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磊
平生的一大憾痛是許多我所激賞的書都已不立在我的書架上了。因為激賞所以向友好力薦,朋友信服了我的推薦就順口求借,東借西借書就不知所終了。有時我想這也算是法布施吧,而且失落愛物也破執(zhí)破癡,不失為一種善緣。但終于還是放不下,心中耿耿。書架上沒有了這些書就顯得荒涼。失落的書中有兩本對聯(lián),一是吳恭亨的《對聯(lián)話》,一是王闿運的《湘綺樓聯(lián)語》。文言作成的《對聯(lián)話》述錄了很多佳聯(lián),其中有徐錫麟祠一聯(lián)云:登百尺樓,看大好河山,天若有情,應識四方多猛士;留一抔土,爭光輝日月,人誰不死,獨將千古讓先生。至今想念,仍然憶起我當年慷慨誦之的少年情志?!断婢_樓聯(lián)語》我讀大學時偶得于路燈下的書攤,線裝雕版,線有些松開。因為丟得早,如今只記得一句上聯(lián)了,叫“雪夜閉門燒馉饳”。馉饳是一種小兒吃食,將油面摻上芝麻搓成面棍,埋在炭火灰中燒熟,吃起來燙牙,皮脆里軟,很香甜。我當時想王闿運這種狂徒卻也有這樣的童心,不禁莞爾。
我喜歡對聯(lián)是因為它用字每有出人意料的巧妙,很顯現(xiàn)漢語的豐富性甚至神秘性,且上下對照得意韻悠長,念起來有著有落,不忍釋口。哪怕是很平常的話對到一起也會一下子生出火花,鮮亮起來,真是神奇。前天逛隆福寺中國書店,見一個顧客正把一冊《楹聯(lián)墨跡大觀》放回架上,口中抱怨店員不打折。我看書名既是楹聯(lián)又是墨跡,就一把接了過來。是中國書店1984年據(jù)上海中華書局1928年版的精裝影印本,41個印張定價30元,這老價錢店家不給你翻倍就算是大意了,還能指望他打折嗎?立刻買下,不容那顧客和書店變卦?;丶议_讀,見都是清代文人酬贈與自勉的對聯(lián),其中多有言讀書之志趣者,大獲我心。燈下揣摩對聯(lián)想古人讀書的情懷與情景,不覺夜深。
首先入人眼的當然是那些深得讀書之趣的句子?!盎ㄆw紅留墨沼;竹蔭搖綠上書簽。”“舊書細讀猶多味;佳客能來不費招?!边@些都使我頗有會心。鮮花的花片飛落到硯池之中該有怎樣的艷麗呢,會擾亂讀書的心緒嗎?會使書邊的眉批多些旖旎嗎?讀舊書不期然而得味與老朋友不速而至有一種美好的呼應嗎?是人生一種恰巧湊泊成的機緣嗎?是不亦快哉呢還是不亦說乎?是不亦說乎呢還是不亦樂乎?它們是可以兼得的嗎?兼得好書與好友、在讀好書時恰逢好友,因為太奢侈了所以才為人向往不已?!暗煤糜褋砣鐚υ?;有奇書讀勝看花”,“揀茶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書”,獨學無友有什么意思,要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才得饜足,才會談笑深時風雨來,才覺得不枉此生。不過有時候人又是需要獨處的,有些書又是需要靜讀的,所以陳掌文才說“清晝無人自檢書”,趙學轍才說“松桂清萌靜讀書”。
趙學轍的全聯(lián)是“山川佳色澄懸鏡;松佳清蔭靜讀書”,這對聯(lián)所指示的另一種誘惑是就著山色在野外讀書。野外的風吹來會消除伏案勞形的疲乏,滿山的景色借入書中更能添些情懷與智慧。而閉戶讀書則又是一番境界,使讀書成了一種不為外人所見的私人隱秘,使求知悟道有了一些偷竊的暗喜。左宗棠為“當官持廉且不煩”作成上聯(lián)曰“閉戶讀書真得計”,歡欣之情溢于言表,看起來是真高興而不是假高興,這高興我們在百年之下仍可以分享。
讀書是一種清福,這境界被吳廷康說得直白:“讀書身健即為福,種樹花開亦是緣?!边@種清福甚至與艷福庶幾近之,董念棻的“烈士肝腸名士酒;美人顏色古人書”雖似朽腐卻也不無生氣。不過,一味將讀書當作嗜好、當作性情之遣也容易墮為輕薄,回過頭我們再讀倉虎臣“世間惟有讀書好;天下無如吃飯難”一聯(lián)就會覺出些煙火氣,增加點常識感,對更廣大的真實世界多些同情。但同情歸同情,像這種庸人感慨畢竟當不得懷抱,真正能去除書生輕薄的還是儒家的英雄主義?!帮L云三尺劍;花鳥一床書”有些做作。而趙懷玉的“相期在千載事;要須讀五車書”才大有沉郁,堪稱壯哉。
讀書何處
