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鴻飛
老楊是單位里的老實人,他的生活很有規(guī)律:6點起床,7點早餐,8點上班,11點下班……
老楊雷打不動,從不改變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別人請他吃飯,他不去;領(lǐng)導讓他干事,他不離座;回家后,幾點幾分干什么,誰也改變不了他。別人問他干嗎不變變,老楊總是習慣性地笑笑:“習慣了。”
老楊習慣于見到領(lǐng)導笑,見到下屬兇,見到老婆厲,見到惡人熊。老楊就這么生活在習慣里,一直生活著……
這天,老楊走著上班,他習慣走路,因為坐車或騎車都不能保證他在習慣時間到達。他走著走著,不時看著手表,看著到達每幢建筑物的時間:
8:00,家;8:05,郵局;8:11,市政府……每一分甚至每一秒,老楊都要準時,因為他不能破了自己的習慣。
8點21分40秒,老楊來到單位前的三岔口,再過5秒,紅綠燈就會習慣性地亮起。啊,又是完美的一天。
嗒嗒……5秒不一會就走過了,可通行燈卻未亮起。怎么回事?老楊緊張地望了一下表,抹了抹額頭上的汗。
又過了2秒,燈還未亮。糟了,再過幾秒就到點了,不能壞了習慣。老楊想到習慣,全身就充滿能量。他竄了出去,跑到路上,他的眼中只有單位大門。
“同志,危險——”
……
白色的墻,白色的床單,白色的房子。這是哪兒?老楊睜開眼,周圍有很多人?!澳銈冞@是干嗎?”
這么多人圍著,老楊很不舒服。這不是壞了自己的習慣嗎?有人告訴他,他住院了。
什么,住院?老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習慣不是要破了嗎?“那現(xiàn)在幾點?”老楊的聲音有點顫抖。
“現(xiàn)在九點四十了?!币晃幌聦俨恢?。
什么?“啊”的一聲,老楊暈了過去。等他再次醒來,周圍已沒有了人,只是墻上掛著面大鐘,上面指著5:50。
看著鐘,老楊想想剛才的事,好像是夢。想到這兒,老楊滿意地點點頭,到底沒破了習慣。
他未注意到那鐘后被拉開的軸。
【作者系江蘇省阜寧中學學生】
點評
本文大有黑色幽默的況味,讓人油然想起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而且在創(chuàng)作手法的運用上也深得《裝在套子里的人》的精髓。無論是對老楊刻板式的為人處世的概述,還是對老楊鐘擺式的每日行程的細描,都帶著濃郁的夸張色彩,體現(xiàn)了“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了給人看”的喜劇價值??胺Q神來之筆的當屬文末的一筆細節(jié)刻畫。一個人在極限狀態(tài)下的立身處世才是其性格最本質(zhì)的外顯。作者正是把準了這一點,讓老楊在性命攸關(guān)的車禍之后上演了“拉軸定時”這出只有他一人蒙在鼓中的悲喜劇,從而把老楊循規(guī)蹈矩的性格和本文“習慣與人生”的主旨演繹得淋漓盡致。
【指導并置評:姜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