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生
劉女士的半歲嬰兒還不會說話,也許許多年以后,她的兒子也不會叫她“媽媽”,因為她的兒子患了腦癱。他那癡呆的表情,似乎在向粗心大意或無知的媽媽進行著無聲地“抗議”:您作為媽媽,為什么在極度寵愛寵物時,忽略了我的存在?
《北京晨報》2003年3月21日曾這樣報道了劉女士喜愛寵物的情景:因為劉女士很喜愛狗,他丈夫給她買了一只可愛的京巴狗。只要回到家,她便抱著狗戲耍。2002年,她懷孕了,卻依然不和京巴疏遠關系,經常又抱又親,有時還摟著京巴睡覺。然而樂極生悲,當孩子出生后,由于面部表情呆傻,他們將孩子抱到醫(yī)院診治。結果證實她的孩子患了腦癱。病因是京巴體內的弓形蟲感染了劉女士,劉女士又將弓形蟲感染給腹中的胎兒,使胎兒的大腦受到損傷。
聽到這一結果,劉女士和丈夫驚愕得如雷貫耳,夫妻倆痛哭失聲。他們簡直難以相信,養(yǎng)寵物竟然能禍及孩子。在極度的悔恨中,他們抱孩子四處求醫(yī),但孩子依然沒有對他們微笑,總是一副傻乎乎的樣子。
據(jù)蘭州醫(yī)科大學二院的醫(yī)務人員介紹,該院在近3年的時間里發(fā)現(xiàn)了7例因弓形蟲感染引起的腦癱患兒,不但給家長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也使他們的孩子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歡樂,失去了前途。
弓形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具有廣泛的自然疫源性。早在1900年,已有人從鳥類中發(fā)現(xiàn)了弓形蟲,但描述得不夠確切。1908年,有人從北非的一種嚙齒動物中發(fā)現(xiàn)了此蟲。1923年,捷克眼科醫(yī)生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人類病例。這位醫(yī)生叫Janku。為了紀念他,弓形蟲病也叫Janku氏病。過去,由于診斷技術的限制,發(fā)現(xiàn)的病例不多,因而認為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疾病。但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病例卻日趨增多,甚至廣泛地存在,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弓形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隱性傳染病。它的動物宿主非常廣泛,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和一些鳥類都是此病的自然宿主。人類所喜愛的寵物貓、狗、鳥也是主要的傳染源。一項檢測結果證實,牛的感染率為5%~56%;綿羊為4%~96%;豬為2%~55%;馬為4%~57%;狗為9%~84%;貓為14%~34%。
那么人是怎樣感染了弓形蟲病的呢?生肉、生蛋、生乳中可能存在弓形蟲。特別是在肌肉和腦織中形成的包囊有耐酸的能力,能通過胃進入宿主體內而感染發(fā)病。貓、狗、豬和家兔等與人接觸密切,已多次從它們的呼吸道及分泌物中檢出弓形蟲。因此,經常玩弄貓狗者,手臉被舔時,有被感染的危險。也有被狗咬傷而發(fā)病的例子。另外,這些動物的糞便中可能含有囊合子,抵抗力很強,受其污染的水和食物,人進食后,也有被感染的可能。受弓形蟲感染的動物和人的唾液中,支氣管黏液和痰液中均證明有弓形蟲,通過飛沫或接吻等方式也可能造成弓形蟲感染。
弓形蟲病可分為選天性和獲得性兩種。胎兒期在母獲得陛弓形蟲病。人患了弓形蟲病,可使孕婦發(fā)生早產流產、死產。由于弓形蟲的繁殖,使腦室內膜發(fā)炎,大腦導水管阻塞或障礙,形成腦積水及腦壓上升,造成腦實質受到損害,故可出現(xiàn)大頭癥或小頭癥。有80%以上的孩子出生后,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fā)育不全或缺陷。同時弓形蟲病還可對人的皮膚、呼吸道、心臟、胃腸道及精神系統(tǒng)造成傷害。另外,某醫(yī)療機構的研究結果還證實,在103例弓形蟲病的病例中,淋巴結腫大的占46.6%,在腫大的淋巴結中可分離出弓形蟲。有人還調查了75例新生兒弓形蟲病,結果有80%的新生兒有視網(wǎng)膜炎癥,可使人的視力受到損害。
對于弓形蟲病的預防,主要是盡量不要養(yǎng)寵物。特別是孕婦,應避免與貓、狗的密切接觸。不吃未煮熟的肉、蛋、乳類食物。由于弓形蟲非常小,人的肉眼看不見,加上有的貓、狗即使感染上弓形蟲,但沒有出現(xiàn)癥狀,在往使人喪失警惕性。如果有人實在對寵物性有獨鐘,要采取接觸寵物后洗手,給寵物定期驅蟲的辦法來預防。寵物確實能給人們帶來一定的歡樂,特別是那些無伴的老人或生活寂寞的人,對寵物達到了恩愛有加的程度。那么就小心防范這些搖頭晃尾的寵物吧,千萬不要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