需要做些分析了。
所謂“近”,或為上下之間,或系同僚之間,或在同一利益鏈上,凡說話做事,必有許多的思前想后。許多的權(quán)衡、許多的計策。于是。凡對上,必先觀其職位,看其臉色,視其利益關(guān)系,爾后決定自己該如何說話、如何行事。于是,無原則的順從,或者阿諛逢迎、溜須拍馬;再或者,違心地如何這般。這樣一來,要他說幾句真話,難矣!
也許,人們還記得原教育部部長張保慶在退休前對高校亂收費大加炮轟的情景,他固然說了些真話,以致當了幾天“直言部長”。應(yīng)當說,張保慶是一位比較正直的、有良心的高官。問題是,他在教育高層為官二十多年,對這些現(xiàn)象早就耿耿于懷,為什么早不說,偏要到這個時候說?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反正快要退了”,“不怕什么了”。我能體諒他為官的難處。但這恰恰說明同一道理——官場語境,相近者常無直言、真話。
[原載2007年8月17日《上海法治報·八面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