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曉蘭
初為人師時曾讀過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但看完后只記住一些故事情節(jié),沒有太深的印象。最近因為講授選自《愛的教育》中的《小抄寫員》一課,我再次拿起這本書,一邊讀,一邊感到震撼。
書中有這樣一個很小的片段:新學期“我”去上學,在學校門口碰見去年教“我”的老師,她對“我”說:“喂,安利柯,以后我們就不在一起了!”走到一樓休息室的門口,另外一位以前的老師叉跟“我”打招呼:“安利柯!今年你到二樓去了。以后,我再也看不到你從這里走過了!”說完,她很難過地看著“我”的臉。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被師生之間真誠的依戀所感動。這里的師生關系是那么平等,老師們是那么熱愛學生!
同時我也感到了內疚。同樣是小學老師,我經常步履匆匆地穿行在學生中,從來沒有想到要主動與學生打招呼,甚至對學生的問候也愛理不理。記得有一個雨天,因為快要上課了,我匆匆忙忙地向教室奔去。身邊傳來一個低年級學生親熱的問候:“全老師好!”與平時一樣,我輕輕地點了點頭,面無表情地說了聲:“你好”,就匆匆走過。學生以為我沒聽到,跑了兩步追過來,因下雨路滑,她“撲通”一聲摔倒在地。我這才連忙回過頭來,扶起倒在地上的孩子。她卻有點難為情地又叫了一聲:“壘老師好!”看著一身泥水的學生,我羞愧極了。多么純真可愛的學生啊,對她來說,和老師打一聲招呼竟那么重要!
我曾經抱怨自己的學生過于拘謹,不夠自信,也不懂尊重師長??墒?,和《愛的教育》中那些19世紀的意大利老師相比,我感到汗顏!我從未想到,該怎樣尊重學生?又該怎樣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也許,尊重與平等的教育,應該從主動跟學生打招呼開始。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注意教育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