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生殖崇拜:早期人類精神文化的核心

2004-04-29 00:44:03王炳華
尋根 2004年4期
關鍵詞:立木墓地小河

王炳華

在文字產(chǎn)生之前,人類的歷史可以說是一片混沌。要在這片混沌中,捕捉到一星半點光明,則須憑借考古工作者追尋到的部分歷史痕跡。近年再次調(diào)查、發(fā)掘的新疆孔雀河流域小河五號墓地的最大價值,就在于它可以為羅布淖爾荒原上青銅時代先民們的精神文化,提供有說服力的物質(zhì)資料,使我們有可能深入一點剖析早期人類的一部分精神生活世界。

小河五號墓地是20世紀30年代新疆考古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20世紀末,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受到關注。

20世紀初,當?shù)孬C人奧爾德克發(fā)現(xiàn)了這片墓地,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F.貝格曼對此地進行了發(fā)掘,共掘墓葬12座,其成果刊布于1939年斯德哥爾摩出版的《新疆考古記》一書中。

貝格曼注意到,他發(fā)掘前,墓地已被盜擾,而盜擾出土之文物,已流入日本,后為當年朝鮮總督府收藏。

1934年后,因種種原因,考古學家們再未能進入這片地區(qū)。

1979年筆者領隊發(fā)掘古墓溝,判定它是去今4000年前的青銅時代遺存,揭開了羅布淖爾考古新的一頁。1980年穆舜英領隊發(fā)掘鐵板河。1997年,筆者應邀至漢城工作,得以細致地觀察了當年小河墓地出土而流入韓國的全部文物??梢缘贸鲆粋€清楚的結論:小河五號墓地與古墓溝、鐵板河是同一類型的文化遺址。20世紀初斯坦因、黃文弼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地帶,也發(fā)現(xiàn)過相關遺存。據(jù)此,可以肯定這幾處墓地同為孔雀河水系內(nèi)青銅時代文化的重要遺存。

2000年12月,筆者在深圳古大唐影視公司支持下,進入小河墓地調(diào)查,對這里濃烈的生殖崇拜文化現(xiàn)象有強烈的感受。

2002年,新疆考古所伊弟利斯領隊進入小河墓地調(diào)查并發(fā)掘墓葬4座,墓葬保存完好。發(fā)掘資料除進一步驗證、重現(xiàn)了貝格曼報道外,有一些文化現(xiàn)象特別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墓地自上而下至少埋葬三層,經(jīng)歷過一段時間;上層為M1、M3,部分已遭破壞。M1,頭檔前立木呈棱形,立木邊插箭三支,墓主人性別不詳;M3,少年,立木為胡楊枝。中層為M2、M4,保存完好。M4墓葬發(fā)現(xiàn)一女性干尸,身佩木質(zhì)男性生殖器,木棺前所植列木,形如男根。其旁相去50厘米為M2,其中入葬一高135厘米的木雕男性人像,衣、帽、鞋齊備,殉物一如其他墓中入葬男性,有弓箭類文物入殉。這具男俑之棺木檔前,豎立的是一件槳形木,為女陰象征。M2以下,疊壓又一座墓葬,立木已現(xiàn),作男根形。至此,發(fā)掘暫停,顯露了三層疊壓墓葬。我曾就近細致觀察過相關文物,柱高約60厘米,木柱上部附以柔軟的紅柳枝條彎曲成形的女陰圖像。立柱、女陰形像均涂成紅色。此墓主人,因棺木疊壓在M2以下,尚未能見其詳。

我們判斷,墓地上一些多棱形木柱,可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槳”形木為女陰的象征物,在這處墓地上,當年人們曾進行祈禱生殖、繁衍的活動。祈求墓地的主人所在氏族群體能獲取強大的生殖能力。

由此也可以得到啟示,生殖崇拜觀念,是一個值得人們認真思考、深入分析的早期先民思想信仰。結合現(xiàn)有的考古、民族學資料分析,可以見出,它的后面可能蘊含著把握古代先民精神世界核心的一個密碼。

