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軍
9月12日正午時分,上千群眾聚集在連霍高速公路鞏義東出口處,高舉橫幅,敲鑼打鼓,迎接被盜數月的三件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回家”。
貨車在警車的護送下緩緩駛來。3尊文武官石刻像安然躺在車里,臉上依舊保持著千年前的肅穆和威嚴,只是其中一尊石像腿部斷裂,是盜竊者在裝卸過程中撞斷的,引來眾人陣陣惋惜。
兩尊石刻神秘失蹤文保所長瀆職獲刑
今年1月26日上午,西村鎮(zhèn)滹沱村村民周素霞肩扛鋤頭,到距村子不足100米的麥田除草。她不經意間一眼望去,田野里空蕩蕩的,好像少了點什么,愣怔片刻后,她驚得幾乎要叫出聲來:不好,石人丟了……
負責偵破工作的民警進入現場,緊張地進行勘察。四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議論紛紛,與他們祖祖輩輩朝夕相處的石人怎么能說沒有就沒有了呢?
鞏義市地處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之間,北臨黃河,南接嵩山,歷史上曾有“生在蘇杭,葬于北邙”之說,是歷代皇室富紳看中的“風水寶地”。早在1000余年前,定都開封的北宋王朝更是大興土木,在這里修建起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16公里、總面積約160平方公里的皇陵。其9個皇帝中,除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到東北,客死異鄉(xiāng)外,其他7個皇帝的陵墓均在鞏義,再加上宋太祖趙匡胤父親的陵墓,共是8座,號稱“七帝八陵”。他們分布在孝義、西村、芝田和回郭鎮(zhèn)4個鄉(xiāng)鎮(zhèn),現存893尊石刻雕塑,包括文武大臣、外國使節(jié)、獅象動物等,規(guī)模在全國的露天石刻文物中是最大的,號稱“露天石刻博物館”。宋陵石刻因其獨特造型、精美工藝、磅礴氣勢和較為完整的群落,具有很大的藝術和考古價值。1982年,北宋皇陵被國務院授予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其中的石刻均是文物中的一級品,屬無價之寶。
國寶被盜,牽動著成千上萬人的心。
被盜的兩尊石刻,高2.9米,重約兩噸左右,如此龐大笨重的石體竟能在一夜之間神不知、鬼不覺的丟失,除證明盜竊者的膽大妄為外,更說明他們有充分的準備和預謀。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參戰(zhàn)的近百名民警經歷了一個個不眠之夜,而被盜的兩尊石刻仿佛從人間蒸發(fā)了,依然無蹤可尋……
國家一級文物被盜,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鞏義市檢察院迅速介入此案,對保護不力的文物保護管理所北宋皇陵中心保護所所長晉海紅立案偵查。經查明,晉海紅自2003年7月任所長以來,不認真履行文管所制定的安全巡邏值班制度,使安全檢查流于形式,致使國家一級珍貴文物被盜。5月9日,鞏義市人民法院以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流失罪,判處晉海紅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
又一石刻不翼而飛 文保部門難言之痛
就在公安機關緊鑼密鼓,為偵破“1·26”大案而傷透腦筋時,另一起同樣驚心動魄的罪惡又悄悄上演……
5月26日夜半時分,守護芝田鎮(zhèn)宋代永昌陵區(qū)二號親王墓的郜德福、賀齊家老漢外出巡視時,驀然發(fā)現幾條黑影在齊腰深的麥田里來回竄動。當他們想要靠近一看究竟時,一束電筒光迎面射來,兩名七旬老漢急忙爬伏在麥叢中,驚得大氣也不敢出。
等那伙人離開,兩人急三火四趕回村里報警。警方趕到現場,發(fā)現又一尊武官石刻雕像被盜,而且作案手段與“1·26”盜竊案如出一轍。
