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前世的鄉(xiāng)愁

2005-04-29 00:44:03
青年作家 2005年8期
關(guān)鍵詞:屯堡石頭

鐘 碩

我曾翻閱過很多有關(guān)貴州屯堡的書籍和資料。在我的腦海里,“屯堡”,就是一些散布在貴州大山深處的古城堡的代名詞。都二十一世紀了,竟然還存在著“屯堡”這么一回事,真可謂是驚鴻一瞥呵。在這么一個信息發(fā)達的社會里,如今的屯堡,已經(jīng)是一個關(guān)于“老漢人”的熱門話題了。真不知道古老的屯堡究竟是我的一個夢,還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夢。反正我們這些所謂的“新漢人”正走在去造訪“老漢人”的途中……

據(jù)報刊雜志上記載,在那些古老的石頭城堡里,明、清兩代的老民居、古建筑隨處可見,同時還留存著許多性情恬淡、平和的民間藝人、能工巧匠。許多婦女仍然身著從明朝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服裝鳳陽服。當(dāng)然,這僅是學(xué)者們的命名,日常生活中屯堡人管這種傳統(tǒng)服裝叫大袖子衣。男人們呢,依舊還跳著被稱之為戲曲活化石的古老戲種——地戲。地戲又稱軍儺,即軍中的儺戲。

就是這樣一些看起來頗為古舊的老漢人們,操著既不同于貴州本地又異于他鄉(xiāng)的特殊語言,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節(jié)日儀式等統(tǒng)統(tǒng)按自己的老規(guī)矩行事,所以一直以來,許多不知內(nèi)情的人總以為屯堡人是少數(shù)民族。這種說法雖然由來已久,但你若是當(dāng)著屯堡人講,他們就會向你宣布:“不,我們不是少數(shù)民族,我們是漢人,正宗的漢人?!彼麄兩踔?xí)碇睔鈮训馗嬖V你:“我們祖籍應(yīng)天府哩(也有說安徽的),應(yīng)天府知道么?明時的南京就叫應(yīng)天府?!边@就是生活在古老的城堡里的古老的漢人們——六百多年來,他們一直都以固守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傳承為榮。正是這些老漢人們的存在,讓今日的屯堡變成了一個充滿漢民族歷史與文化信息的鮮活的博物館了。

想起來真是不容易,古老的屯堡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的社會變遷而不被外部異化,實在應(yīng)算是一個奇跡。正是這些來自中原的老漢人及其后裔,用當(dāng)?shù)靥赜械氖瘔K、石板,結(jié)合江南的建筑文化傳統(tǒng),加上兵法上據(jù)守險隘之策,在貴州高原上修建起了一座座固若金湯又精雕細刻的石頭城堡,同時也將一段鐵馬金戈的歷史,及其先進的中原文化、手工和科技文明等永恒地定格在了中國貴州這一片邈遠的喀斯特山地上。

我留心了一下車上的指南針,發(fā)現(xiàn)屯堡的一個朋友說過一則很煽情的故事:屯堡人從其始祖進軍貴州的那一刻起,就埋下了總有一天要回歸故里的希冀了。現(xiàn)在的屯堡人,還會在朝北的石頭上擺上一雙鞋子,鞋子用紅繩系著,他們就對著這朝北的希冀頂禮膜拜,意為哪怕鞋子磨穿,回歸故里的心是不會動搖的……幾百年的光陰,以它自己本有的軌跡悄然流逝掉了,在今天,不知屯堡人的這種行為是否已演化成為了一種風(fēng)俗儀軌?或許,它仍舊傾灑著一種刻骨銘心的鄉(xiāng)愁?但愿我的屯堡之行能親眼目睹這一感人的場面。

文獻上一直有“百里屯堡、寨寨各一”之說,也就是指屯堡僅是一個通稱罷了,散落在崇山峻嶺之中的這些古城堡其實是各有其名的,它們無一例外地有著屯、堡、關(guān)、哨、所、寨等軍事意味頗濃的字眼。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屯堡人的天性里卻又有著幾分明時江南的那種俊逸與婉約。比如我們此行的第一站為一個叫做本寨的城堡,這個本寨同附近的七個城堡被屯堡人呼了一個頗為唯美的名號:“云峰八寨”,而且作為云峰八寨之一的本寨自己也素有“高原江南”之譽。