根據(jù)貝格曼1934年發(fā)掘的12座墓葬、新疆考古所2002年發(fā)掘的4座墓葬資料,可以得出結論:這座造型奇特的古墓地,是羅布淖爾荒原上孔雀河水系內(nèi)一處十分重要的歷史遺跡,在安葬死者時有過一系列莊嚴的原始宗教舉措,保留下了當年曾彌漫在這片土地上的濃烈的生殖崇拜的氣息,從而使它可以當之無愧地成為這片土地上、這一歷史時段內(nèi)的一處思想文化殿堂。

這一生殖崇拜觀念至少可以從下述五點得到說明。

一、隨葬男根

女性逝世、入葬時,不僅伴葬有大小如真人的男性木俑,而且腰下垂掛木雕男性生殖器。這是予人深刻印象的一種葬埋習俗。在新疆考古所及貝格曼的發(fā)掘中均見報道。只是貝格曼報道比較粗略,不見細節(jié)。新疆考古所的報告,則相當具體、準確。引述如次:M4號墓“棺內(nèi)葬一成年女性……尸體右側(cè)腰部麻黃草上放置木祖、皮囊、羽飾各一件……頸肩部堆放一些碎牛、羊耳”。關于木祖,另一處文字曾予具體說明:“木祖,在墓主人腰部右側(cè)……內(nèi)部掏空并填以筋繩、葦草及毛發(fā)?!?/p>

在埋葬女性的M4向北約50厘米,同一層位M2,為一形如真人的男性木偶,同樣是木棺,殉物齊備,一如真人。這一男性木偶墓,與M4并列,同時入葬,明顯是M4女性墓的伴葬物。

小河墓地中出土木雕男性生殖器,在貝格曼《新疆考古記》中,共見5件,見“五號墓地古物表”中的D:9、L:4、L:5、128、129。對這5件出土物,貝格曼有過綜合性的介紹:圖版8中的1、2、6、9號文物“是另一種由兩個類似的半塊組成的復合體,在它們中段的凹進部分用毛繩將其捆綁在一起。每個半邊的內(nèi)部是中空的。圖版8:6顯示了一個完整的標本,雖然它的部分毛繩已經(jīng)腐爛,毛繩與木頭之間有一層羽毛。在它中空的內(nèi)部有幾塊蜥蜴顱骨。目前還不能說是否其他的這類物體中也包含同一些內(nèi)容。圖版8:1展示的半邊,其內(nèi)部被涂成紅色”?!斑@些物體總的形狀是一個男性生殖器,并且有理由相信它們是一種護身符,或者是生育祭奠中的用具?!薄拔覀児舶l(fā)現(xiàn)了兩個完整個體和三個半邊,其尺寸從9厘米到11厘米不等?!?/p>

結合《新疆考古記》中刊發(fā)的照片,對這些不是十分明晰的文字,可以得出一個清楚的結論:一點不錯,它們就是形象逼真的木雕男性生殖器。與上引新疆考古所發(fā)掘簡報中M4出土之木祖,可以彼此呼應。稍有遺憾的是,貝格曼對這些木雕男根的出土細節(jié),沒有交代清楚。

以形象逼真的木雕男性生殖器,作為女性逝者的隨葬物,系附在她們的腰部,其中寄托的思想,應該是比較清楚的:這時的小河居民,已經(jīng)意識到,男性在子孫后代的繁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當女性進入另一個世界時,隨葬品除了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及可以辟邪的麻黃枝外,能完成繁衍子嗣這一重要使命的男性生殖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必須精細制作出大小、形象一如實物的男根,攜之同行。只有這樣做,才有可能幫助女性在未來的生活中,維持強大的生殖能力。

二、蛇、蜥蜴崇拜

貝格曼在發(fā)掘小河墓地時,揭示了小河先民存在對蜥蜴、蛇崇拜的文化現(xiàn)象。

在他編號為L號的墓葬中,出土過一件木質(zhì)男性生殖器,其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木制品……發(fā)現(xiàn)時,兩個半邊合在一起,在中段的凹陷部分纏繞著已經(jīng)朽爛的紅毛線。毛線的下面有一層羽毛……內(nèi)部有很深的凹槽,其中有一個大蜥蜴頭部的幾塊骨頭?!彼ㄩL11.5厘米,直徑2.6厘米。為什么在祈求強大生殖功能的木雕男根之中空腔體內(nèi)放置蜥蜴頭骨,是一個值得深入分析的問題。

