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大元聯合建筑師事務所
新竹車站最顯著的特征為一覆蓋于軌道及橢圓形車站主體上之平行四邊形曲面屋頂,長約100m,寬70m,高26m,主要由6組立體空間桁架所支撐。整座屋頂在東西兩側有兩點落地,其落地處以一巨型混凝土柱腳為錨定。此屋頂之設計乃為對應日照及新竹風等環(huán)境因素之結果。經過風洞試驗證實,其曲面具有將氣流導向上之功用,可減少西側廣場地面行人受當地知名新竹風之影響。橢圓形車站大廳兩側立面之玻璃帷幕因受曲面屋頂包覆而降低高度及面積,因此減少整體造價及空調負荷量。大屋頂之被覆(cladding)材料因考慮材料維護問題及耐用性而采用了不銹鋼板,也藉此強化車站外觀高科技感意象。屋頂中央跨越軌道部分并無屋面覆蓋,以避免結構及候車旅客受中央兩線火車快速通過時之“活塞效應”氣流影響。此輕巧之屋頂不但造型美并契合當地物理環(huán)境之建筑形式,使新竹車站成為一獨特而具地方特色之地標建筑。
車站主體為一被大屋頂所覆蓋之橢圓形量體,以對稱方式配置于高架軌道兩側下方,并無前后站之區(qū)別,以強調東西兩側廣場之對等性。地面層為非付費區(qū)之車站大廳,挑高約15m(大屋頂下)與8m(軌道下),連結并運輸東側與西側進出的旅客。旅客經由驗票閘門進入付費區(qū),沿著電扶梯或樓梯到達二樓之等候區(qū)。殘障者則可搭乘電梯直達二樓或月臺層。一樓大廳東側與西側入口兩側另有規(guī)劃商業(yè)設施空間、公用電話與廁所。橢圓形大廳外之南北側量體則為行政空間與機電空間。
二樓主要為乘客候車區(qū),南側另規(guī)劃有VIP休息室與吸煙室。北上與南下等候區(qū)由一懸吊于大廳中之空橋所連接,若北上乘客疏忽由南下的驗票閘門進入付費區(qū)后,仍可經由此空橋到達北上的月臺,使二樓之北上付費區(qū)與南下付費區(qū)形成一動在線之“Loop”。等候區(qū)各以兩座電扶梯與一座樓梯通達至月臺層。南下北上月臺層長度各約420m,由大屋頂及月臺雨庇遮蓋形成325m長之候車區(qū)。南北月臺共計有10座緊急逃生梯作為緊急狀況時疏散旅客之用。
臺灣高鐵臺中車站
設計/華業(yè)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目標
機能:旅客活動與站務空間機能合理且舒適的配置。
流暢:使到離站旅客動線單純直接,并提供良好的服務水平。
安全:提供旅客及站務人員安全、天候保護與空間環(huán)境。
經濟:以模矩系統化設計,降低施工成本、營運及維修便利。
界面:因應本站三鐵共站及其它轉乘運具提供直接妥善之動線處理,并與站區(qū)開發(fā)作一整體規(guī)劃。
意象:使本車站成為臺灣中部地區(qū)之交通門戶及地標。
建筑設計
高鐵臺中站為南北走向之車站站體建筑,北側臨站四道路,西側臨交通廣場,東側為毗臨的商業(yè)街及車站的停車場:南側隔臺鐵軌道路線,鄰接未來臺鐵烏日站、捷運G17站及部分附屬事業(yè)用地。地面層南側規(guī)劃為公交車轉運站,北側為服務高鐵營運之卸貨區(qū)。
車站
車站站體為地上三層SRC構造之建筑物,站體結構與軌道結構系統共構,采用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車站一樓主要提供作為入口門廳、公交車轉運站、機房、汽車、機車停車場、出租車排班區(qū),二樓主要為車站大廳、附屬商業(yè)設施、車站辦公室,三樓為月臺層,主要為乘客出發(fā)、到達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