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麗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煎煮中藥是很花時間的,所以在煎煮的過程中,把藥燒焦了,是很多人都有的共同經歷。
然而,有些中藥,譬如說感冒藥,卻是不能長時間熬煮的;不管是發(fā)散風寒或是清解風熱,中醫(yī)師對于外邪襲表癥的治療,多以具有發(fā)散表邪作用的解表藥為主。而在外感藥中,不論是發(fā)散風寒的荊芥、防風,或是清解風熱的桑葉、薄荷,這類藥物多含有較豐富的揮發(fā)油類成分,所以在煎煮的時候,要避免長時間熬煮,以免有效成分過分揮發(fā),影響療效。
由于有很多人,對這些知識還不是十分明了,以下就以感冒為例,將感冒藥的煎煮方法,詳細說明:
感冒藥的煎藥的鍋用不銹鋼鍋或陶瓷鍋皆可,最好略小、稍深一些。
將生藥放入鍋中,加3-4碗的清水,先浸泡15-20分鐘,可以使有效成分較易釋放。
開大火(用煤氣爐即可)快煮把水燒開,之后把火稍稍轉小,以避免藥汁外溢,然后保持滾沸狀態(tài)約5分鐘,即可熄火,倒出藥汁,將藥渣丟棄。
熄火后,鍋內所余藥汁應該還有2~3碗,大人可分4次服用,若癥狀較重者,可以每兩小時服用1次,加強療效。
用這種快煮方式熬出來的藥汁,因為煮沸時間短,有效成分揮發(fā)少,功效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