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冬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53周年期間,筆者專程來到了這個駐守在祖國西北邊陲的英雄團隊。從烏魯木齊市向西北驅(qū)車40多公里,就進入了該團的營區(qū)。筆直平坦的水泥路旁,碧草茵茵,綠樹成蔭。辦公大樓兩側草坪內(nèi)鮮花盛開,更有小巧玲瓏的涼亭點綴其間,使人如同置身休閑公園。但辦公大樓正上方鮮艷醒目的“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yōu)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大標語及營區(qū)內(nèi)帶有濃厚軍事色彩的宣傳畫又表明了這是部隊的駐地。
在團領導的帶領下,筆者登上了圓形指揮塔臺。眺望遠處,內(nèi)場生活區(qū)和外場飛行區(qū)規(guī)劃有序。停機坪上,戰(zhàn)鷹一字排列。在塔臺前方的綠草中,有幾個正方形的水泥平臺,部隊領導介紹說這就是直升機的起降點;營區(qū)后面一個又長又高的土墻則是團里為滿足飛行訓練需要,自行建造的打靶場……
走馬觀花的參觀,給筆者的印象是該飛行團營區(qū)整潔美觀、布局合理,嚴肅中不失活潑,平實中也有特點。而占地3000多畝的整個營區(qū),幾年前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灘。就在這里,該團上至團領導,下至普通士兵白手起家,邊組建、邊營建、邊訓練、邊執(zhí)行任務。當他們用汗水澆灌的一株株小草編織成大片綠毯,一棵棵樹苗排列成蔭時,一個現(xiàn)代化的營區(qū)已初具規(guī)模。
進疆之前,在一些報刊和電視臺的新聞節(jié)目中,筆者偶爾見過幾則有關中國陸軍航空兵直升機搶險救災、運送中外傷病員的報道,大都是簡短的新聞。此次,當我和該團的飛行員面對面地坐在一起,與團領導們親切交談后,我的心被深深震憾了!這個英雄的團隊,在組建不到10年的時間里,執(zhí)行過200多次急難險重任務。這個數(shù)量,不僅在陸軍航空部隊中堪稱之最,在進入和平時期的人民軍隊中也屬少有。
搏擊風雪大營救
阿勒泰地區(qū),位于新疆北部,祖國版圖翹起的“雞尾”處。海拔2000~3000米的阿爾泰山脈中段呈西北-東南走向橫亙區(qū)內(nèi)。這里有優(yōu)良的天然牧場和著名的阿勒泰羊,山中還蘊藏著豐富的金礦。
1996年底至1997年初,一場特大的暴雪降臨到了阿勒泰地區(qū)。這場自治區(qū)30年未有的大雪連續(xù)下了19天。房屋被雪覆蓋了,道路被雪掩埋了;有9人在雪崩和寒流中死亡;300多名在山中的采礦人員被大雪圍困;數(shù)萬頭牲畜因缺少草料,或被凍死或瀕臨絕境,情況萬分危急!
1997年元旦剛過,一份經(jīng)國務院、總參謀部和蘭、新兩級軍區(qū)批準的急令下達到了人民解放軍駐新疆陸航某部。時間就是生命,尚在家休假的該團首任團長、特級飛行員汪道斌連夜趕回機場領受任務。因為其他直升機當時已轉場訓練,能夠承擔此任務的只有一架值班的“黑鷹”,所以千鈞重擔就全壓在了汪道斌機組和這架直升機上。盡管此前,汪團長已經(jīng)有了30多年飛行經(jīng)驗,也曾多次駕機執(zhí)行過急難險重任務,但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中,在地勢險要的高原雪山,在十分緊迫的時間內(nèi)完成25名地礦局失蹤工人的搜索,給缺衣少糧的數(shù)千被困群眾空投幾千公斤糧食,營救遇險的人員和300多名淘金者……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
從元月6日首次飛赴阿勒泰災區(qū)到17日,汪道斌駕駛“黑鷹”直升機連續(xù)作戰(zhàn),哪里有災民,直升機就飛赴哪里,總共飛行了26小時,65架次,解救采礦人員301人,搶救重傷員2人,運送糧食藥品多達17噸。
此次營救遇險人員和空投救援物資的地點,大都在雪山狹谷中。如一個空投點四面環(huán)山,直升機必須穿越一條只有百米寬的溝谷才能到達。峽谷兩側冰石嶙峋,峭壁對峙;溝內(nèi)氣流遄急,變幻不定。憑著嫻熟的駕駛技術和過人的膽魄,汪道斌闖過險關,將一袋又一袋糧食,準確地空投到指定的位置。當已斷糧多日的采礦人員看到一包包系著紅布條的救命糧自天而降時,無不激動萬分。他們在寒風中揮動著手臂,向救命的神鷹致謝,向人民子弟兵致謝!
