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平
處在更年期的母親,看見“半成品”的孩子,肯定恨鐵不成鋼,尤其是父母投入了大量心血并寄予了很高期望的時候,則非常希望孩子能夠聽話,心領神會他們的意思,并按照去做,否則就心里不愉快,并要表達出來。一個要管,一個不愿意讓管,矛盾就產生了……
最近一位43歲的離異女性來訪,她流著眼淚泣不成聲地訴說那天下班回家,看見15歲的兒子不學習,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而且看得津津有味,咧著大嘴嘿嘿笑。見此情景,從不發(fā)火的她,一股無名怒火竄了上來:大人一天到晚緊張得要死,你卻沒事一樣。兒子不服氣,頂嘴狡辯。母親更火了,讓孩子滾出去,孩子根本不怕,一甩門就走了。最后還是母親到同學家把兒子“請”回來的。孩子回來后,母親說什么兒子都不聽,有意和母親對著干。母親非常頭疼,搞不清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其實,誰的問題都不是,是更年期遭遇了青春期。
孩子的青春期一般在12~18歲,女孩通常比男孩早出現(xiàn)一到兩年。這一時期,正好是許多母親的更年期。更年期和青春期都是人生心理、生理變化最突出的時期,如果一家人既有更年期,又有青春期,那么彼此雙方稍不注意,就極可能引發(fā)沖突。更年期和青春期之所以不能和平相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管與被管的矛盾。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最突出的心理特點就是自我意識明顯形成,有了“長大成人”、“我就是我”的感覺。他們已經有了大人的“外殼”,開始討厭父母對自己指手畫腳、吆五呵六。這就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青春期的逆反主要表現(xiàn)在“自我獨立”,他們可以為一件小事就表現(xiàn)出極大的對抗。這些逆反行為表達了某些含義,如:我長大了,你們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對待我了;我有權決定自己該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我不依靠你們,一樣能夠生存;你們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等等。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青春期少年其他相應的心理發(fā)展卻相對滯后,例如看問題的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所以有人形容他們是“半成品”。處在更年期的母親,看見“半成品”的孩子,肯定恨鐵不成鋼,尤其是父母投入了大量心血并寄予了很高期望的時候,則非常希望孩子能夠聽話,心領神會他們的意思,并按照去做,否則就心里不愉快,并要表達出來。一個要管,一個不愿意讓管,矛盾就產生了。
第二,情緒不穩(wěn)定、控制力差碰到了一起。由于青春期時期的心理、生理發(fā)展不協(xié)調,孩子常常會表現(xiàn)出無名的煩惱、焦慮,抗挫折能力差,易抑郁,易失望,易發(fā)怒,易攻擊,做事帶有明顯的沖動性。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們對12歲左右青少年(青春期的開始年齡)進行的實驗證明,這一時期的孩子在感知、情緒等方面作出的錯誤判斷最多。大約7年之后,也就是基本完成生理發(fā)育的時候,他們才能比較準確地判斷感情。所以,這完全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
更年期的婦女由于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不但導致一些軀體功能的變化,更帶來一些情緒的改變。此時她們變得敏感、多疑、焦慮、煩惱、憂郁、好爭吵、總有無名怒火及易激惹等,并且控制力很差。有這樣情緒特征的兩個人碰到一起,肯定是“戰(zhàn)事不斷”。
第三,兩方面認識不一致。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的看法也發(fā)生了許多微妙的變化,我們可以用一個直角坐標系說明,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程度。那么,就可以用三條線表示子女對父母的看法。第一條線是子女看父母的缺點,這條線呈S形,即子女小時候不認為父母有多少缺點,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發(fā)現(xiàn)”父母身上的缺點越來越多,青春期時處在很高的位置。第二條線是佩服父母的,這條線呈倒S形,即子女小時候非常佩服自己的父母,但隨著一天天長大,他們佩服父母的心理慢慢被佩服自己的心理取代,到了青春期,佩服這條線到了最低點。第三條線是尊重線,這條線呈V形。即子女小時候很尊敬父母,進入青春期則到了最低谷,在溺愛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尤其突出,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又慢慢增加起來。青春期的孩子認為父母有很多缺點、毛病,不再佩服父母,也極不尊重父母。而這時的父母卻認為孩子大了,懂事多了,應該更聽話,否則父母則感到難以理解。由于彼此看法不一,導致“沖突”也就是必然的了。
再有就是自閉性或封閉性。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天地、隱私和思維,回家就把門一關,獨自呆在自己的房子里,不愿意和家長交談,認為很多問題家長不但不理解,還會引來埋怨、訓斥和嘮叨。封閉的結果是家長苦惱,孩子也苦惱。
當更年期遇到青春期,更年期更應該注意。因為更年期是衰老的信號,是軀體走下坡路的開始,經過藥物、自身調節(jié)和心理治療是有作用的。青春期是成長過程的煩惱,只要我們注意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特征,采用平等、尊重、民主等恰當?shù)慕逃椒?,肯定能讓孩子安全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