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英
一個人可以離開鄉(xiāng)村,卻難以割舍鄉(xiāng)情,既使是在伊拉克,也不例外。特種兵科林特在軍隊駐地,伊拉克中部,開墾了一小塊土地,前不久收獲了350穗甜玉米棒子,請他所在營房的弟兄們嘗嘗鮮,聊解大家對家鄉(xiāng)口味的欲念。
科林特是農(nóng)業(yè)大學畢業(yè)生,他不愿意錯過播種季節(jié),更何況越來越想吃家鄉(xiāng)菜。于是他與遠在美國的朋友湯姆聯(lián)系,讓他從家鄉(xiāng)寄種子來。湯姆是內(nèi)布拉斯加州的良種專業(yè)戶,他根據(jù)伊拉克的農(nóng)作物生長情況向科林特建議,如果有水的話,最理智的選擇就是栽種良種甜玉米。
不幸的是科林特所在的位置是沙漠腹地。9月份該播種的時候,天不下雨。雨季非要等到12月和元月,雨量僅有20-25毫米,而且這還是全年的降雨量。
科林特注意到營房洗澡間流出來的水可以澆他的菜園子。他就和特種兵莫西克開始挖水溝。由于人們總是在晚上沖澡,他倆必須白天提前開溝。夜里打著手電筒把水引到預定的地塊。他們得控制水流,讓寶貴的水流往不同方向。僅有的工具就是兩把鐵鍬,翻地是它,開溝也是它。他們的高科技雙列播種機就是他們自己,拿兩根固定帳篷的鋼釬,先撬兩個土坑再下種子,而且坑與坑之間要保持距離。玉米揚花抽穗的時候,這里氣溫一直是攝氏42度至46度,幸虧灌溉充分,否則烈日高溫會把玉米烤焦。玉米灌漿的時候,雜草長的很兇,他們除草的工具只有鐵鍬。
長勢喜人的莊稼,給干旱枯燥的沙漠增添了一抹綠色,十分引人注目,大家在驚嘆之余少不了要說幾句俏皮話:洗澡水澆出來的玉米能吃嗎,該不會跟肥皂一個味兒吧。
收獲的日子到了,他們把剛掰下的玉米棒子,用水浸濕,然后放到燒烤爐上烤,燒烤爐是用汽油桶改造的,上面有鐵篦子。他們精心翻烤這些玉米棒子,直到把玉米殼都燒光,再把熱玉米棒子放進保溫筒中捂一下,直到熟透。
營房里到處彌漫著烤玉米的香氣和弟兄們的歡聲笑語,能在伊拉克沙漠里吃到鮮玉米,感受一下家鄉(xiāng)的味道,大家都感謝科林特和莫西克。
科林特和莫西克的菜園里不僅有玉米,還有土豆、洋蔥、胡蘿卜、蘿卜、豌豆和萵苣。想在伊拉克沙漠里吃到家鄉(xiāng)味道的新鮮蔬菜,這對美國農(nóng)家小伙子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