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忠
3種原著再版:送別永遠的巴老
作家出版社新版《隨想錄》。巴老20世紀90年代寫的《沒有神》作為這個新版本《隨想錄》代序,《隨想錄》還收入巴金先生十幾幅不同時期的歷史圖片。筆者從福州新華書城、曉風書屋營業(yè)員獲悉,《隨想錄》是近年來巴老讀物中最為熱銷的一種,2005年作家版《隨想錄》也賣了不少,遺憾的是該書定價46元顯然太高,如能定位在20元上下,銷量會更加可觀。
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巴金選集》。人民文學社與巴老有過長時間的友好合作,也是巴金著作的出版大戶。歷時十多年陸續(xù)面世的《巴金全集》(2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即是該社傾情打造的拳頭品種。巴老原本反對出版自己的作品全集,說自己的作品有一半是廢品,沒有必要一版再版。但經(jīng)不住該社的真情之約,終于在有生之年同意出版自己的作品全集,為學界研究巴金提供了很好的樣本?!栋徒疬x集》已有多種選本,該社2005年版的《巴金選集》選收巴金各時期不同題材、風格的主要作品,包括中長篇小說、詩歌、自傳、散文等。
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的《寒夜》手稿本。《寒夜》是巴老最后一部長篇小說,以它的手稿本作為巴老人生最后出版的作品,也是對巴老的一種懷念。2005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活動不久前在上海揭曉,《寒夜》(巴金手稿珍藏本)、《徐悲鴻》、《姹紫嫣紅<牡丹亭>》等二十種圖書上榜,這批圖書代表中國參加2006年度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的評選。
《寒夜》手稿本分兩個版本,除了平裝本外,還有特制編號的鈐章本。巴老著作的手稿現(xiàn)分別藏于國家圖書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上海圖書館的特藏部,其中包括他的重要作品《家》、《春》、《秋》的全稿。為了更好地保存和利用這些手稿,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和上海文藝出版社共同策劃出版“巴金手稿集”,《寒夜》手稿本推出后還將分期分批出版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巴老的手稿。
5種傳記圖書:復活巴老的背影
蕭乾夫人文潔若著《倆老頭兒——巴金與蕭乾》(中國工人出版社)。本書為文潔若對“倆老頭兒”交往的深情回憶,在她筆下,巴金不僅是文學家,更是道德家,社會活動家。
田夫編著《巴金的家和<家>》(上海文化出版社)。該書從巴金出生的那個“李氏大家庭”講起,將巴金創(chuàng)作《家》的背景情況與巴金自己的家庭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記述,可謂別出心裁,讀者從中可以看出《家》中很多人物的影子。
竇應泰著《心靈跋涉的歷程:巴金最后32個春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該書通過對巴金最后32年的人生臨摹,勾勒出巴金最后的生命歷程,以此來紀念巴金。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去世。該書的題名中用了“最后32個春秋”,出版時間也是10月份,顯然該書完稿于巴老生前,且作者對巴老的健康狀況較為熟悉。
汪致正主編《巴金的兩個哥哥》(人民文學出版社)。該書收錄了巴金回憶兩個哥哥的文章以及三哥李堯林的好友翻譯家李健吾、表演藝術家黃宗江等人的紀念文章,其中部分名家的文章是為該書專門創(chuàng)作。書中還收錄70多張圖片,巴金兩個哥哥的圖片大多為首次披露。從巴金研究的角度看,該書提供了一個過去未被充分重視的新視角,豐富和深化了人們對巴老人生道路和心跡歷程的理解。
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8開本圖傳《巴金對你說》。本書從上海電視臺記者祁鳴及巴金家屬珍藏的數(shù)千幅中外攝影名家作品里,選出306幀精品,以圖片為載體“記錄”巴老的百年人生,給人以視覺的沖擊力,文字部分則由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會長陳思和教授撰寫。這本“形象的作家傳記”設計精美,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但定價在150元明顯偏高。攝影集的“貴族價”是制約銷量的重要原因。
除以上版本外,2005年推出的巴金圖書還有《生命的開花》(文匯出版社)、《巴老與一個世紀:“走近巴金”系列文化演講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解讀巴金經(jīng)典:激流里的春天》(花山文藝出版社)、《巴金散文創(chuàng)作藝術論》(河北教育出版社)等等。
出版參考200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