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儒
從水鄉(xiāng)氤氳的晨霧中,從飄滿稻花香的田埂上,從瑯瑯的書聲里,我以詩人般的韻律,平平仄仄、款就地走過來,走進學校這神圣的育人園地,走進學生純凈的心田。彈指一揮間,50年過去了,曾經生氣勃勃的我,如今已變成華發(fā)蒼顏的老者,而始終不變的是那一片真摯的桃李深情。回首半個世紀的育人之路,坎坷跌宕,苦樂相隨,意味深長,許多往事至今仍清晰如昨……
用教育改變家鄉(xiāng)面貌
我出生在浙江省樂清市樂成鎮(zhèn)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解放前這里是一個窮苦的地方,俗稱“蕩洋廠”。民間流傳著“蕩洋廠,蕩洋廠,晴天無水吃,雨天無路行,有囡不嫁蕩洋廠”的童謠。因父輩是農民,我從小飽嘗了生活的艱辛,也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1945年,我以優(yōu)異成績從溫州市甌海中學高中畢業(yè),輾轉來到臺灣,就讀于高雄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yè)后,我在當?shù)胤ㄔ褐\到一個錄事的職務。
身在寶島,心念大陸。1949年4月,國共和平談判破裂,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地處東海之隅的樂清,于同年5月獲得解放。消息傳來,我欣喜若狂。懷著報效祖國、建設家鄉(xiāng)的信念,我義無返顧地放棄了在臺灣的生活,攜妻小返回大陸。
歷經兵火后的家鄉(xiāng)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我能做些什么?家人希望我能到政府機關謀職,當時也有很好的機會。可是,想到少年時坎坷的求學之路,看著身邊那些衣衫檻褸的孩子,我終于做出我人生的選擇:拿起教鞭,在生我養(yǎng)我的山村做一個 “教書匠”。因為我堅信:要改變家鄉(xiāng)落后面貌,教育是惟一的出路。
當時的村小只有幾間破爛校舍,40多個大大小小的學生,我既是校長,又是教師。在愛國激情的鼓舞下,我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平時教書育人,閑采種菜耕地;白天教孩子學文化,夜晚組織成人上夜校。生活雖然清苦,可心里卻感到無比充實。
初入教壇,我時刻感受到教育工作的神圣。身為教師,要用愛的鎖匙去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教師的點滴關愛,可能會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精神力量。
記得當班主任時,我接觸過一個學生:他穿一件臟兮兮的褂子,一雙桀驁不馴的眼睛盯著我。這個孩子頑皮好動、成績差,同學們瞧不起他。我想,這孩子需要的是大家的尊重和關心。我告訴同學們要團結他、幫助他,但結果并沒有使他改變多少,還是照樣逃課。我家訪后才知道,他家境困難,兄弟姐妹全靠父親做小買賣維持生計,父親需要他在家里做幫手。我懇切地跟孩子的父親講道理,讓他把眼光放長遠些,父親終于同意讓孩子繼續(xù)讀書。從此,為了讓這個孩子我回自信,我注意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及時加以鼓勵。有一次勞動課,我發(fā)現(xiàn)他用手清理陰溝里的污泥,就在班會課上特別表揚了他。那一刻,他的眼睛里閃著興奮的光芒。要知道,自上學以來,他從來沒有被老師表揚過。菝子跑回家激動地對父母說: “老師表揚我了,真的表揚我了!”他奇跡般地改變了,工作有熱情,學習也刻苦了,畢業(yè)時還被評為“三好學生”。
這孩于叫高公博,后來迷上了雕刻。1996年,他得到中國輕工總會頒發(fā)的坤國工藝美術大師”證書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的“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還被中央電視臺 《東方之子》欄目報道過。他回憶說:“我雕刻創(chuàng)作的是術頭,而王老師雕刻的是我的靈魂!”每次取得新的榮譽和成績,高公博總忘不了告訴我。在我眼里,他似乎始終是一個純真的孩子。
