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八大家中,蘇軾以其卓犖不羈,搖曳多姿的文風,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并稱,自古就有“韓如潮,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敝f(《文章精義》),然而韓文筆力雄健,排宕頓挫,卻常常流于奇險詭譎,多有刻削之痕;柳文踔厲風發(fā),簡古峭拔,然而不免凸現(xiàn)“凄神寒骨”,少有超拔之氣;歐文紆余委備,情韻緬邈,卻又似乎失于優(yōu)游沖淡,不見陽剛之美;惟有蘇軾乃唐宋散文之集大成者,其文筆墨酣暢,隨物賦形,平易曉暢又富含覃思妙理,姿態(tài)橫生盡顯曠達豪情?!鹅`壁張氏園亭記》就是其中一篇頗具代表性的作品。
熙寧四年,三十五歲的蘇軾由于反對王安石變法,自請外調,歷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本文就是寫在蘇軾由徐州赴任湖州途中的一篇園亭散文。
文章第一段先寫自己由水陸取道靈壁,以及在此以前旅途的艱辛、夾道的風物:污濁不堪的汴河,黃塵飛揚的的道路,滿目都是茫無涯際的水陂、田野,這些都給幾經(jīng)遷徙,飽嘗流離顛沛之苦,而又久病初瘥的蘇軾平添了幾分厭倦,這些看似與文章無關的描寫,為下文寫張氏園亭優(yōu)美的景色埋下了伏筆,從而形成強烈的反差,這樣欲揚先抑,突出了對張氏園亭的喜愛之情。之后作者又不惜筆墨地對園亭的位置、景致進行了詳細的描寫:他由外及里,先寫園外的修竹與喬木,用了“森然”與“蓊然”兩個形容詞形象地描述這里樹的高大與幽深,然后又用了幾組排比句,寫了園內的陂池巖阜、蒲葦蓮芡、椅桐檜柏、奇花美草、華堂廈屋,由高至低,從外到內,自然條暢,層次井然,一個既有自然造化又具人工精巧的別致園亭就宛然可見了。也正是因為這優(yōu)美的園亭,引發(fā)了作者的思考,“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yǎng)”,從而為下文的議論張本。之后作者順便交代了作記的原委,一筆帶過,力避繁瑣。
第二段寫到張氏“世有顯人”故其伯父與先人“家靈壁”,建造此園,如今又以此園為據(jù)點,利用“其富可以養(yǎng)”這一優(yōu)勢,“出仕于朝,名聞一時”。張氏家族順利的仕途自然會引起蘇軾對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際的無限感慨:嘉祐二年二十一歲的蘇軾便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博得當時文壇盟主歐陽修的賞識,從而順利地走上了仕途之路,此后他力主改革,直言敢諫,本想干一番經(jīng)時濟世的大事業(yè),不想自己的政見與當時宰相王安石相左,由此也便拉開了自己曲折仕途、宦海沉浮的序幕。推人及己,他感慨萬千,但蘇軾之所以是蘇軾,就在于他不囿于個人的榮辱得失,而是總能把自己的感受生發(fā)開去,他想到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知識分子的仕途,并由此引發(fā)了“仕與不仕”這一永恒的人生課題,體現(xiàn)了他無限廣闊的胸襟、超凡的氣度以及博大的人文關懷。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處于“仕”與“不仕”、出世與遁世的矛盾糾葛之中?!笆恕惫倘豢梢怨庾谝妗⒎馄奘a子、享受榮華,但出仕的同時也便意味著可能飽受宦海沉浮、身不由己的痛楚,甚至有時癡迷不返、不能自拔,最終被黜陟流放、株連九族;而如若“不仕”固然可以不為名韁利鎖所捆擾,既可遠禍全身、頤養(yǎng)天年,又能嘯傲山林,盡享大自然的恩賜,卻不能為國家盡忠、為君主效勞。面對這一曠古的難題,多少文人為之唏噓感嘆,卻又迷惘無奈,而蘇軾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他為知識分子勾勒了一幅嶄新的人生圖景,他提出“不必仕,不必不仕”,要學會順應歷史潮流。首先作為知識分子應積極出世,“蹈其義,赴其節(jié)”,但政治風云變幻莫測,難免會遭受磨難,陷入窘境,這就需要我們凡事都應“游于物之外”,學會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只有如此才能“無所往而不樂”(蘇軾《超然亭記》)。蘇軾面對王安石變法,堅持自己的觀點,能夠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上書直諫,力陳變法弊端,而當自己的意見不被采納時,他不象屈原一樣自怨自艾,抑郁而終,而是能急流勇退,隨緣放曠,任性逍遙,這便是蘇軾用自己的實踐為他“不必仕,不必不仕”這一思想作的最佳注腳與詮釋。接下來蘇軾充分肯定了“張氏之先君”建造園亭這一具有預見性的做法。