在小河墓地出土物中,還見到崇拜蛇的物證。在他編號G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長而光滑的直木樁,雕刻成蛇形。蛇口中含一線軸形物體。蛇的背部刻許多小菱形,構成‘之字形條帶。菱形內(nèi)涂以紅色。腹部為平面,刻橫線,每兩條橫線之間有一排小銳角三角形,其內(nèi)部也涂成紅色”。

貝格曼還在墓地采集到一根相類似的文物,他對此作出相關說明:“一根代表蛇的木樁。蛇口內(nèi)銜一線軸形物體,沿蛇背部有雙排之字形條帶,在蛇體的兩側(cè)有兩道呈曲線形延展的之字形條帶。所有這些條帶都由小三角形構成?!边@根蛇形木樁殘長57.8厘米,蛇口中銜物長14.2厘米。

這兩件蛇形木樁出土的具體情況,同樣未見具體描述。對木雕男性生殖器內(nèi)置蜥蜴,貝格曼未作分析;而對蛇形木樁還是從民俗角度點明了它的內(nèi)涵:“此二蛇形物的確切用途尚無法確定。我們僅知道通常巫術及醫(yī)藥界都崇拜蛇。像青蛙是雨的象征一樣,蛇被一些權威認為是促進生育的原始符號的進一步發(fā)展,蛇也經(jīng)常被作為陰莖的象征。”

貝格曼這一揭示,應該說已接觸到了問題的內(nèi)核。

檢索我國新石器時代以來的考古資料,關于蛇、蜥蜴的題材是相當不少的。如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陶器殘片上,見到過捏塑的蜥蜴像;甘肅甘谷縣西坪出土廟底溝類型彩陶瓶上繪有人面蜥蜴紋;大汶口文化、江南地區(qū)印紋陶上見到過蛇形紋圖像。華夏民族的始祖神女媧、伏犧,所取圖形也是蛇身人首。這些,自然都不會是偶然的文化現(xiàn)象。趙國華在其論著《生殖崇拜文化論》中深入分析過華夏民族龍紋的起源,認為它源出的形象,有種種觀點,如“蛇”、“鱷”、“蜥蜴”。其中主要源頭之一,就是蜥蜴,也就是至今人們俗稱的“馬蛇子”。而這幾類動物,古代都曾被人類用以象征男根。依據(jù)這一文化背景,對小河葬俗可得深入一點理解:在小河墓地隨葬文物中,既見木雕男根,又在中空的男根內(nèi)見到形若男根的蜥蜴頭骨,以及木雕蛇形木柱、草簍上的蛇形折曲紋等等,實際都與崇拜男根,祈求生殖繁衍能力密切相關聯(lián)。小河先民,曾采取各種辦法,包括在葬埋逝者時,都莊重的實施生殖崇拜巫術,是一個留給人們深刻印象的事實。

三、棺前立男根、女陰形木標

在貝格曼《新疆考古記》中,小河五號墓地留給人們的眾多懸念之一,就是沙山上密如叢林的列木,它們究竟象征什么?有什么意義?人們幾乎都是難得要領。

槳形立木,據(jù)《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調(diào)查與發(fā)掘報告》,“現(xiàn)立于地表的共見10個……另有37個被移動了原位,散落在山坡間”。報告推斷它們應是棺木“頭檔前部的立木”。從小河墓地曾經(jīng)長期遭受破壞、盜擾,墓地地表列木縱橫這一跡象分析,當年槳形列木的總數(shù)當不會止于此數(shù)。

新疆考古所在2002年發(fā)掘的M1~M4,注意到相關立木,但卻未作申論:“棺檔外立木,特別是頭檔外立木。形制不一,不同性別的死者立木可能有所不同……是否有規(guī)律可循,還需在今后的發(fā)掘中觀察?!?/p>

