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 澤
體制改革與文化創(chuàng)新結合時,票房給予了豐厚的回報。
站在2004年末這樣的節(jié)點上,春秋永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仞總結到:“這一年,SARS后遺癥釋放殆盡,WTO影響力愈發(fā)顯現(xiàn)。雖有能源緊張、通貨膨脹的壓力,但中國的經濟大勢依然向好。人們消費能力的堅挺,以及對文娛、休閑產品的旺盛需求,使得演出市場依然鶯歌燕舞,花團錦簇。同時在2008年北京奧運概念的引導之下,商業(yè)體育市場也開始放量增長?!?/p>
票房說話
2004年的演出市場,似乎很好地闡解了究竟什么才是文化市場的內涵:文化市場是創(chuàng)意市場。
根據國家發(fā)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齊勇鋒的介紹,今年在全國范圍內比較有特色的演出很多,它們大多填補了市場的盲點。
像旅游和演出結合的比較成功的有桂林的《印象.劉三姐》,集漓江山水、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之大成,打造出中國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雖然票價最低188元,但依然吸引得觀眾趨之若騖。
還有云南的旅游歌舞晚會《麗水金沙》,運用市場手段進行產業(yè)鏈的開發(fā)與整合,促進演出與旅游的完美結合。
而反觀2004年北京的演出市場,同樣讓人們感受到了創(chuàng)意空間的無限爆發(fā)力。楊麗萍的《云南印象》,林兆華的《廁所》,還有何炅、于娜、謝娜領銜的搞笑話劇《麻花》,都豈是一個“火”字了得。
而相形之下,演出公司花費重金引進的海外演出或者是歐美大腕卻遜色許多。而港臺歌手演唱會經過多年的經營,已到強弩之末了,也只有王菲、蔡琴這樣的實力唱將才能保持票房的較高水平。
開放多年的中國演出市場,已經不能簡單地依靠國際概念來嬴取票房的認可。畢竟在某種程度上,票房收入決定著演出市場的成與敗。
改制創(chuàng)造出《迷宮》
2004這一年,由于文化單位事業(yè)的改革,反而給市場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北京兒藝改制為股份公司之后,一躍成為北京演出市場的“大鱷”。開院大戲《迷宮》投資400多萬,豪華創(chuàng)作班子創(chuàng)造了兒童劇的新歷史。
《迷宮》第三輪票房收入150萬元,后產品銷售額達10萬元?!睹詫m》風靡京城整整3個月,從5月29日首演以來掀起了三次觀看熱潮,3輪共演出47場,總票房達到540萬元,后產品銷售近40萬元,受歡迎程度達到了一部兒童劇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今年年初,原北京兒童藝術劇團改制為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由北京青年報社控股,另4家公司共同參股,這是中國第一例從事業(yè)單位改為股份制公司的試點單位?!睹詫m》是北京兒藝在改制后的首部大戲。
中國社科院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說:“《迷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北京兒藝一步到位的改制成功。由于北青報的控股,使演出最重要的推廣宣傳有了強勢媒體的支持,而兒藝演出班底的實力也是業(yè)界極具競爭力的。”
當體制改革與文化創(chuàng)新結合時,票房給予了豐厚的回報。評論者認為,《迷宮》為兒童劇帶來了新的創(chuàng)作理念,突破了舊有的傳統(tǒng)模式。同時也說明了兒童劇乃至話劇舞臺應當擁有更為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和市場潛力。
從產業(yè)鏈來看票務經營
以獨到的眼光買斷《迷宮》首演票房的北京春秋永樂也是嬴家之一。《迷宮》不僅給永樂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同時使永樂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躍升為行業(yè)前列。
永樂的總經理王仞和楊波向《中國經濟周刊》講述了買斷內幕。
王仞說,在兒藝剛剛推出《迷宮》時,不僅兒藝對市場沒有把握,就是很多票務公司也不看好兒童劇的市場前景。永樂花費了大半月的時間,全面考察了項目的背景情況,然后通過客戶數據庫的分析及廣泛的市場調查,最終以150萬的代價買斷首場演出的票房。
目前的北京票務公司大體上有三種操作模式:一是買斷代理,二是合作代理,三是平臺代理。前兩種代理模式中,票務公司都實際參與了項目經營活動。永樂認為,從理論上說,票務公司是不應該參與項目經營的,但是由于中國票務市場的一些特定原因,票務公司單純以10%的票務代理費贏利空間太小,不利于發(fā)展。所以只要是看中的項目,永樂會以產業(yè)鏈中的專業(yè)的一環(huán)參與項目經營,另外還做一些其他的業(yè)務延伸渠道以及一些相關產品的經營。
開放帶來票務市場的繁榮
文化部于2002年修訂了《營業(yè)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大幅度調整了演出市場準入政策,取消了演出單位主體資格的所有制限制,全面對內資開放,只要符合規(guī)定的單位或個人,均可依法投資興辦演出單位,舉辦演出活動。所有制和行業(yè)壁壘的破除,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民營資本涌入演出市場,使之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改變了國家辦演出的格局。這種全面對內開放的政策,促使演出單位從生產到經營,進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全面革新。
在演出市場的帶動下,票務代理成了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新興行業(yè)。在1999年全國第一家票務公司中文票務之后,又出現(xiàn)了中演票務、春秋永樂等多家票務公司。目前,知名于北京市場的專營和兼營票務公司達20多家。
北京市文化局公布的文化市場統(tǒng)計數據表明,2003年(有非典因素影響),北京的演出票房收入為2億元。而根據永樂票務公司總經理楊波估計,今年至少會翻倍,并且以30%的趨勢在上升。另外,北京面臨著非常好的發(fā)展前景,2008年的奧運會估計總票房不會少于20個億,2010年的世博會,它的票房要遠遠超過2008年的奧運會。所以楊波相信票務市場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發(fā)展空間。
外資意欲合作進入
目前看好票務市場的人很多,幾乎所有的演出公司都在發(fā)展自己的票務部門,國外票務公司也都計劃在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楊波說,目前已經進入中國的國外票務公司有美國獨資的愛瑪公司,中韓合資的網聯(lián)票務。他估計,想進入票務領域的包括國內、國外的決不少于10家,大家都在觀望中國市場的這種動態(tài),適時的選擇目標。
目前愛瑪現(xiàn)在還沒有進行經營活動。永樂說,他想找一個在中國落地的最佳合作伙伴,而永樂也有意找一個有資金和在行業(yè)內有資源的合作伙伴來共同打造文化市場。
對于國外資本所帶來的沖擊,永樂的看法比較樂觀和辨證。不了解中國的市場運作模式、中國的消費者,再加上沒有本土化的專業(yè)人才,那么“強龍”也難壓“地頭蛇”?!霸僬f老外來也給我們帶來機會,所以威脅和機遇各占一半。永樂票務也非常希望借助這種外來的力量來打造中國票務市場的品牌。像2008年的奧運會僅靠我們現(xiàn)在的技術和資金條件不可能把票務做到很好,所以我們有必要借助一些外來的力量?!睂ξ磥淼那熬埃瑮畈ǚ浅酚^。
(本次特別報道獲得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