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燦 張國璽
“我岳母今年已82歲高齡,至今她全口牙齒完好堅固且無口腔疾病,仍能嗑瓜子、吃堅果。當我們問起她保護牙齒的秘訣時,她便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岳母在朋友家偶遇一位當時已75歲高齡的老人依伯,他耳目聰慧能吃堅果硬食。敬佩之余岳母向他請教保健之術,他告之一秘方,即大小便時,絕不能與人言談,且略咬緊上下牙。據(jù)其解釋:中醫(yī)認為大小便時,人體‘命門穴是開的,虛火易上升,容易導致上焦耳目及口腔疾病,只要堅持大小便禁言談及咬緊牙關這一功夫,即可免除虛火上升而致病,但關鍵的是持之以恒。我岳母就是按此方法堅持40余年,保全了一口完好的牙齒?!?/p>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西苑醫(yī)院教授張國璽:
中醫(yī)學認為“齒為骨之余”,牙齒的生長與脫落與腎中精氣的盛衰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體的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易于松動,甚至脫失。故傳統(tǒng)養(yǎng)生學提倡,葆養(yǎng)腎中精氣為堅固牙齒之根本。
明代醫(yī)家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有“凡欲小解時,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則腎氣亦賴以攝,非但固精,亦能堅齒”的提法,但未查到其他有關的文獻記載,排便禁言能固齒的說法可能由此衍化而來。
魏華燦讀者在信中提到:“只要堅持大小便禁言談及咬緊牙關這一功夫,……(便可)保全一口完好的牙齒”。其實,更科學的說法是,排便時緊咬牙關,可以使牙根更加牢固,對防止牙齒脫落有所益處。試想當人們緊咬牙關時,自然就難以言談了,故排便禁言固齒方法的關鍵是在緊咬牙根,而不是禁言。
傳統(tǒng)養(yǎng)生學在保護牙齒方面,有通過叩齒來堅固牙齒的做法。所謂叩齒法,就是將上下齒相叩撞,以達到刺激牙周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有研究單位調(diào)查了100例長年堅持叩齒的老年人,發(fā)現(xiàn)這些老年人與同齡人相比,牙齒的數(shù)量多、更堅固,牙周炎及牙齦萎縮發(fā)病率低,說明叩齒確實是固齒健齒的有效方法。
眾所周知,人牙齒的堅固與否和許多因素有關,只有多種保健方法綜合應用才能真正固齒。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養(yǎng)成保持口腔清潔的好習慣,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預防牙病以及長期堅持護齒等,才能真正達到固齒的目的。單純靠一種方法就能固齒的提法似乎有失偏頗,相信這位老人除了堅持排便禁言外,一定也很注重其他護齒健齒的方法。
編后語:許多讀者在生活中都有一些自我保健的小竅門,你也可以把自己和身邊親朋好友的保健方法告訴本刊編輯部,我們將會邀請相關專家作出科學客觀的點評,并把它們推薦給大家。來稿請寄:廣西南寧市古城路31號《家庭醫(yī)藥》編輯部,郵編:530022,請在信封上注明“我的保健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