調(diào)查、發(fā)掘報告措辭十分謹慎。但實際觀察所掘M2、M4這兩座墓葬棺前立木,其差別、性質(zhì)是可以得出清楚結論的。

M2、M4,是處于同一層位、相去只50厘米的兩座棺葬。M2為男性(大小近同于真人的男性木偶),M4為女性。M2棺前列木為所謂“槳形”,M4棺前列立木為“涂紅的男根形”。這里,給我們清楚揭示的歷史信息是:棺頭檔立木,實際是男、女性器的象征物,女性棺檔前立木作男根形,而男棺頭檔前立木作“槳”形,實際就是女陰的圖形。

發(fā)掘資料的這一揭示,使我們對墓地上近50座“槳形”“類似芭蕉扇形”的列木、多量的圓錐形立木,得到了進一步的理解:它們確實是女陰、男根的象征物,在它們身上,凝結著這片墓地的靈魂,即祈求生殖能力的精神文化實質(zhì)。

四、男根柱頭上的卵圓形環(huán)

新疆考古所2002年對小河五號墓地發(fā)掘數(shù)量不大,但所獲歷史文化信息十分豐富,其中一件有典型意義的資料,就是男根性立木上附著的卵圓形環(huán)。具體資料有二:

其一,見于M4棺木頭檔前的立木。簡報描述為:“立木,置于棺前。呈男根形。高146厘米,徑15厘米左右。為一不很規(guī)整的五棱形柱,頂端漸收成尖,并涂紅。距頂下25厘米處,有一草編豎桿被毛繩纏繞在木柱上。毛線繩纏繞高度為13厘米。”

這一被“毛繩纏繞在木柱上”的“草編豎桿”是否為完整形象、那“草編豎桿”上部有沒有破損痕跡,發(fā)掘者未予關注,簡報文字也未涉及,但從所附線圖看,它實際完全可能只是一個殘部。其完整形象,應如M2下面壓著的另一座木棺前的立木形象,簡報刊布了這一立木的照片,可惜的是未作文字描述。

據(jù)照片資料可以看得清楚:立木通體涂紅,在立木頂端是一個草編的卵圓形環(huán)狀物,用毛線繩緊緊捆綁在立木上。按通例,立木是男根的象征物,而其上綁附的草編卵圓形環(huán)狀器,從外形看,無疑是一個形象酷似女陰的圖形。完整構圖,正是體現(xiàn)著兩性的結合,與祈求強大生殖能力相關,它們用為棺檔前立柱,又是一種巫術、原始宗教活動的痕跡。

作這樣的推論,得到不少民俗、原始宗教資料支持。

在古埃及,有一種環(huán)柄十字形圖案,是很普遍的存在。它典型的形象,是在T形頂上加了一個橢圓形小圈,如 “♀”。這個圖形,也是古埃及的一個象形字,讀作“ankh”,意為“生命”、“不朽”。在古代埃及的神話傳說中,視這種環(huán)柄十字為人類的精靈“卡”的標志,認為它是豐育神奧西里絲與伊西絲(太陽神霍魯斯之母)結合的象征,是自然界繁殖力的符號,因而被稱作“生命鑰匙”。

在埃及法老胡那頓墓內(nèi),曾發(fā)現(xiàn)過一幅雕刻。如手掌形的太陽光,四向散射。其中一只手執(zhí)環(huán)柄十字形的“生命鑰匙”,送到國王胡那頓的鼻子前,賦予他新的生命,使其得到永生。古代埃及從第十八王朝(約公元前1580年)到羅馬時代,死者隨葬往往有一冊《死亡書》,內(nèi)容包括了祈禱文、咒語、神話等文字,并附圖畫。圖畫上有復活的人,兩手都執(zhí)生命鑰匙環(huán)柄十字形。這一信仰圖像,以后逐步流傳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如尼尼微(今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畔)、帕米爾拉(今敘利亞大馬士革北220公里處),出土的雕刻品,都見到相關圖案,在古代波斯、印度,同樣見到相關紋飾。

在小河五號墓地中所見這一環(huán)柄十字形圖像,其文化內(nèi)涵、圖形設計與古埃及“生命鑰匙”圖形、思想內(nèi)涵,是相當一致的,流行時間也相當接近。這種外在形象的一致與內(nèi)在文化思想的相通,應該不是偶然的現(xiàn)象。至于它究竟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影響的表現(xiàn),還是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在相同歷史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的相類思想觀點,則還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