用愛心陪伴學生成長
1966年“文革”時,我被“造反派”逼著交代“歷史問題”。我莫名其妙,百口難辯。關押兩天后,我被開除出了教師隊伍。
怎么能不讓我教書呢?這么多年來,學生就像我的精神支柱一樣!我上訪,我申辯,同事和學生們也替我呼吁。兩個月后,我又被獲準返校工作。得到消息,我像個孩子似的飛奔到學校,和學生們哭著、笑著,抱成一團。
1971年,根據上級情理階級隊伍”的精神,我再次因“歷史問題”被情理”出教師隊伍。這期間,我曾被關進‘牛棚”隔離審查,也曾下放到農村和電廠的工地勞動改造。雖飽嘗辛酸,但我卻始終堅信:總會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1979年春天,終于接到了上級為我徹底平反、恢復公職的公告。手執(zhí)公告,我激動得泣不成聲。重新回學校工作以后,我主動向領導提出,要承擔全校最艱巨的教學任務。時不我待,我只想加倍努力,把損失的時間搶回來。
恢復工作以來,我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我常接手一些各方面都較差的班,以無比的愛心、耐心和信心去面對那些調皮的學生,不厭其煩地跟他們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忙得不亦樂乎,
小楊是一個有過偷竊行為的學生,別的班不愿要他,來到了我的班上。經過調查,我了解到小楊因父母離異,家里無^管教。如果讓這樣一個孩子去浪跡社會,后果不堪設想。當時學校沒有寄宿生,我考慮再三,決定在自己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宿舍里添一個床,讓他跟我一起生活。沒過幾天,小楊趁我不在,又溜出去賭錢、偷東西。好不容易把他找回來,我沒有罵他,依舊耐心地照顧他,給他輔導功課、講做人的道理。終于有一天,小楊羞澀地問我: “老師,我犯了這么多錯,您怎么還對我這么好?”我笑了:“人不怕犯錯誤,只怕犯錯不改。你知道自己錯了,努力去改正,就是一個好學生?!睆拇耍蠲刻炱鸬煤茉?,幫我干活,上課也用心了。如今,他已是一家私營企業(yè)的老板,事業(yè)干得很紅火。
和學生在一起,我常常忘了身外的一切。那是1981年中秋節(jié),家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菜肴,只等著我回來。但我已跟學生們約好,一起舉行月下班會。這一邊,面對良辰美景,兒孫們意興闌珊。那一邊,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聽我講述人生。月光如水一般流淌在他們年輕的面孔上,映照在他們充滿憧憬的眼睛里。操場上,除了我動情的聲音,就只有風吹樹葉的“沙沙”聲,顯得那么靜謐。學生們暢所欲言,縱情歌唱……當我匆匆回到家里,兒孫們都睡了,桌上的菜肴也涼了。
我當班主任一直堅持家訪,每學期耍對學生家訪三五次,個別學生甚至十多次。一般在開學前一周逐個到學生家訪間,期中農忙的時候再家訪一次。學期結束后還要進行一次全面家訪。有位家長感動地說: “王老師可真有責任心,我親眼見他到隔壁那個小調皮家訪問,前后不下十多次,從不厭煩。這孩子過去天天打架,全靠王老師把他教育好了,現(xiàn)在像換了個人似的!”
讓我欣慰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好評。多年來,我多次獲得溫州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師德楷?!狈Q號,還參加了“溫州市師德楷模巡回演講團”。每到一處,人們都用鮮花和掌聲表達對我的尊敬。
為教育奉獻自己的余熱
1985年春我退休了,許多學生、家長和教師自發(fā)地前來送行??粗@些依依不舍的人們,我心里熱乎乎的。
沒有了工作,心里空蕩蕩的不是滋味。沒多久,樂清市民盟支部的同志來邀請我,讓我擔任“樂清市民盟文化補習班”負責人。于是,我又開始像以前一樣,為教育而忙碌起來。
改革開放后,我的家鄉(xiāng)富裕了,對教育也重視起來。1980年以前,除了我們一家,村里幾乎沒人上大學。聽說我退休了,鄉(xiāng)親們根想讓我回去,振興家鄉(xiāng)的學校。1990年暑假,我在鄉(xiāng)親們的殷切期望中回來了,擔任起小學校長職務。村里的公公、婆婆們拉著我的手深情地說:“信儒,你回來就好了,孫兒、孫女有指望了!”
