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鉞
我定做了幾雙靴子。過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這幾雙靴子比以前的更結(jié)實,簡直穿不壞。不久以后,我到國外去了一趟。
過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倫敦。我所去的第一個店鋪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鋪。我離去時,他是個60歲的人,我回來時,他仿佛已經(jīng)75歲了,顯得衰瘦、軟弱,不斷地發(fā)抖。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認識我了。
“啊!格斯拉先生,”我說,心里有些煩悶,“你做的靴子好極啦!看,我在國外時差不多一直穿著這雙靴子的,連一半也沒有穿壞呀,是不是?”
他細看我這雙俄國皮靴,看了好久,臉上似乎恢復了鎮(zhèn)靜的氣色。他把手放在我的靴面上說:
“這里還合腳嗎?我記得,費了很大勁才把這雙靴子做好?!?/p>
我向他確切地說明:這雙靴子非常合腳。
“你要做靴子嗎?”他說,“我很快就可以做好,現(xiàn)在我的生意很清淡?!?/p>
我回答說:“勞神,勞神!我急需靴子——每種靴子都要!”
“我可以做時新的式樣。你的腳恐怕長大了吧。”他非常遲緩地照我的腳畫了樣子,又摸摸我的腳趾。
他變得衰老極了,看了他實在叫人難過。
我對這幾雙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晚上靴子送到了。我打開包裹,把四雙靴子排成一排;然后,一雙一雙地試穿這幾雙靴子。一點問題也沒有。不論在式樣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質(zhì)量上,這些靴子都是他給我做過的最好的靴子。在靴口里,我發(fā)現(xiàn)了他的賬單,單上所開的價錢與過去的完全一樣。但我嚇了一跳,他從來沒有在結(jié)賬日以前把賬單開來的。我飛快地跑下樓去,填好一張支票,而且馬上親自把支票寄了出去。
一個星期以后,我走過那條小街,我想該進去向他說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地合腳。但是當我走近他的店鋪時,我發(fā)現(xiàn)他的姓氏不見了。櫥窗里照樣陳列著細長的舞靴、帶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長筒馬靴。
我走了進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兩間門面的店堂里——現(xiàn)在兩間門面又合二為一了——只有一個長著英國人面貌的年輕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嗎?”我問道。
他詫異地同時討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說,“不在。但是我們很樂意為你服務(wù)。我們已經(jīng)把這個店鋪過戶過來了。毫無疑問,你已經(jīng)看到隔壁門上的名字了吧。我們替上等人做靴子?!?/p>
“是的,是的,”我說,“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啊!”他回答說,“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給我做的靴子呀!”
“啊!”他說,“真是怪事??蓱z的老頭兒是餓死的?!?/p>
“慈悲的上帝啊!”
“慢性饑餓,醫(yī)生這樣說的!你要曉得,他是這樣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鋪撐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讓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貨后,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顧客可不愿等待呀。結(jié)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顧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說這句話——在倫敦,沒有一個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行業(yè)競爭呀!他從不登廣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還要親自做。好啦,這就是他的下場。照他的想法,你對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餓死——”
“這樣說,也許有點兒夸張——但是我自己知道,他從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時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邊看著他。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店里從來不存一個便士,所有的錢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經(jīng)常斷炊。他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p>
我的眼睛潮濕了,憐憫之余一種敬意油然而生。老人身上蘊含著一種閃光的東西,這種東西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高貴品質(zhì)。
格斯拉先生去世了,他將倍受人們推崇和敬仰。
(牛秋俊摘自《外國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