人們對有關部門產生了懷疑,有人甚至私下挖苦說:文保不保,一群草包;公安不破案,白吃公家飯。
壓力,沉重的壓力,籠罩在每一個公安民警和文保工作人員的心頭。
輾轉萬里編織天網 撥開迷霧力擒狡賊
警方在排除本地人作案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攻略方案,并向全國各地發(fā)送1萬份帶有被盜文物照片的懸賞通告,共同展開協(xié)查。期間,警方先后趕赴山東、陜西等10多個省,奔波上萬公里,排查重要嫌疑人300多名。
一條條線索反饋回來,又一條條被否定。9月7日,負責對高速路出入口車輛查詢的民警報告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兩次案發(fā)前后,有一輛尾數為“395”的輕型卡車從鞏義上高速,黎明前到商丘永城市下高速,之后往北離去。
對于這條難度不亞于大海撈針才得來的線索,鞏義市公安局長武志亮分外重視,他大手一揮,率領部屬直奔永城進行明察暗訪。
9月8日上午,有村民反映,趙樓村村委會副主任王開新曾開過尾號為“395”的輕型小卡車。
9月10日下午2時許,跟蹤王開新至新鄉(xiāng)市的民警瞅準機會,將其擒獲,與他同車的梁新州也一并被控制。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突審,王開新和梁新州的心理防線崩潰,他們交代出伙同郭超、邵長英、王燕初等人兩次盜竊石刻雕像的犯罪事實。
參戰(zhàn)民警長出一口粗氣,臉上浮現出久違的笑容。
9月11日下午,偵查員趕赴永城,在永城至夏邑的一輛客車上,將郭超抓獲。隨后,偵查員根據嫌疑人供述,在梁新州和王開新家住宅附近找到了被麥草遮掩的3尊國寶。
10月17日凌晨,專案組民警乘勝追擊,在徐州市某礦山醫(yī)院附近的一處租房內,將邵長英、王燕初二人抓獲。至此,轟動社會的“1·26”“5·26”宋陵文物特大盜竊案成功告破,五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
2004年夏天,身為趙樓村村委會副主任的王開新,從一個老鄉(xiāng)處獲知,鞏義的露天石刻,可以賣得好價錢,不由怦然心動。他找來平日要好的梁新州、郭超、邵長英等幾個人,決定伺機作案。
1月24日晚,王開新等4人乘月黑風高,竄入宋永昌陵區(qū)潘后陵,先把石刻底座挖開后,支上三角架,再用鋼絲繩纏住石刻腰部,然后用倒鏈把石刻拉懸空中放進車廂內。
第一次作案得手后,王開新幾人提心吊膽了好一陣子,后來見風平浪靜,于是,又在5月26日晚,故伎重演,盜回一尊武官石刻。
案件激起了千層浪 石刻保護任重道遠
案子告破,三尊石刻雕像榮歸故里,但文物保護部門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一位部門負責人不無遺憾地介紹說:明清時期,有軍隊在這里駐扎,專司保衛(wèi)工作;民國時期,也派哨兵游動看守;解放后,農村實行土地改革,田地分給農民所有,田野石刻就成了少娘疼的苦孩子了。
鞏義市文物管理局一名負責人存在同樣的擔心,他說:兩起案件的教訓是沉痛的,作為主管部門,我們有推卸不掉的責任,但從客觀上講,某些現狀并非憑我們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他介紹說,由于宋陵石刻分布范圍廣,除市區(qū)的永昭陵外,其余7個皇陵均分布野外。文保人員每晚對8個皇陵巡邏一次需要驅車98公里,步行20公里,共計6個小時。
值得欣慰的是,案件已引起了鞏義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他們在原有10萬元的基礎上,追加保護經費13萬元,并專門為文保部門配置一輛性能良好的巡邏車。另悉,該市文物管理局已聘請北京建筑歷史研究所對8座皇陵規(guī)劃一個整體的保護方案,同時針對宋陵的特殊情況,建立了陵區(qū)保護房巡邏、機動巡邏、中心保護所巡邏和市局全面檢查4道保護網,采取“嚴防死守”的辦法看管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