我一直有一個念頭,就是到廟里去讀書。當然不是像賈雨村在葫蘆廟那樣讀書應考,也不是像張生在普救寺那樣應考兼談情,而是心無旁鶩卻身有閑暇地自由閱讀,廟不要在街市而要在山上以得清靜,但山也不要太深以免清寂,最好是有半日的石階路與小鎮(zhèn)的人煙相通。松蔭下書頁上有斑駁的日影,掩卷漫步時可踏踩初青的野草,永夜永晝因為盡興覽讀的快活而變得忽焉來去,賞文悟道的素心恰合于簞食瓢飲的簡樸之樂。與僧為鄰使出家獻身的神圣情懷油然而生,頗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壯心。有一年我去遼寧的千山,無意中踅進一所寺院,看介紹說當?shù)匾粋€大學問家曾假僧寮在此讀書數(shù)年,使我羨慕不已,流連不舍,四處踏看想追尋當年的情景。不過這個人后來中了狀元,有些不足觀了。
少年時還想往一處讀書的地方,就是監(jiān)獄。那是受了革命教育的結(jié)果。列寧在監(jiān)獄里就苦讀不輟。革命者都是求真理的人,不會被囚禁摧毀鋼鐵般的意志,倒會把囚禁當成靜讀深思的機會。鐵窗鏗鏗,鎖鏈鏘鏘,都不過給讀書添些風味。陳獨秀說要出了書房進監(jiān)獄、出了監(jiān)獄進書房,他其實是把監(jiān)獄當書房的,他根本沒有把國民黨的監(jiān)獄當回事兒。意大利共產(chǎn)黨領袖葛蘭西在獄中并沒有如墨索里尼所詛咒的那樣停止思考,他以羸弱之軀于書邊紙頭寫下的《獄中札記》如獅子吼,使全世界的馬克思主義者至今自豪不已。這是怎樣的受難和承擔,是怎樣的滿足、怎樣的光榮啊。
我生也晚,廟里與獄里讀書的時代都無緣得逢,倒是在學院里找到一席之地。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對自己的教職慶幸不置,說能夠如愿讀書而又有人付錢,到哪里去找這樣的好事。好事固然是好事,但教職所要求的讀書未必盡如人愿,課程安排與課題計劃往往奪去了你讀書的自主,你只能隨緣湊泊得些閱讀樂趣。隨著學院工業(yè)化與企業(yè)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它越發(fā)不像是讀書人的樂土了,教師日益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而不是冷鍋上的螞蟻(借用毛主席的比喻),到哪里去尋找古人所謂江村老屋的靜定與雪夜閉門的竊喜呢。這也沒有辦法,讀書人以書自娛只好如徐渭的對聯(lián)所寫,“樂難頓斷、得樂處零碎樂些”了。
不過學院倒是有一個意外的好處:它可能提供給你一間辦公室。幾年前我熬到了一間辦公室,是陽面,還新粉刷過,很叫人欣喜。教師的公事總涉讀書,辦起來還是比較順心的。不要輕看了到辦公室看書這件小事,它與整日家讀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環(huán)境的變換每天都能帶來新鮮感,且離開了柴米油鹽的日常居處,使讀書超脫了庸瑣的惱擾。我從家里到辦公室需步行二十分鐘,可以留心到路邊草木的變化,可以碰見賣菜的老農(nóng)、帶小孩學走路的老太太與在院門口閑扯等活的民工,大有生意。有點可笑的是,離家到辦公室去使我有幾分小時候按時按晌下地干活的親切感,飽讀一天回家時有從田里滿負而歸的充實??上Ш镁安婚L,不久單位辦公室調(diào)整,我的那間調(diào)給了后勤的伙食處,我被擠到了樓梢處窗戶朝東的小間。窗外有高槐樹,茂枝直過三樓,使屋內(nèi)有陰沉的林暗。早晨那一會兒的陽光只有薄薄的幾縷能灑到桌上,是那種蒼白的淡黃,照不亮曬不暖。此屋讀書我深得過春還披棉、過午即開燈的奇趣。本想應此情景取號“晦齋”,因有照抄唐弢先生“晦庵”之嫌,遂罷。于此不免胸有憤懣,身有憤發(fā),兩年間早至晚歸地狠讀,將滿架滿屋的書挨本讀過,心情才逐漸開朗起來。后來本專業(yè)有老人退休,才又移得南窗,搬離時已經(jīng)有些留戀了。
再好的辦公室也有壞處,就是電話總響。不過與電話搏斗已是讀書人另一種現(xiàn)代遭際了,容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