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文
這是一張毫無疑問的假錢。因為它已經(jīng)經(jīng)過5臺驗鈔機的驗證了。
我每月的收入就是單位里發(fā)的那幾張死工資,因此我可以斷定,這張假錢是單位里發(fā)的。我找到單位出納,向他反映他發(fā)了一張假錢給我。
“怎么會呢?我怎么會發(fā)假錢給你呢?你有什么證據(jù)呢?”是啊,我有什么證據(jù)?
我手握這張假錢,它在我的手里是那么的沉甸甸。別看這薄薄的一張紙.它可是我3天的勞動收入啊!我怎么舍得把它撕毀呢,我得把它“花”出去。
商店,我是斷不敢去的。現(xiàn)在的商店的柜臺上大多放著一臺驗鈔機。沒有驗鈔機的,那就說明營業(yè)員的手相當于驗鈔機。要從他們的眼皮底下把這張假錢混過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去了菜市場,把眼光瞄向了那些老眼昏花的老頭老太太。那個老頭.看上去都有六七十歲了,挑了一擔青菜在賣。綠油油的青菜,每斤只賣5毛錢。我裝模作樣地挑著青菜,內(nèi)心卻作著激烈的思想斗爭。要不要把假錢拿出來呢?要知道,他這一擔青菜就是賣完了,也賣不了50元錢啊。最后,我稱了2斤菜。從口袋里摸出的是一張1元的硬幣。
還有那個老太太,捧著一只老母雞。多可愛的老母雞啊!我彎下腰,摸了摸老母雞漂亮的羽毛,終于也沒有“買”它。
就這樣,我在菜市場轉(zhuǎn)了大半天.終于只買了2斤青菜。我泄氣了。我想像我這樣的窩囊廢,終究是不能把假錢“花”出去的。
突然聽得“咕”的一聲,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有吃早飯呢。于是,我踱進一家小飯館,要了一碗肉絲面吃了起來。
吃完之后,我問多少錢。老板說5元。我一驚,肉絲面一直都是3元一碗的,這里怎么會是5元?老板是個滿臉橫肉之人。他把手里的斬肉刀使勁一拍說,5元就是5元,啰嗦什么!我只得掏錢。
可我把兜翻了個底朝天,只有4元錢?!拔蚁冉o你4元,回頭再給你1元行不?”“想賴賬是不是?你這樣的人我見多了?!闭f著,他一把抓過我手里的那張假錢,“這不是錢嗎?”說著,利索地找了我95元。
我大氣不敢出一口。真沒想到,這張假錢最終竟以這樣的方式“花”了出去。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