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75歲的鄧小平率領(lǐng)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政府代表團正式訪問美國。這位將直接影響新時期中國歷史進程的總設(shè)計師,對美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事業(yè)及美國人民的實干、創(chuàng)新精神印象極深。與此同時,中國的新聞傳播媒介對美國做了廣泛報道,除各大報紙每天都在頭版顯要位置及時報道有關(guān)消息外,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nèi),各地電視節(jié)目把陌生的美國展現(xiàn)于中國人面前,活生生的事實與過去的硬性宣傳大相徑庭,轉(zhuǎn)眼之間,“北京的廣播和電視為美國塑造了一個閃閃發(fā)光的永遠帶著微笑的形象”。
率先走出國門的人們,捷足先登,把對新大陸的觀察與感受傾吐給同胞。那“富饒的土地,美麗的風(fēng)景,進步的科技,發(fā)達的工業(yè)和豐產(chǎn)的農(nóng)業(yè)”,給一位中國外交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一個記者試圖回答美國人常常問他的“你對美國初步印象如何?哪些事情使你感到新鮮或意外?”時說,“一下飛機第一個印象是生活脈搏的緊張,處處感到速度的壓力。汽車跑得快,人們走路快,新聞報道快,廣播員說話快……人們總是處在一種緊張狀態(tài)之中,好像有許多急事要辦,又像是什么都來不及了?!瓫]有速度就混不下去?!薄摆s快!趕快!”這就是美國社會的口令。不看不知道,不比不知道。馮亦代先生感嘆說,“從北京經(jīng)香港到紐約,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美國人的走路是沖,香港人的走路是追,我們走起路來卻是遲遲疑疑地踱方步”,由小見大,“我心里有些隱痛,我們在文明的路上,走得太慢太慢了。別人已經(jīng)走到超工業(yè)社會,而我們還在歷史遺留給我們的陰影里踱著方步!”美國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使人痛感時間觀念的極端重要性:時間僅僅是金錢嗎?不,遠不止此,它還是道德、教養(yǎng)、品格、尊嚴、社會責(zé)任,甚至還是一種社會生命。美國人的樂觀、開朗、坦率、熱情、講求實際、富于進取精神等,“很值得像我們這樣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古老的民族學(xué)習(xí)。特別因為我們正在開拓人類歷史上的新大陸,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非常需要有不怕冒險犯難、積極進取、敢于研究新問題、開創(chuàng)新局面、而又講求實際的精神”。
在自行車王國過慣了的人,突然接觸到現(xiàn)代化的汽車文明,同樣是耳目一新、眼花繚亂。在美國,乘汽車奔馳在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上,兩眼只見一排排車輛來往如梭,兩耳但聞汽車風(fēng)馳電掣之聲。華燈已上的夜晚,往來不息的汽車,帶著一串串紅光、一串串白光,“好似兩條燈龍,在墨黑的夜空中飛舞”,在五彩繽紛、萬家燈火的遼闊地面上構(gòu)成了一種奇妙的情景:雖有車,車不亂,雖有燈,燈不亂。車在車的海里、燈的海里,“在閃爍的星海里穿來穿去”,一位作家寫道,“我落入到一個從未到過、也不能想像的現(xiàn)代化繁華城市”。沒錯,“如果從飛機上俯瞰美國大地,千千萬萬的汽車奔馳在密如蛛網(wǎng)的公路線上,豈不真是一個偌大的國家裝上了輪子在無休止地蠕動!”正是從這“四個輪子”上,人們聽到了令人心醉神迷、撲朔迷離的美國“都市交響樂”,觸摸到了“美國的動脈!十分有力地搏動著的永不停息的大動脈”!
一切都是全新的感覺。由此而帶來的是對美國的重新思考、重新認識?!胺穸ㄒ磺小边@把尺子看來是非扔不可了?!叭绻嘈拧铝烈彩峭鈬膱A,固然是洋迷得可鄙,但對人家通往月球的先進的航天工業(yè),也來個‘不承認主義,那就未免‘阿Q得可笑?!北仨毐犻_眼睛,也必須摘掉有色眼鏡。令人深思的是,美國人“認真地把我們嫦娥奔月的神話變成事實,而且不像我們那樣忍心讓嫦娥一去不返,一輩子在廣寒宮里過著寂寞的生活,他們把人送上月球之后,還要接回到地球上來”。對這種“斗智的世界”,怎能“不承認”呢?一位經(jīng)濟學(xué)家重訪美國之后說,“30年來看慣了中國模式、走過兩次‘之字形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有機會看個把月美國模式,依然是世界一霸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我感到對照鮮明。”
在重新認識之初,自然亦不免浮光掠影之嫌,但其重要性在于,歷史畢竟又揭開了新的一頁。
在失衡的心理天平逐漸擺平之后,中國人終于發(fā)現(xiàn),美國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家”,它“既不是個天堂,也不是個地獄,而是一個在許多方面獨具一格的國度,值得我們?nèi)チ私猓ヌ剿鳌薄?/p>
摘自楊玉圣著:《中國人的美國觀———一個歷史的考察》,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版。正文有刪節(jié),標題為本刊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