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遠
西方快餐食品花樣百出,但萬變不離其宗,主要是面包、漢堡包、三明治、熱狗、比薩餅,其中面包為“主帥”。
面包新石器時代,人類將舂碎的谷物粉末和水捏成面團,攤在烘熱的石頭上烤熟,成為“面包”。古埃及人、巴比倫人用小麥磨成面粉,和上水、鹽做成面包,由于面團未經發(fā)酵,吃起來又干又硬。過了很久很久,有位埃及人無意中將和好的面團擱在陽光底下,不多久,面包團自行發(fā)脹,放在火上烤熟,變得松軟可口。17世紀,荷蘭人雷文虎發(fā)現(xiàn)酵母菌,從此用菌發(fā)酵制作面包,流行于世。18世紀開始,面包進入機械化生產時代,一兩家工廠生產的面包就夠全城人食用了。面包成為西方食品之母。
許多國家視面包為圣物,以贈送面包為最高禮節(jié)。俄羅斯人則以面包和鹽送給來訪的貴賓。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要嘗一口面包蘸鹽,以表示人們對新人的祝福。
目前世界各國生產出形形色色的面包,除面粉面包外,還有土豆面包、大豆面包、海帶面包、花粉面包、冰凍面包、棉籽面包等。
漢堡包德國最為流行的一種快餐食品就是漢堡包。正宗漢堡包是把一個芝麻圓面包橫剖兩半,中間夾個牛肉餅,再加兩片番茄以及生菜、奶酪等。在美國洛杉磯等地也可見到夾洋蔥、夾番茄醬的漢堡包,漢堡包是夾一個香噴噴的雞肉餅,還有一種魚肉漢堡包,澆上日式醬油芝麻甜汁,色、香、味俱全。如今在德國漢堡市,可以見到正宗的漢堡包,不過這種正宗貨在旅游點較多,而街頭巷尾供大家享用的就沒那么講究了。
三明治三明治是歐美各國傳統(tǒng)的日??觳褪称罚覈袝r也譯為“夾肉面包”。
“三明治”原為大不列顛王國的侯爵封號,“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約翰·蒙泰古,是位喜歡玩紙牌的貴族老爺,他整天沉湎于紙牌之中,玩得廢寢忘食。但是不吃飯終究是不行的,到了吃飯時間,他舍不得放下手上的紙牌,便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腸和面包片拿來,隨手將肉、香腸放在兩片面包之間,一面吞食,一面玩紙牌。以后,這種用兩片面包夾肉的吃法就流傳開了,夾肉面包被冠上“三明治”這個侯爵稱號,沿襲至今。
熱狗熱狗是世界上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種快餐食品,尤其在美國更為流行,許多餐廳和快餐店都有出售。熱狗即熱香腸夾在長條面包里。
據(jù)說,最早出售熱狗的人是一名叫特瓦洛的德國巴利亞移民,他原是在19世紀80年代中期擺攤賣香腸的小販,因為剛烤好的香腸非常熱,拿著吃燙手,他便用小面包把它包起來,讓顧客連面包帶香腸一起吃。約20年之后,一個賣這種夾香腸面包的小販,在馬球場上高聲叫賣一種德國小獵狗香腸,一位漫畫家靈機一動,畫了一幅兩條人物化的香腸,畫成好像兩只狗在互相對吠的樣子,非常有趣。他把這幅漫畫命名為“熱狗”,并在報上發(fā)表,于是人們以后便把這種夾香腸的面包叫做熱狗。
熱狗傳到日本后,至今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不再是長面包夾小泥腸,而是夾著蘇打面條或其他花花綠綠的東西,因為日本人不喜歡吃小泥腸,只要日本人吃什么,熱狗的面包里就夾什么。
比薩餅比薩餅歷史悠久,人們普遍認為,它于16世紀誕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這個時期,南美洲種植的馬鈴薯初次運到歐洲。那不勒斯廚師靈機一動,馬上用馬鈴薯加上面粉制成薄餅,稱為“那不勒斯餅”。第一家真正比薩餅店于1837年在那不勒斯正式開業(yè)。后來比薩餅傳入美國和其他國家。近年來已傳入我國。
所謂比薩餅,其實就是一種帶餡的很薄的烙餅,跟我國北方的烙餅差不多。制作這種薄餅所需的原料有:面粉、馬鈴薯、芝麻、番茄、火腿等。意大利比薩餅一直很受當?shù)厝说臍g迎,就連外國人也喜歡吃,其銷量已在漢堡包之上。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比薩餅新品種不斷問世,目前已有100多個品種。
比薩餅像德國的漢堡包、美國的熱狗、三明治一樣,是一種享有盛名的意大利傳統(tǒng)快餐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