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將沿山一帶采礦作業(yè)的900余名工人和淘金人員圍困,其中有300人斷糧斷炊,急需解救。在指定的集中點,數(shù)百名災民趟著深雪趕到了。他們翹首期盼著直升機的營救。但一個難題擺在了汪道斌機組前——如何降落。盡管直升機具備了其他固定翼飛機所無法相比的長處——不需起降跑道,但著陸也要有一塊平坦堅實的地面。而當時,漫山遍野都是深可沒人的積雪。這種情況直升機是無法降落的,怎么辦?汪道斌和戰(zhàn)友們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絕招”,讓地面人員將一片積雪連鏟帶拍,再澆上些水,使其結冰變硬;然后他沉著冷靜地操縱直升機,穩(wěn)穩(wěn)地落在了這塊冰泥混合結構的簡易“停機坪”上。
一趟、二趟、三趟……僅15~17日,汪道斌即駕機連續(xù)飛行18個架次,6個多小時。憑著高超的飛行技術和對人民群眾的濃濃深情,他和機組將300多名采礦人員全部運送至安全地點。這些人來自全國10個省市,其中有婦女53人,小孩11人,最小的只有1歲。一位已有6個月身孕的婦女被救后緩慢走下直升機時,又轉過身,向搏擊暴風雪救她們母子性命的解放軍飛行員深深地鞠了一躬。
汪道斌單機雪原大營救的消息經(jīng)過各種媒體的報道迅速傳遍全國,也傳到了海外?!昂邡棥敝鄙龣C的研制者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的高層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后,非常重視。他們認為我軍購進的直升機被用于人道主義救助,而且在十分惡劣的條件下成功地營救了數(shù)百人,運送了數(shù)十噸的糧食、藥品,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并一定要見見這位飛行員。而當公司的副總裁見到汪道斌時,驚訝之情溢于言表。他想不到,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并不是虎背熊腰的年輕小伙子,而是一位已年過50,身材略顯削瘦的中年漢子。他不由得不折服:這一壯舉是本公司“黑鷹”直升機飛出的,更是中國陸航的英雄飛行員創(chuàng)造的。
事后,美國公司方面向汪道斌發(fā)了邀請函,請他去美國,并要授與他勇士勛章,但均被婉言謝絕了。汪道斌和戰(zhàn)友知道,軍功章他們早已有了,不僅是在胸前,更在眾多邊疆人民的心中!
吉祥神鳥從天降
吉祥鳥,是藏族同胞心目中的一種神鳥,相傳它飛到哪里,哪里就瘟病卻除,幸福安康。在西藏阿里的楚魯布杰鄉(xiāng),當?shù)厝嗣裾嬲媲星械氐乜吹搅诉@只“吉祥鳥”,感受到了它帶來的神力。
楚魯松杰,西藏阿里地區(qū)什布奇北的一個邊境鄉(xiāng)。由于6000多米高的喀喇昆侖山像一個巨大的屏障將其遮擋,因此該鄉(xiāng)消息閉塞,交通十分不便。1989年5月,一場瘟疫在這個偏遠的小鄉(xiāng)肆虐。年輕人、老人紛紛發(fā)病。因為當?shù)貨]有醫(yī)療條件和診病能力,致使疫情很快漫延……一名藏族生意人碾轉到了阿里市府所在地,將消息報告給了有關領導。得知疫情后,阿里地委非常重視,立刻報告拉薩衛(wèi)生廳。自治區(qū)有關部門又很快上報國務院和中央衛(wèi)生部。最后,急救任務下達給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由駐新疆陸航某團承擔。
時任團長的朱宗章受領了任務,親自駕機前往。從烏魯木齊至楚魯松杰,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就有2000公里,實際飛行距離還要長。朱團長說,飛行途中,困難重重,所飛經(jīng)的山脈,大都在6000米以上,而且天氣也不好,下起了雪,直升機因此在途中受阻。而最困難的是,這條航線沒有任何飛機飛過,地面也沒有引導保障,機組只能靠研究分析地圖飛行,因此危險性很大。但是,救人民群眾于危難之中,是軍人的天職。朱團長機組置個人的安危于腦后,飛越了山勢險惡、氣候多變的喀喇昆侖山,趕到了楚魯松杰。
這里還有一段插曲,為了找到這個在高山背后的小地方,朱團長他們特地從阿里請了一個非常熟悉當?shù)氐匦蔚母刹孔飨驅(qū)?。誰知這個地面通一到了直升機上,竟連哪是我國的領土哪是印度都分不清了。當直升機落地后,看到相距僅300米處背著槍巡邏的印度兵,機組還真是有點后怕。
由于行前不知道當?shù)亓餍械氖鞘裁床?,隨機共去了8個醫(yī)療專家。此外,朱團長他們還帶了毛毯、鴨絨被、茶、糖、肉等物資和藥品。從未見過飛機的當?shù)夭匕?,突然見一只“大鳥”從天而降,而且還帶了這么多的衣物、食品,無不奔走相告,欣喜萬分。他們流著淚用最虔誠的方式,紛紛長跪磕頭,感謝“神鳥”為他們帶來了吉祥。