五、列木與“宇宙樹”、祭天木柱

小河五號墓地最顯眼的特征是一座高出地表達7~8米的人造沙山,沙山上是密密叢叢的列木。20世紀30年代,貝格曼涉足此地時,得到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山頂長滿了胡楊林。林中樹干直立,相互靠得很近,樹干筆直,看上去簡直就像枯立木”。

筆者在2000年12月探尋這處墓地,遠在4公里外,以望遠鏡觀察周圍地貌,最突出的印象,也是那渾圓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的樹干,不同尋常,宛若沒有樹葉的森林。直至走到近邊,才看清楚它們不過是沙山上人工栽植的胡楊木桿。

2002年新疆考古所調(diào)查這處墓地時,進行了統(tǒng)計、繪圖,“沙山表面密密叢叢矗立著的木柱十分醒目”,“現(xiàn)存140根”,“大多高出地表2~4米,直徑多為20厘米以上”,“多棱形立木截面為6~20棱不等,部分立木的頂部變細,頂端尖銳”,“這些立木根部表面多有殘留的紅色,說明立木曾被染成紅色”。而列木腳下沙山表面,更是列木、棺板漫野,難以計數(shù)。

這沙山頂部形如密林的立木,以十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人們產(chǎn)生懸念。這一精心完成的設置,其中究竟蘊含怎樣的思想,寄托怎樣的追求,是我們不能不認真探索的一個問題。

我的推論是:這高高聳立在沙山上、形若叢林的列木,顯示著當年小河居民心靈深處對生命樹、宇宙樹的崇拜,在其上寄托著他們送親人自由上下天地的希望。

在全世界,古代先民曾流行過對樹木的崇拜,產(chǎn)生過上通宇宙、天廷的“宇宙樹”、“生命樹”的神話。

在古代中國,曾流行過對“宇宙樹”的崇拜?!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中記有建木。稱它“青葉紫莖,玄花黃實,名曰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敖尽睂嵲谔叽罅?,所以是“眾帝之所,上天還下”的天梯;與“建木”相仿的通天樹,還有《玄中記》中提到的“扶桑”,也是一種“無枝木”,“上至于天,盤蜿而下曲,通三泉”,是人們可以上天入地的階梯。在《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中,還有一段文字,說是“海內(nèi)昆侖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墟,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這眾神所在的昆侖之墟,其上的“禾木”,也是高大無比的神樹。在亞歐北部廣大地區(qū)流行過的薩滿教,曾是許多古老民族奉行的信仰,在其積淀深厚的原始文化中,認為宇宙是一個多層的世界,人間世界上面是神靈居住的天界,下界為亡靈的棲所,人間世界與天界之間的交通往來,有“宇宙樹”、“天柱”,因此立桿祭天,是薩滿族祭禮的重要一環(huán)。這類立桿,以高為好,因為藉此可與天通。這類立桿頂端或有木斗、草把,上面置放五谷、肉食品,供天神使用。這類神桿,至清朝仍聳立在一些官宦大家門前,成為一景。

與此相仿的觀念,古代印度人中也見存在?!独杈惴屯印分械兰暗摹伴惛洹?,它是能“將蒼天與大地分劈開來的樹木”,“其樹之頂上達于天”。在古代埃及,也有過類似的信仰,認為天是一棵大樹,以其陰影籠罩大地,星辰是樹枝上的果實。見于古代埃及的繪畫,圖像是太陽正從天樹頂上升起;北歐地區(qū)的古代神話中,神樹名伊格德拉西爾(yggdrasill),它的樹陰可遮蔽宇宙,而其根、干、枝,則將蒼天、大地及地下世界連接在一起。凡此等等,可以說明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曾有過“宇宙樹”、“生命樹”的傳說,它們居于高山之上,高大無比,可以通天入地,是人類通向天堂,與天神交往的途徑。

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這類生命樹、宇宙樹信仰的基礎上,還進一步發(fā)展、衍化出了似樹的祭天木柱。古代印度的《吠陀》詩歌中就有相關表述:被視為“宇宙樹”的樹木加工成祭柱后,就成為了“天柱”,可供人們作為上天的階梯。在我國,古籍《山海經(jīng)》中關于“建木”的描述,也明顯具有“柱”的特征,它“百仞無枝,有九,下有九枸”。高達百仞的建木,不生枝杈,只是在其頂部,才有九根回曲的枝條。這沒有枝葉的木桿,是更像一根立柱的。在西亞地區(qū)如亞述、腓尼基及米坦尼印章上的“太陽與圣樹”紋圖案就比較清楚顯示了這樣一種圖像:柱狀立木、頂端如宇宙中的太陽。