本寨到底是啥樣呢?把高原與江南扯到一塊,我總是有些不以為然的。然而等我們身臨其境后,心中卻大有名副其實之慰。同許多的屯堡寨子一樣,本寨矗立在貴州高原特有的奇峰與怪嶺之間,登高鳥瞰,當(dāng)真有霧里看花,云霄飛車之感。尤為迷人的是,本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整個河渠的流向及動姿果然有種江南水鄉(xiāng)式的溫婉和清麗。河邊不時能看到洗衣淘菜的屯堡婦人,婦人們大都穿著大袖子衣。水上則不時有引吭高歌的放舟的漁人。微風(fēng)掠過,河邊柳枝搖曳,堤上是一望無際的油菜,遠處則是布局精巧的古城堡了。極目眺望,只見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古建筑隱隱約約地佇立在一片綠色的海洋中。游人宛如是親眼目睹到了一幅動態(tài)而和美的水墨丹青。

本寨的這些明清時的古建筑,無論是用作軍事還是民用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無一例外地都透出了一種恬適和寧靜。再看這些純樸的人們,身著明時的服裝,依舊的男耕女織,雕龍畫鳳,興師重教,家家戶戶都會寫對聯(lián),老鄉(xiāng)紳們?nèi)匀欢剂?xí)慣穿著長衫,有的還蓄著一小撮山羊胡子,看他們邁著優(yōu)哉游哉的腳步,一副咬文嚼字的派頭,怕全都是些吟詩作賦的高手呢。是的,本寨的確是這樣一個溫馨而安寧的古城堡。老街巷彈石鋪路,古風(fēng)悠悠,兩側(cè)的房屋格外樸實和清雅,門梁上懸掛著明晃晃的照妖鏡和虎刺,堂屋正中則無一例外是“天地君親師”神龕。老人們閑坐在腰門邊喝茶,談天說地,女人們摘菜或忙針線活,小孩們進進出出,不時快速跨過門檻,自由嬉鬧,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早春明媚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剎那之間,我們真以為是夢游到了一個美麗的江南古鎮(zhèn)。

當(dāng)年征南大軍出發(fā)之日,當(dāng)朝宰相劉伯溫曾即興賦詩一首:“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年以后看,云貴賽江南?!爆F(xiàn)在細想起來,它似乎更像是一種預(yù)言了。為了軍事、農(nóng)耕、生活三不誤,屯堡人駐扎的地方多半都是選擇這種依山傍水,山脈巍峨峻峭,地域隱蔽,易守難攻之處安營扎寨。如今戰(zhàn)火的硝煙早已隨風(fēng)逝去,縱然歲月有無盡的滄桑與沉浮,任何一個經(jīng)歷了風(fēng)雨,又最終和命運達成和解的屯堡人都會發(fā)現(xiàn),和美、幸福與寧靜,才是人類最和諧的生存姿態(tài),最雋永的精神渴慕。是的,世事無常,時間的流逝,只教會了人們更加心平氣和,更加熱愛生命與自然。本寨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與人文風(fēng)情,再次向我們作出了有力的證明。

依山傍水的本寨,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屯堡寨子。有一首古老的民謠是這樣來形容它的:“石頭的路面石頭的墻,石頭的屋頂石頭的房,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石頭,除了用于構(gòu)建碉堡、哨棚和城墻等用于軍事防御功能的建筑以外,還在本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你可能沒想到吧,幾百年前,本寨就有了下水道。這種用石頭雕刻成的下水道,可能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如果僅從外觀看,我們只道屯堡人的建筑僅是一個個以石塊、石板構(gòu)成的堅固無比的石頭城堡,但在內(nèi)部卻有著十分鋪張講究的裝飾。來自江南的木雕和石雕藝術(shù)在這里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屯堡人的小院,滿目都是精雕細刻的圖案,木雕的窗欞門楣上刻著人字格、萬字格、壽字格等各式花紋,連柱腳處、下水道的入口處,也都有著龍、鳳、青蛙、蝴蝶、蝙蝠等各種各樣的圖案。正是在這些細微末節(jié)的地方,你能真切地感到江南水鄉(xiāng)的文化涵養(yǎng)是如此深厚,屯堡人即使到了這所謂的貴州“蠻夷之地”、“貧瘠之鄉(xiāng)”,即使只能用粗糙無比的石頭來打造家園,仍然固執(zhí)地把家鄉(xiāng)那種細膩、婉約、精美的江南文化風(fēng)格鋪排得淋漓盡致……

