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酒,被譽為我國名酒之冠。說起來,它和山西汾酒還有一段“血緣”呢!
相傳在清康熙年間,山西汾陽有一個商人,名叫賈富。賈富生活在汾酒之鄉(xiāng),飲酒成了他平生第一個嗜好,特別是汾酒,他更是把它看得像命一樣珍貴,一日三餐,餐餐不能少,就連外出收賬,也要隨身帶著。
一年秋天,賈富帶著家人伙計去南方經(jīng)商。當他行到貴州懷仁縣時,隨身攜帶的汾酒已經(jīng)喝完了,只好到附近酒店去喝燒酒。哪知這種燒酒一沾到唇邊,賈富就覺得有一股辣味,喝到嘴里又苦又澀,很不是味道。賈富不覺感嘆起來:“咳,真掃興,這樣一個好地方,竟出不了好酒!”
不料,這句話被店老板聽見了,店老板走上去說:“客官口氣未免也太大了,你怎知我們懷仁就沒有好酒呢?”
賈富一聽,忙說:“對不起,言語冒犯,請多見諒!不過,這種酒實在……”
“客官如果要品好酒,那也容易?!钡昀习逭f完,一招手,只見店小二搬出了十幾壇酒,擺在堂前。店老板說:“請客官品嘗品嘗,再不要說我們懷仁無好酒了?!?/p>
賈富一看,嚯!還真不少呢!后悔自己剛才失言了。他連忙站起身來,先把這些酒壇打量了一番,然后,由遠而近地對著酒壇深深吸了幾口氣,接著,斟了一碗酒,飲了一點含在口中,噴了三噴,才把酒碗放下。
店老板一看賈富的舉動,就知道他是個品酒的行家。為什么呢?這里有個名堂。賈富剛才這一看二吸三噴,用行家的語言來說,叫做“看色,聞香,品味”,非內(nèi)行斷不知其中奧妙。
店老板忙給賈富讓座,并連連向他請教。賈富說:“這些酒都不及一談??!其中只有一壇陳年酒還算馬馬虎虎,但回味也太差?!?/p>
店老板忙施禮說:“不瞞客官說,這一壇陳年酒入窖已二十余年,除此之外,本店確實再無好酒了?!?/p>
賈富說:“此地水秀山青,河水清澈,按理說應該釀出好酒來?!?/p>
店老板說:“所以特求客官賜教?!辟Z富見他一番誠意,便欣然答應說:“好,明年我一定來教你!”
果然,第二年金秋時節(jié),賈富特地在山西杏花村用重金聘請了一位釀制汾酒的名師,帶著酒藥、工具,再一次來到貴州的懷仁縣。他同名師一道察看地形,選擇了一個四周長滿芳草的芳草村(以后改為茅臺鎮(zhèn))作為場址。
賈富和名師一起,按照汾酒的釀制方法,經(jīng)過八蒸八煮,釀出的酒質(zhì)液特別純正,香氣襲人,純甜無比,非當?shù)鼐瓶杀取_@就是在茅臺釀制的“山西汾酒”,那時叫做“華茅酒”。因為古代“華”、“花”相通,“華茅”就是“花茅”,也就是“杏花茅臺”的意思。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茅臺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