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金成
摘要:為提高高職電子類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對以實驗教學為主線索的教材、實驗器材建設等作些探討。
關鍵詞:實驗主線索;專業(yè)基礎知識;實驗設備開發(fā)
對于學制三年的電子信息工程高職專業(yè),基礎理論及電子類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由淺入深要學3個學期,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實踐課的課時要占總課時的40%。因此,制訂教學計劃時多采用增加專業(yè)課和實訓課程的實踐課時來完成實踐總課時比例的要求。本文從提高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效果的角度,圍繞實驗內容銜接、選擇教材、實驗設備開發(fā)、實驗教學模式等方面作些探討。
一、“三段式”課程體系下,做好實驗內容銜接,應設置靈活課時的技能課
我國高職教育現行的課程模式基本上沿用了培養(yǎng)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應用的“三段式”結構,即按公共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的模式構成課程體系。在“三段式”的框架下,電子信息工程高職專業(yè),按較多課程的知識系統(tǒng)分類,課程安排也有三條主線。電子類知識、計算機類知識、外語知識。這三類知識的教學均要求由淺入深,第一學期就同時開課,使學生對掌握的知識有較長的學習過程。然而思想政治教育、體育也最好在學生一進校就開課,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增強體質。但受周課時數的影響,無法安排過多的課程,制訂教學計劃時多注重各類課程理論知識的連續(xù)性,忽略實驗課程知識內容的銜接。如做電工、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時,儀器儀表檢測技能課還未開,這會影響電工和模擬電子技術的實驗教學。為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應早開電子電路制作課又遇數字電路理論等課程未開,使開放式電子電路制作的選擇受到限制。
課程之間知識內容銜接的好,教學效率高,因此,在強調理論知識銜接好的前提下,盡量做好實驗知識的銜接,較好的方法是設置課時靈活的技能課,以該課程作好實驗內容的銜接??刹捎梅侄谓虒W的形式,打破每學期課時數如18、36、54的課時限制。成績與總課時數可在該課程2、3學期結束后計算。電子電路制作課可采用每周少課時多學期或每學期多選題的方案解決,既早開課又能隨理論教學進度逐漸做完電子電路制作的內容。
二、實驗為主線索的課程體系下的教材建設
高職教育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考慮學生所需的職業(yè)知識和技能,基礎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不必過分強調理論的論證、推導以及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和系統(tǒng)性。因此,近幾年出版的高職的電子類教材與普通高校同類教材最大不同在于突出結論,少了過程的數學推導,刪減理論性強的章節(jié),增加實驗項目,以期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增加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降低學習理論知識的難度。
但電子類專業(yè)基礎知識教材仍采用理論知識為主線索輔以做部分驗證性實驗的模式。在實際教學中雖然降低對相應基礎課理論知識的要求,刪除部分基礎理論課程,但知識的不連續(xù)、跳躍性影響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影響學生的自學。用這類高職教材授課,課程時數與普通高校的同類課程課時數又相近,由于這些因素,實驗時數占該課程較多時數比例的要求是很難實現的。未能達到突出實驗教學降低學習難度,又能較好的接受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初衷。教學過程仍存在電子類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學習難度較高的現象。而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沒學好,專業(yè)課的電子電路分析就很難弄懂。甚至后續(xù)開設的是側重培養(yǎng)動手能力的電子電路制作或電子類專業(yè)實訓課程都會受到影響。