清亮的小河,凝重古樸的石頭房子,小橋流水,恬淡人家,再加上色調(diào)鮮明的大衣袖服飾。這一切的一切,好像同我們所處的工業(yè)社會毫無瓜葛似的。典型的世外桃源。是呵,誰不愿意把本寨當(dāng)作一幅保存了歲月色彩的老相片留在記憶里呢?云山屯因位于險峻異常的云鷲山之峽谷而得名。這是我們此行的第二站。

在“云峰八寨”中,云山屯與本寨相距不到兩里路。在歷史上本寨一直只是云山屯的一個前哨。從軍事目的的角度看,云山屯為云峰八寨之首,可見其戰(zhàn)略意義舉足輕重。整個寨子依山勢而建,狀如一條昂首擺尾的巨龍。仰望云山屯,方知氣勢磅礴為何物。膽小的人仰望一下它的屯門腿就會發(fā)軟。云山屯整個寨子只有前后屯墻的兩個城門,前屯門用巨石壘砌而成,兩旁的城墻,高7-8米,厚約1.5-2米,屯墻全長1000米左右,上有炮眼和垛口,各處制高點還有眾多的哨棚,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即構(gòu)成了一套系統(tǒng)完善的指揮和作戰(zhàn)體系。

我們好容易依山路爬到門前,發(fā)現(xiàn)四處古樹濃蔭,且兩山夾峙,僅有一條盤山石階路可入,有門洞深數(shù)十米,上有箭樓高聳雄踞,屯門兩側(cè)依據(jù)山巖地勢砌成石墻連接懸崖,各顯要位置分布著十四個哨棚和碉堡。前后屯墻封堵,兩側(cè)陡峭的高山上還建有石頭城墻,并將整個寨子嚴密地圍扎起來。住家、廟宇、戲樓、碉樓等大部分建筑呈階梯式分布于兩側(cè)山腰上,整個寨子布局、道路設(shè)施和院落結(jié)構(gòu)絕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閉性防御體系。第一道是屯門和寨門,其作用是阻敵于山寨之外。第二道是若干個單體建筑共同擁有一條巷道,若干巷道與主街連通,一旦敵人攻破寨門,突入寨內(nèi),亦難有退路和藏身之地,很快就會被隱藏于不同巷道中的自衛(wèi)力量給予毀滅性打擊。第三道是那些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因為這種建筑均僅有一個進出口,如果敵寇入得其內(nèi),只要把住大門,保管叫他立刻成為甕中之鱉。

同別的屯堡寨子一樣,云山屯的內(nèi)部建筑,幾乎都是這種封閉式的燕窩式建筑,即若干個小三合院、四合院共用一條通道,連為一體,極具防御功能,而所謂城堡式的建筑則是在這種燕窩式的基礎(chǔ)上,將院落加大加寬,同時安置兩重朝門,雙門內(nèi)又設(shè)置一個專事守衛(wèi)的小屋,外重朝門則呈外寬內(nèi)窄的“凹”字形,清末以后,在凹壁上則多留著交叉火力的槍眼。朝門的頂部還有可以觀察外面動靜的“望樓”。槍眼的形狀很多,有一字形、十字形,還有梅花形等等。