文章的結尾一段表達了自己在仕途不得意之時想要隱居彭城的意愿,一來“樂其土風”,二來作者與當?shù)匕傩沼兄獫庥谒那楦?,加之南臨靈壁,“雞犬之聲相聞”,有著與好友一同暢游的優(yōu)游之樂,的確是隱逸的好地方。這一段寫的似乎旁逸斜出,然而卻是在印證“不必仕,不必不仕”這一思想,體現(xiàn)了蘇軾“行于所當行,止于不可不止”(蘇軾《文說》)的灑脫文風。
蘇軾素以亭臺散文見長,《喜雨亭記》、《放鶴亭記》、《凌虛臺記》、《超然臺記》以及本文,儀態(tài)萬方、各具特色,但不論哪一篇都是把寫景、記敘、抒情與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與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他的亭臺散文講求立意,且往往每篇都能尋找到一個哲學的支點,充滿了理性的思辨,使得文章言少而意豐,情韻悠長。此外這篇文章語言平易沖淡,省凈質樸,如行云流水,且駢散結合,極富變化,真可謂“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蘇軾《答謝民師書》)難怪明代大文學家宋濂在《文原》中這樣稱贊蘇軾:“(文章)自秦以下莫勝于宋,宋莫勝于蘇”,誠哉斯言!
靈壁張氏園亭記
蘇軾
道京師而東,水浮濁流,陸走黃塵,陂田蒼莽,行者倦?yún)?。凡八百里,始得靈壁張氏之園于汴之陽。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巖阜。蒲葦蓮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氣。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態(tài)。華堂廈屋,有吳蜀之巧。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yǎng)。果蔬可以飽鄰里,魚龜筍茹可以饋四方之賓客。余自彭城移守吳興,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輿叩門,見張氏之子碩。碩求余文以記之。
維張氏世有顯人,自其伯父殿中君,與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靈壁,而為此園,作蘭皋之亭以養(yǎng)其親。其后出仕于朝,名聞一時,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圍,岸谷隱然。凡園之百物,無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譬之飲食,適于饑飽而已。然士罕能蹈其義、赴其節(jié)。處者安于故而難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違親絕俗之譏,懷祿茍安之弊。今張氏之先君,所以為其子孫之計慮者遠且周,是故筑室藝園于汴、泗之間,舟車冠蓋之沖,凡朝夕之奉,燕游之樂,不求而足。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于以養(yǎng)生治性,行義求志,無適而不可。故其子孫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稱,處者皆有節(jié)士廉退之行。蓋其先君子之澤也。
余為彭城二年,樂其風土。將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厭也,將買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靈壁,雞犬之聲相聞,幅巾杖屨,歲時往來于張氏之園,以與其子孫游,將必有日矣。元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記。
【注解】
元豐二年(1079)二月,蘇軾由徐州移知湖州,經(jīng)江淮間,多追感舊游,記事賦詩,本文即作于此時。借對張氏園亭的艷羨,表達了對仕與不仕的看法,文末流露出個人的生活理想。文章看似平淡無奇卻意蘊深厚。
靈壁,即今安徽靈壁縣。張氏園,為宋仁宗時殿中丞張次立的莊。
(李哲峰,河北省邯鄲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