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剪彩、講話、試乘、中國總理朱镕基和德國總理施羅德全程參加了磁浮通車試運典禮。
與中國總理一同乘坐試運行磁懸浮列車的人士中,施羅德尤為引人注目:這項對地面旅行來說可能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技術正是來自于他的國家:德國。
據(jù)說是因為經(jīng)濟和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技術原因,1999年德國放棄了柏林至漢堡近300公里的磁懸浮計劃。這件事情曾經(jīng)一度成為人們懷疑磁懸浮技術的理由。但這并沒有阻止德國技術在中國國土上植根。磁懸浮支持者的理由是: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情況跟德國大不相同;中國主要客運專線大多在1000公里以上,500公里/小時的磁懸浮列車比300公里/小時的高速輪軌列車更具顯著的優(yōu)越性。
當中國政府表示要在上海建造這條機場高速專線時,它采取的是一種人們都很熟悉的戰(zhàn)略:讓外國公司互相競爭,以確保得到最新的技術和最優(yōu)惠的條款。德國公司擊敗了一家日本競爭對手,贏得這一合同。這在很大程度是因為,德國公司同意向中國轉讓相當大部分的磁懸浮列車技術。上海磁懸浮交通發(fā)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夏國忠說,德國公司向中方轉讓了磁懸浮軌道、列車和自動化控制方面的技術。
讓這項技術在中國得到大范圍采用,被德國公司視為最高獎賞。然而,提供磁懸浮列車和其他硬件的德國公司,要想從中國其他地方新的工程項目中賺到錢,卻面臨中國方面的挑戰(zhàn)。其原因是:由于從西方引進了許多其他技術,中國已經(jīng)在開發(fā)自己的磁懸浮技術。在長春鐵路客車廠,中國國產(chǎn)的第一輛磁懸浮列車已經(jīng)下線,盡管在試運行中,該列車的時速只能達到96公里。
德國公司還面臨其他方面的競爭。日本公司在上海磁懸浮項目上遭遇失敗后,日本商界和政界人士開始對中國加大壓力,要求中國在北京和上海之間的一條鐵路上采用日本的新干線(也被稱為子彈火車)技術。這條鐵路的建設目前正在醞釀中。據(jù)日本媒體報道,日本企業(yè)聯(lián)盟主席奧田碩最近在北京訪問期間表示:“我們已準備為整個系統(tǒng)所需的技術轉讓提供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