地處半山腰上的云山屯,其風(fēng)光與本寨較有不同,四處古樹密密,時有陰濕的涼風(fēng)嗖嗖撲面,路邊多有陡峭突兀的怪峰,不時還有面目猙獰的奇石,似乎比本寨多了些野氣和鬼魅。行人只覺得頭上滿是參天古樹,腳下一直是石板砌成的林蔭小道,雖每走一步就有一景,但感覺除了仰望還是仰望,不似在本寨那么視野開闊。

我們剛興致勃勃地爬到古城墻邊,就遇見了一個背著草藥箱的游醫(yī)。該游醫(yī)腳步不緊不慢,身著一襲傳統(tǒng)的青色對襟衫,一看就是民間自織的那種土布。我總感覺這種視野有點像舊式電影里的某個場景。瞥見了我們后游醫(yī)便放慢了腳步,并沖著我們友善地笑了一下。我們趕緊上前同他搭腔,方知這位游醫(yī)姓胡。或許是彼此還不大辨聽得清楚對方的口音,我們叫他胡醫(yī)生他好像不大適應(yīng)。我率先改口稱他為胡先生時,他竟大方地“哎”了一聲。我頓時也松了一口氣。

幾乎沒等我們怎么費神,胡先生便主動打開了話匣子,說什么自己終年背著藥箱四處行醫(yī),手里有幾個偏方靈得很,是祖上傳下來的,不過從沒想過要以此發(fā)財,只要能混口飯吃就行,一個人多行善積德夜里睡覺才會踏實……看看,又是一個熱情而質(zhì)樸的屯堡人,也不問我們到底是干什么的。待我們說明來意后,胡先生頓時顯得非常高興,主動帶著我們走家串戶不說,還動情地為我們唱了幾首屯堡的山歌??上覀儗ν捅ぴ挷粔蚴欤柙~一句也聽不完整。但我們?nèi)耘f興致勃勃地聽著。出門在外,遇著熱心人心里總是暖乎乎的。同是漢人,屯堡人真的好像要純樸得多,不僅不擅做作,待人接物也不大起什么疑心和防范。我們幾乎感覺遇到的不是一個醫(yī)生,倒像是一個很敬業(yè)但又無甚章法的導(dǎo)游。

聽胡先生介紹,唱山歌是屯堡男女青年交流的好手段,屯堡人雖然祖籍江南,但畢竟已是大山的兒子,骨子也有著些山里人的豁達,其嬉笑怒罵皆可成歌,從來都是即興演唱,或高昂奔放或纏綿幽怨,反正都是屯堡人內(nèi)心情懷的真實流露。屯堡山歌的變化極多,內(nèi)容一變,句式也跟著變,句式變了,腔調(diào)也得跟著變。除了四言八句的套路歌以外,還有什么飄帶歌、滾帶歌、盤歌、排歌、飛歌和很有意思的結(jié)巴哥?!班类?,我們屯堡人天性活潑,就要唱這種自由自在的歌,無拘無束人才會舒暢呢。”胡先生如是說。

正是這條被譽為“明朝一條街”的老街巷,把整個散布在山坳里的房屋串在了一起。講起云山屯昔日的輝煌,胡先生可謂如數(shù)家珍。據(jù)他說,明代貴州境內(nèi)的驛道已有幾百里,從省會貴陽到安順的驛道恰好穿云山屯內(nèi)而過。所以在當(dāng)年,各地商販紛紛云集此地,云山屯因此成為驛道上難得的商賈聚匯之地,鼎盛時住戶有好幾萬人哪。這街巷兩側(cè)有高臺戲樓、文廟、財神爺廟、祠堂以及老字號“德生昌”中藥鋪等。寨內(nèi)的許多建筑至今都還保留著豪華的垂花門、雕花隔扇門,甚至連下水道的入水口都有精致的雕刻。只是由于后來公路繞道而行,云山屯才漸漸衰落了下來,到現(xiàn)在則只有百十來戶住家戶了。