鄉(xiāng)親們的信任讓我振奮。上任后,我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幾項改革,一方面加強硬件建設,修繕教學樓、圍墻和操場,配備圖書、儀器和體育器材;一方面調整教師隊伍,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很快有了明顯的轉變。一年后。雪白的圍墻環(huán)繞著窗明幾凈的新教學樓,圖書室充實了,操場上籃球架、單雙杠、滑梯一應俱全。看著漂亮的學校,鄉(xiāng)親們笑了。
家鄉(xiāng)靠海,村民以捕魚為業(yè),一些孩子很小就隨大人出海了。為幫助家長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我精心安排了一次全校家長會。在春節(jié)前一天,全校師生和家長一共1000多人出席。我特意邀請了一群特殊客人,他們都是我教過的學生。有國家干部,有企業(yè)領導,有大學生,還有正準備考大學的高中生。他們分別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歷程,以切身體驗說明刻苦學習、不斷進取的道理。臺下學生和家長聽得聚精會神,精彩的發(fā)言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在場的村干部激動地對我說,咱們村的會議還從來沒有引起過這樣大的轟動!
就在學校日漸有起色的時候,我的身體卻頂不住了?;剜l(xiāng)前一年,我被診斷患有多囊腎伴前列腺肥大,做過手術,醫(yī)生囑咐說不能過度疲勞??蛇@一年多來,為了學校建設,我什么都不顧了。這年的春節(jié),我是在病榻上度過的。剛過完年,身體稍好一些,我不顧醫(yī)生勸阻,又回到學校主持工作,堅持給教師們做示范課,堅持聽課、評課。
在全校教師共同努力下,學校變樣兒了,各項工作有了很大進步,被評為溫州市文明先進單位。但我的身體卻越來越虛弱,多次住院。不得己,我在大伙勸說下回到家中。
不久,樂清市第二中學的校長得知我賦閑在家,找到我,希望我到二中做些管理工作。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是個離不開學生的人。
在樂清二中,我負責近700名住校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對每個學生,從思想學習到衣食起居,我不僅細細記在心里,而且嚴格要求他們。跟孩子們在一起,我仿佛又煥發(fā)了新的青春,兩幢14層的宿舍樓,每天跑上跑下,居然不覺得累。多年的教育經驗使我熟悉學生們的思想狀況,也能夠敏銳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我常常語重心長地跟他們談心,或批評,或鼓勵。雖然我不擔任教學工作,但能目睹他們的進步,也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我在樂清二中工作了8年,8年來一直吃住在學校。嚴寒酷暑,風里雨里,辛苦總是難免的,但我無怨無悔1
2001年春,因為年高體弱,我離開了樂清二中。再次回到家鄉(xiāng),擔任起村老年人協(xié)會的義務讀報員,堅持給老人們讀報紙、講形勢。
我熱愛教育事業(yè)。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yè)是我最大的心愿!讓我感到自豪的是,在我的影響和鼓動下,我的兒女、兒媳、女婿和孫女,都先后走上講臺,我們一家9口人工作在教育崗位上,一時成為當?shù)貜V為流傳的佳話。對后輩,我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他們: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也是教師最大的美德!
1998年1月31日,小雨淅瀝,春寒料峭。在樂清二中的階梯教室里,卻是春意盎然、喜氣盈盈,學校特意為我隆重舉行了“王信懦老師從教50周年慶祝會”。市里的領導、教育局領導、過去的同事和學生們,都紛紛前來祝賀,會場座無虛席。教室的墻壁上貼滿了賀信、賀詩以及書畫紀念品。在一片熱烈掌聲中,市政府領導把“教育世家”的大牌匾送到我手中?;叵氚雮€世紀的教育生涯,看到一批批桃李茁壯成長,一時間心潮澎湃。我飽含激情地表示:“我要將畢生奉獻給教育事業(yè),直至生命終止的那一天!”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