我們再回到小河墓地,認真注視沙山上密密麻麻的木柱,可以相信:將這些列木與古人用作祭天的木柱及其背后的“宇宙樹”信仰聯(lián)系,并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所根據(jù)、存在邏輯可能的。

小河五號墓地所在沙山,高出地表7.7米,在四周地勢緩平、只微見小型沙丘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它是地勢最高的所在,是最接近宇宙、可以交通天廷的處所;這些高高的天柱,曾進行過十分精心的加工,不僅削出多面棱形,而且通體涂紅;因此,它們決不僅僅是為了固定流沙,使墓冢不受季風影響的設置,而會是與一定的巫術、宗教活動相關的處置,說其供逝者靈魂上天入地,是不無根據(jù)的。

小河五號墓地,既是安置逝者的墓冢,又是進行巫術祈?;顒拥淖诮痰钐?。巫術祈?;顒优c埋葬逝者結合在一起。貫穿其中的靈魂,就是當年人的思想觀念中占有統(tǒng)治地位的生殖崇拜觀念。

埋葬死者,是虔信死者雖已沒有了生命活動,但還存在著靈魂。這些亡靈,進入另一個世界,仍然有著生殖繁衍的能力,有著相應的愿望與要求。這能力、愿望,對于他們生前所在的聚落、群體也會產(chǎn)生影響。因此,必須認真而莊嚴地通過一系列巫術、原始宗教的祈?;顒?,安排死者的埋葬。

墓地所在是高高聳立的沙山;沙山上密植可以交通天地的“建木”;棺前植立著象征男根、女陰的立柱,男根形木柱上有象征生命繁衍能力的環(huán)形十字紋;女性隨身的木雕男性生殖器,中空腔體內(nèi)的蜥蜴顱骨,吞食男根形物的蛇形雕刻……林林總總,傳達給我們文化密碼,核心總是與祈求人類生命力旺盛、生殖能力強大相關。

早期先民意識深處的生殖崇拜觀念,有其物質(zhì)存在的前提。 “存在決定意識”,早期人類精神世界的領域中,同樣可以捕捉到這一唯物主義精神的閃光。

在生產(chǎn)工具簡單、生產(chǎn)能力低下的羅布淖爾青銅時代,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資料是十分貧乏的。從古墓溝、鐵板河、小河這幾處墓地發(fā)掘資料表明:人們?nèi)胪吝M入另一個世界時,生者給他們準備的物質(zhì)生活資料,都只是一件包身毛線毯、尖頂氈帽、牛皮鞋;小河墓地有了遮蓋下體的腰帶。這些都只是日常衣物,因為長時期使用過,所以不少都已補綴再三,勉強可以護體。其他就只是一小包麻黃枝、一個小草簍或截牛角而成的角杯、掏空胡楊而成的碗、盆,再別無他物。通過草簍中的小麥粒、粟米粥干及毛布、角杯等物,可以推論,他們的經(jīng)濟生活,是比較原始的旱作農(nóng)業(yè),同時輔以羊、牛飼養(yǎng),漁獵(古墓溝見過破殘漁網(wǎng)片、馬鹿骨別針,小河見過魚骨)。鐵板河女尸包體毛布十分粗陋,補綴不知多少次,但仍不足以完全護體。出土時,頭發(fā)、腋下、陰部滿是體虱,其密集程度讓人吃驚。這些現(xiàn)象,給人最強烈的印象就是這一時期的羅布淖爾居民,物質(zhì)生活資料是極為貧乏的,人們維持生存相當不易。