比如,電子類高職學生學習“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普遍感覺難度較大,究其原因在于所學的多是線性電路,電路參數靈活,歸納出的電路模型有較多的前提條件,不易弄懂實際電路與等效電路的區(qū)別,對所計算電路參數的實際運用不了解等。而普通高?;蚋呗氂玫哪k娊滩陌姹疽押芏啵R框架一樣,都遵循理論為主,適合課堂講授的編寫模式。最終受實驗課時與教材以理論主導的內容的限制,形成突出理論學習有難度,突出實驗也形不成實驗內容的連接性的局面,從而影響模電課程的學習效果。又如難度較高的復變函數知識,對理解電視原理中的頻譜間置原理,數字通信技術中的頻譜分析等知識點有較大的幫助,若刪除這部分內容,就得通過相應的實驗,理解知識點的內容,否則知識點將演化成記憶性內容。
因此,如何實現“基礎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問題。計算機類高職課程的教學由于計算機操作實驗的多樣性與方便性,有較多的以操作實驗為主線索的教材,很容易實現在機房邊操作邊學習相應的理論或應用性內容,教師課堂講授形式變化不大,課堂教學易于控制。在計算機較普及的今天,這些教材又便于自學,這種教材模式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好,是教師與學生都樂意接受的授課形式。
然而,直到現在電子類高職教育的專業(yè)基礎課還沒有以實驗或實訓為主線索的教材。主要難度在于就目前的實驗設備而言,需改變課堂講授形式,教師要有“雙師”素質。以模電為例,這種教材可從元器件的檢測,了解作用、性能,組成不同單元電路的實驗,將檢測到的參數進行比較,進而引入等效電路,實現理論上參數的計算。在其基礎上可突出單元電路原理,檢測調試方法,可插畫檢測到的波形、幅頻特性,提供實驗中得到的參數。
教學上應突出從實驗現象引人理論知識,在做實驗過程講述和接受理論知識,但不拘于先理論后實踐還是先實踐后理論的模式。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靈活掌握。這種教學模式較容易實現因材施教,但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既要掌握理論知識又要有實驗技能。
以這種實驗為主線索的教學,要求課程授課時數多,由于授課過程已含有技能訓練的內容,可適當減少相應課程的設置。
三、實驗為主線索的課程體系下的實驗器材建設
以理論知識為主線索輔以實驗論證的課堂實驗教學模式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較少,即使實驗中發(fā)現問題也難以進一步的研究探討。如果實驗前學生預習不充分很難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因此,實驗設備制造商針對這種實驗模式設計了許多簡化的實驗設備,免除學生動手連接的部分。為降低學生實驗過程的人為故障現象,有的實驗設備將元器件整體安裝,以致見不到元器件的外觀,形成做實驗時接觸的仍是電路圖符號。過于簡化的實驗設備不利于學生對原理的理解。
以實驗為主線索的電子類基礎知識課程的教學,實驗設備的開發(fā)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實驗器材開發(fā)或選購原則:實驗器材電子電路布局要直觀,能見到實物,給學生以感性知識,需要時也可做電路符號性實驗;循序漸進,拼木式結構較好,即每單元電路都能從接線開始,供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做后一單元電路實驗時,已做過的前單元電路根據需要可以變成標準的電路組件呈符號性;分組實驗器材的實驗參數可通過計算機收集顯示在教師電腦屏幕上,適時了解實驗的進程。
適用于開放式實驗室的實驗器材,設置有較完善的過流過壓保護電路,兼有提示性、應答式、智能性的實驗設備為好。虛擬電子工作臺(EWB)是專門用于電子電路設計與仿真的軟件,采用圖形方式創(chuàng)建電路,可作為電子類課程的輔助教學和實驗訓練手段。但由于實驗過程均是電路符號的連接,要與實物類實驗器材搭配使用。
四、實驗為主線索的課程體系下的實驗模式
實驗為主線索課程的教學,首先應激發(fā)學生動手做實驗的興趣。了解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難點,突出相應實驗項目,在實驗教學中重點闡述,增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開放式實驗方式配合下,課堂實驗教學模式可多采用演示性實驗。
開放式實驗模式,學生做實驗能自主安排實驗時間的長短,可邊預習邊實驗。實驗教學上主要在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勇于探索的精神。這要求教師具備更廣泛的實驗教學經驗和設備在不同方案下的參數值。
對于學制二年的電子信息工程高職專業(yè),基礎理論及電子類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由淺入深要學2個學期左右,也有實踐課的課時比例的要求,從提高教學效果考慮,以實驗教學為主線索的電子類專業(yè)基礎知識課值的提倡。
參考文獻:
[1][2]朱懿心.高職高專教師必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