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中
蛇的種類很多,全世界有3000種左右,毒蛇約占1/6。我國有蛇160種,其中47種是毒蛇。
沒有人看到過蛇有足,因此才有了“畫蛇添足”的成語。蛇沒有腳怎樣爬行呢?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運動方式:一種是蜿蜒運動,所有的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時,蛇體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后邊施力于粗糙的地面,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如果蛇被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難行,無法以這種方式爬行了。當然,不必因此為蛇擔憂,因為在自然界很少有像玻璃那樣光滑的地面。第二種是履帶式運動,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動,肋骨與腹部的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向前移動,這就帶動腹鱗依次翹起,腹鱗的后緣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力把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使蛇身直線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樣。第三種方式是伸縮運動,蛇身前部抬起,盡力前伸,接觸到支持的物體時,蛇身后部即跟著向前縮去,這樣交替伸縮,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較緩慢的蛇,如鉛色水蛇等,在受到驚動時,蛇身會很快地連續(xù)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于蛇的祖先有兩種看法:一種是,蛇的祖先是水生動物,沒有腳,因為現(xiàn)在的蛇與一種名叫摩薩龍的已絕種的水生巨型蜥蜴非常相似;另外一種觀點是,蛇的祖先是陸生動物,本來有腳。
美國古生物學家尼古拉斯·維達爾及其同事,將17種現(xiàn)代蛇的DNA與19種水生蜥蜴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沒有一點血緣關(guān)系,從而排除了蛇的祖先是摩薩龍的可能性。他們指出,蛇的祖先不是水生爬行動物,而是有腳的陸地爬行動物。它們的腳是在進化過程中為適應(yīng)干燥的陸地生活而逐漸消失的。
看來,喜歡“畫蛇添足”的人,總算找到“理論根據(j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