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梅
我們的陳老師中等個兒,留著一頭短發(fā),戴著一副寬邊眼鏡,眼神中透著幾分智慧與親切。談起她,同學們的臉上就寫滿了自豪,無不為她的多才多藝所折服!
陳老師是我們學校的運動健將。記得去年校運會前夕,填參賽項目時,一提到800米,幾位運動員就像被霜打蔫的葉子,無精打采的。陳老師笑著說:“長跑最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喂,看我的!”說完,她便帶領著運動員跑了起來。跑道上的她似疾風,如駿馬,姿勢是那樣優(yōu)美,步伐是那樣矯健,跑到終點后依然是那樣輕松,同學們忍不住大聲喝彩。她得意地說:“怎么樣?牛皮可不是吹的喲!”陳老師率先示范,身體力行,運動員們也跟著“?!逼饋砹耍粫r間,800米竟成了“熱門項目”。比賽那天,陳老師忙得不可開交,她既是指揮員,又是服務員,還是拉拉隊隊員呢!在她的感召下,同學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運動健將們更是信心倍增,大顯身手,賽場上捷報頻傳!捧著鮮紅的冠軍獎狀,全班同學樂得一蹦三尺高!
午間自由活動時間,陳老師來到我們中間,看誰在寫毛筆字,她會走過去指點一二,并當場示范一下;見誰在唱歌,她會放開歌喉,高歌一曲,還跟我們一起琢磨怎樣把音唱準;那邊有人在下棋,她會坐下來,和他們一起切磋棋藝!在與陳老師無拘無束的交流中,我們敞開了心扉,學習成績提高了很多!
陳老師的課特別引人入勝。她講課時語言準確生動,語調抑揚頓挫,她總是以豐富的情感創(chuàng)造出一個具體的情境,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探索。她的課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我們,聽她的課,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美的享受。有時我們會為文中的精彩內容樂得開懷大笑,有時我們會為主人公的凄慘命運感到悲傷難過。記得她教我們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隨著她動情的講述,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又冷、又餓、又孤獨的小女孩凍死在了大年夜……講著,講著,她禁不住流下了同情的淚水。同學們被老師真切的情感打動了,一個個眼圈都紅紅的,有幾位女同學竟抹起了眼淚……陳老師還會想盡辦法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她見我們的座位從一年級起就是“秧田”式,不便于合作學習,于是,她讓我們坐成“T”字形。這下,課堂氣氛活躍多了,同學們敢說,善說,思維的火花時時迸射;她見我們寫作文總是無話可說,便把我們帶到操場上放風箏,把我們領到田野上觀察,或在課堂上做一個小實驗,使我們“材”源滾滾。在她的悉心指導下,我漸漸迷上了作文,有幾篇“豆腐塊”還發(fā)表了呢!聞著那油墨的芬芳,我樂得像八月的石榴———合不攏嘴!
我慶幸,我是多才多藝的陳老師的學生!
(指導老師:曹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