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程
哈佛大學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很多莘莘學子以就讀于哈佛大學而為榮耀。這所學校不僅以厚重的文化底蘊獲得學生的向往,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這所學校的老師大都有著博大的胸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一位曾就讀于哈佛大學的朋友給我講起這樣一件事。哈佛大學資深首席社會分析評價專業(yè)教授布朗特在參加一位學生論文答辯的時候,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按他的資歷,他的影響,完全可以宣布停止答辯,因為這個權(quán)力就在他的手上。可他沒有這么做,他堅持著一分一秒,還認真地做筆記,豆大的汗滴順著額際和滿是皺紋的臉頰慢慢滑落。他的助手注意到了這一細節(jié),寫了一張紙條遞過去,勸布朗特結(jié)束這場答辯會。第一次,布朗特沒有理會,仍然專心致志地聽著學生的答辯。隨著布朗特臉上的神情越來越不對勁,他的助手再也坐不住了,又一次遞了紙條過去。這次,從布朗特不太高興的臉上看出,他有些生氣了。遲疑了一下,布朗特在助手遞過來的紙條上寫了一行字,又將紙條遞了回去。他的助手展開一看,上面寫了五個字:我并不重要。布朗特一直堅持聽完了那場答辯才在助手的陪同下趕往醫(yī)院治療。
他的助手將那個紙條保存了下來,他就是布朗特的兒子,也是后來在社會分析評價領(lǐng)域作出巨大貢獻的小布朗特。而那一場答辯的,正是我的那位曾經(jīng)就讀于哈佛大學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