物質(zhì)生活資料的貧乏,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居民平均壽命低,嬰、幼兒死亡率高。古墓溝墓地,共發(fā)現(xiàn)古代墓葬42座。因為對墓地進行了全面的揭露、清理,所以,這些墓葬,大概表現(xiàn)著當時孔雀河中游一個氏族群體內(nèi),較短一個時段的居民狀況。居民人口是并不多的。墓地中,最年長的是一位女性,死亡時已屆老年,可能有60歲;大部分墓穴中的死者,多在壯年時期,就告別了這個世界。這里出土的一具被人稱為“美少女”的女尸,死亡年齡只不過20多歲。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個現(xiàn)象是:在整個墓地42座墓葬中,嬰、幼兒墓葬竟有14座,也就是說,嬰、幼兒死亡率達整個居民集群的30%以上。

生產(chǎn)工具原始,生產(chǎn)能力低下,生產(chǎn)力的核心因素就是人類自身。這時,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自然就是居民集群中具有生產(chǎn)、狩獵、征戰(zhàn)能力的成年人的數(shù)量。只有達到相當數(shù)量的成年人群體,才有可能完成圍獵,才可以在因種種意想不到的矛盾而與異己集群力量發(fā)生沖突時,求得自身生存,也才可能保證正常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生產(chǎn)的維持、進行??傊谶@一歷史時段內(nèi),人類自身的生產(chǎn)、發(fā)展,必然成為整個氏族、部落最為關注的中心問題。

這一客觀的、物質(zhì)的存在,決定著人們最重要的觀念、思想之一,就是尋求一切可能的辦法,增強自身生殖、繁衍的能力。恩格斯在其名著《家族、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1884年第一版序言中曾深刻揭示:“依據(jù)唯物主義的理解,歷史上的決定要素,歸根結底,乃是直接生活的生產(chǎn)與再生產(chǎn)。不過,生產(chǎn)本身又是兩重性的:一方面是生活資料食、衣、住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底生產(chǎn);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的生產(chǎn),即種的繁衍。”正是這兩種生產(chǎn),制約著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規(guī)程。而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階段,尋求人類自身生產(chǎn),也就是生殖繁衍能力的改善、提高,曾是人們面對的一個首要問題。

小河墓地,是一處當之無愧的青銅時代精神文化的殿堂。保留在這片墓地中的古代文化信息,是十分豐富的。我們在這篇小文中,只是就其精神文化之一角,進行了初步探索,類似的研究課題還有很多,有待一步步展開。羅布淖爾十分干旱的環(huán)境,幾千年來幾乎荒無人煙,都幫助減少了自然、社會的破壞因素,使小河墓地得以比較完好地保存下來。雖在20世紀初稍有破壞,但還是基本完好的,保持著其古老的傳統(tǒng)面貌。這是值得我們認真關注的一處考古重地。

這樣一個原始社會階段的精神文化殿堂,不僅是新疆人民的財富,是全中國人民的歷史文化財富,也是全人類可以共享的精神文化財富。它保存在新疆羅布淖爾荒原,是新疆人民的幸運,也給今天的新疆人民、尤其是相關文物保護部門,增加了一份莊嚴的責任,要盡自己的可能,將這一份人類幼年時期的精神文化殿堂,完好的保存下去,盡一份對人類文明傳承、發(fā)展應盡的責任。這方面,須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

猜你喜歡
立木墓地小河
大象墓地
立木為信
南門立木
貪吃的小河馬
吉林一號衛(wèi)星在吉林省中東部松林變色立木監(jiān)測中的應用
清澈的小河
少先隊活動(2021年3期)2021-06-11 05:43:48
無天于上2035 第4話 新任務
航空世界(2020年1期)2020-01-11 01:17:30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尋找大象墓地
立木電阻斷層成像檢測激勵源的改進設計
森林工程(2018年3期)2018-06-26 03:41:02
昭苏县| 牟定县| 镇巴县| 拉孜县| 阳春市| 通州市| 紫金县| 交城县| 民县| 阿合奇县| 邵东县| 介休市| 临清市| 蒙阴县| 兴仁县| 六盘水市| 峨眉山市| 马关县| 平安县| 饶阳县| 佛教| 思茅市| 沂南县| 晋城| 甘洛县| 甘南县| 南华县| 松阳县| 白朗县| 盱眙县| 安阳县| 白河县| 绩溪县| 宜宾县| 东乡| 逊克县| 苍溪县| 图木舒克市| 广元市| 盐津县|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