雖然我們已經(jīng)無法想象,云山屯曾經(jīng)還是屯堡的商業(yè)、文化中心,但聽完胡先生的侃侃而談后,覺得這些早已破損敗落的老街景,居然又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了些當(dāng)年戲樓、祠堂、藥鋪、賭場和煙館的紅火風(fēng)采了。當(dāng)然,這僅僅是一剎那的游思一閃而過。因為無論我們怎樣想象,畢竟逝者如斯,歷史的車輪已無情駛過了許多年月,如今,這里除了供游人們憑吊歷史外,至多還可以算作是一個天然的、得來全然不費功夫的電影攝影棚?!鞍Γ朗聼o常嘛,有輝煌就有衰落。世間上的事情哪能不生變化?”胡先生也感慨不已。我們幾個都不置一詞,繼續(xù)跟著胡先生沿著石階向高處走去,聽?wèi){幾抹霧靄從身邊飄然而過。是呵,事物哪能不生變化呢?屯堡話中的這個“生”字用得實在太貼切了,說明了自然與歷史最本然的一種客觀動姿。

都說奇山藏古剎,此話不假。挺拔的云鷲峰非常醒目,云鷲寺就屹立在其山巔上,遠遠看上去,果然有種超然于世外的感覺。聆聽著古剎的鐘聲,雙腳踩在石階的青苔上,頭頂幾朵閑云,行人的思緒會飛得老遠,不經(jīng)意間,心中便滋生出一種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悵意。古老的鐘聲,依舊在風(fēng)中回蕩著,就像在吟誦一首悲壯而蒼涼的史詩。一抹殘陽緩緩地瀉了下來,我相信所有的游人都會明白一個事實,幾番刀光劍影、血雨腥風(fēng),以及當(dāng)年征服者們的光輝和榮耀,早已隨風(fēng)飄散……時間,終歸會讓我們找回內(nèi)心的寧靜和溫馨。

夕陽下,古樹掩映的云鷲寺真有種說不出的清虛和超拔。

站在云鷲寺寺門欄桿處放目遠眺,西面蒼山如海,東面良田萬頃,讓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整個寺廟由三部分組成,最早的是建于500多年前的大佛殿,清康熙年間增修玉皇閣和關(guān)圣廟,民國初年又再建化紙塔。靈鷲寺只有三個出家人,但長年香火不斷?;蛟S是受了幾個屯堡人的影響,我們也各在大殿虔誠地?zé)巳南?,敬了神和佛。胡醫(yī)生見了,竟像個小孩般地咧嘴笑了。

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一直都存在著這種佛道并存的現(xiàn)象,而且這種兼容并蓄的奇特的人文景觀在屯堡極為普遍。真可謂是各念各的經(jīng),各信各的神,萬法圓融是也。其間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是與非,放眼天下,也只有勤勤懇懇過日子的人,對生命懷著真正眷顧之心的溫良之輩,才會如此地恭敬他們心中的每一個神靈……

也許,真正讓游人們感興趣的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為什么還會保存著這樣一些古老的、風(fēng)景如畫的村落?屯堡人為什么會如此固執(zhí)地選擇這樣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存狀態(tài)和價值取向?

大概,現(xiàn)代人早已是處于這種兩難境地了,既依賴于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文明,但精神取向上又是極端向往田園式生活的……是的,這大概就是風(fēng)景如畫的屯堡為什么這樣吸引著這個世界的根本原因了。

猜你喜歡
屯堡石頭
屯堡印象
屯堡花傘
路上的石頭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5:54
別小瞧了石頭
石頭里的魚
安順屯堡地戲
屯堡人的春節(jié)
屯堡遺風(fēng)
屯堡民居
移不走的石頭
乌鲁木齐县| 延安市| 甘德县| 永济市| 屯留县| 天柱县| 惠东县| 微博| 桂东县| 壤塘县| 扎兰屯市| 临澧县| 日喀则市| 辽阳市| 嘉鱼县| 清原| 云梦县| 普宁市| 安塞县| 观塘区| 墨玉县| 嘉荫县| 淮南市| 商水县| 宁化县| 和平区| 田林县| 勃利县| 札达县| 石阡县| 淅川县| 大宁县| 富宁县| 多伦县| 潼南县| 清河县| 枣阳市| 蒙自县| 达孜县| 青铜峡市|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