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澤
小小的、白凈的白果子成了老家家家戶戶共享的喜悅,成為尊老愛幼的標志,是維系全村老少情感的象征。
我的老家D鎮(zhèn)錢村是一個有五百多戶人家、兩千多人口的大村子。村東過去是土地廟,小時候聽老人們講,我們村的土地廟廟宇是多么多么地宏大,菩薩是多么多么地靈光,香火是多么多么地旺盛。而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初,幾個大隊干部一碰頭,解放了,不信神了,廟自然無用處了,便拆除了土地廟的三大殿,又將其余輔房分給了當時的貧下中農(nóng),整個土地廟唯留下了兩棵合抱粗的白果樹(銀杏樹)。
白果樹在當時的蘇南地區(qū)很是鮮見。據(jù)說,這兩棵樹是清朝一個化緣的和尚千里迢迢從山西輾轉(zhuǎn)帶來,并精心培育大的。
廟被拆除后,村里人對兩棵白果樹倍加關(guān)愛,經(jīng)常有人自發(fā)去施肥培土,小孩去攀爬總要遭到訓(xùn)斥,即使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遭遇三年嚴重自然災(zāi)害,村民們普遍缺糧少柴,村上餓死數(shù)十口人,也無人去碰一下這兩棵樹。
兩棵樹只有一棵掛果,據(jù)說白果樹有雌雄之分。年紀大的人說,廟未拆時,每年白果(銀杏)成熟后,是村上最熱鬧最喜慶的。這時廟里的和尚總是給家家戶戶送上一小盅———一律是八顆銀杏,還給村上的產(chǎn)婦、有病者、年長者另送一盅。那時候全村有四百多戶人家,而一棵樹又能產(chǎn)多少果?因而,遇上白果小年(果樹欠收之年)廟里雖只有五個和尚,而他們總是把白果分給村民,自己無緣享用,他們說,我們還有樹葉泡茶呢!小小的、白凈的白果子成了老家家家戶戶共享的喜悅,成為尊老愛幼的標志,是維系全村老少情感的象征。
廟終于拆了,和尚們被勒令還俗了,每年分白果的慣例也被當作封建的東西被大隊干部廢除了。白果成熟后,由大隊干部去收,但幾大籮筐白花花的白果收下后就再也不知去向,成了大隊干部貢獻給公社干部的禮品,成了大隊干部家孩子口袋里的零食。有好事者去問,大隊書記眼睛一瞪:白果樹是公家的,白果當然也是公家的,公家的東西分配是由大隊革委會決定的!
后來不論是白果大年還是小年,白果總是收得越來越少,因為只要一掛果,就會有人去偷摘,還有人因偷摘而跌斷手腳。盡管白果樹已長成兩個大人才能合抱的參天大樹了,而每年白果的收獲也就是幾小籃子而已。
到了多事的1976年,老家也鬧了地震。有一天村民們醒來發(fā)現(xiàn)少了一棵白果樹:原來這棵白果樹被鋸下搭了大隊革委會抗震指揮部。之后的好多年里,村上很多人臉上沒了笑……
這一年我上中學(xué)。我不知道被鋸的是雄樹還是雌樹,但我知道剩下的白果樹再也不開花結(jié)果了。
后來我大學(xué)畢業(yè)進城工作,每年回老家總要去看一看那棵孤寂的白果樹,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有了女兒后我也總是給她講白果樹的故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有一天,村上幾個老人忽然來找我,他們憤慨地告訴我,村干部決定賣掉白果樹,要我?guī)退麄冋沂形I(lǐng)導(dǎo)出面制止。
原來,村里干部工資沒著落,而村辦企業(yè)也已賣光,最后想到還剩的集體資產(chǎn),只有這棵白果樹了,便開會決定伐樹出賣。村干部已讓人用電鋸鋸進了五十多公分,聞訊趕來的村民憤怒地砸壞了電鋸,村民與村干部發(fā)生沖突,村干部還叫來鎮(zhèn)派出所民警和聯(lián)防隊員,準備強行伐樹。村民們一合計,每家出一人,組織了五百多人的護樹隊,并組織了去省市的上訪隊……
省市有關(guān)部門尊重民意,白果樹終于得以保留了下來。
現(xiàn)在,每年回老家,我還是帶女兒去白果樹下。記憶中的兩棵并肩相擁的白果樹曾是那么挺拔、那么秀美、那么和諧,如今一棵成了腐朽的樹樁,一棵滿樹傷痕,孤獨地支撐著,那樹干上被電鋸鋸開了的口子是那么巨大那么恐怖,我再也沒有任何情致給女兒講它們的故事了,小女兒總會天真地問我:“爸爸,這么好的樹,干嗎要鋸它?它流血了嗎?它不哭嗎?”
此時此刻,我無言以對;此時此刻,我總是熱淚盈眶。年幼的女兒當然不知道,我的心早已在流血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