在這個十分閉塞又相對落后的藏鄉(xiāng),朱團長一行被視為最珍貴的客人,就連當?shù)匾恍﹩“鸵姷剿麄儯搏I上潔白的哈達表示感激。通過醫(yī)學專家的緊急診斷,疾病很快被確診并得到及時救治。一些重、危病人需轉抵醫(yī)療條件較好的新疆喀什和烏魯木齊治療,朱團長又駕機完成了運送任務。而吉祥神鳥的故事由此在當?shù)亓鱾鏖_來。
飛越禁區(qū)救藏胞
阿里地區(qū),地處藏北高原。區(qū)內(nèi)群山起伏,冰川縱橫,北有莽莽昆侖橫亙,南有喜馬拉雅山雄距,地形險惡,人煙稀少。因全區(qū)海拔達5000米以上,故又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幾年前,偏遠的阿里因“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同志的事跡而被全國人民所熟知。新千年伊始,這里又發(fā)生了一件人民解放軍陸航直升機飛越“空中禁區(qū),搶救白瑪書記的感人故事。
白瑪才旺,藏族,孔繁森同志去世后繼任阿里地委書記。同孔繁森一樣,為了當?shù)馗咐相l(xiāng)親盡快脫貧,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他日夜操勞。2000年4月3日晚,當白瑪書記又象往常一樣加班時,突發(fā)心臟病,生命垂危。雖經(jīng)過地區(qū)和部隊最好的醫(yī)護人員的搶救,他的病情一度得到控制,但因高原缺氧和當?shù)蒯t(yī)療條件設備的限制,病情又出現(xiàn)反復,隨時有生命危險,必須轉院救治。
阿里地委所在地獅泉河通往外界只有兩條簡易公路:一條經(jīng)葉城至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有3000公里之遙,且途中要翻越十幾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坂;另一條至拉薩的路,也有1000多公里,地形復雜,道路崎嶇。兩條道路的情況都不適合轉送危急病人。要及時搶救白瑪書記,只有乘飛機。但是,獅泉河沒有民航機場,怎么辦?
情急之中,阿里地委通過西藏自治區(qū)向北京求援。國務院和中央領導得知白瑪書記的病情后高度重視,并通報總參??倕⑹组L立即指示:速派新疆軍區(qū)某陸航團直升機執(zhí)行進藏救護任務!
4月14日,軍區(qū)的命令下達到了部隊,由該團現(xiàn)任團長李少康擔綱執(zhí)行赴西藏阿里救護的任務。
李少康,現(xiàn)年38歲,特級飛行員,1979年入伍至今,共飛行了3000多個小時,完成過各種急難險重務。1997年他被任命為該團團長時,只有34歲,是歷任團長中最年輕的一位。李少康性格豪爽、果斷干練,飛行技術好,是個敢打硬仗的指揮員。此次他主動請纓上陣,是深知任務的艱巨。
事情確實如此。當李少康駕駛“黑鷹”直升機飛抵喀什轉場點后,老天就開始“變臉”了。連續(xù)兩天的沙塵暴刮得昏天暗地。從喀什至獅泉河的航路上能見度只有1公里,低于直升機允許起飛的最低標準。機組人員個個心急如焚。16日上午,待能見度略有好轉,李少康當機立斷,駕機直奔雪域高原。
通往阿里的航路困難重重,險象環(huán)生??錾?、喜馬拉雅山高聳如云,似兩名天兵天將,把守著路口。飛行高度不超過6000米,就休想從它們的頭上通過。不僅如此,這里天氣瞬息萬變,風霜雪雨,說來就來,再加上高寒缺氧,對直升機來說,是難以愈越的“飛行禁區(qū)”。但李少康和他的戰(zhàn)友們,卻置這一切險惡于不顧,他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闖過去!
而老天,果然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正當機組飛越皚皚雪山時,棉絮般的云團越積越多,與雪山融為了一體。天地間頓時一片混沌,何處是山,哪里是云分辨不清。再爬高吧,升限已到,穿云吧,隨時可能撞山。怎么辦?李少康與副駕駛交換意見后,決定順著兩山之間的峽谷繞行。
在高海拔的山谷中飛行,氣流干擾是危及飛機安全的“龍口”。果然,當直升機穿入昆侖山中部的峽谷不久,谷中的“氣龍”就開始發(fā)威了。先是烏云翻滾,緊接著猛烈的旋流襲向直升機,將其上下顛簸、左右拋甩,恨不得一口吞下。據(jù)李團長講,當時的情況萬分危險。亂流影響了發(fā)動機的轉速,導致旋翼升力下降,直升機直往下墜,若不能及時采取處置措施,后果不堪設想。
李少康不愧為特級飛行員,他沉著冷靜,判斷正確,馬上加油門、猛拉桿,使直升機爬高,并盡量保持住狀態(tài),闖過了旋流區(qū)。
當突破飛行禁區(qū),“龍口”脫險的“黑鷹”成功降落在阿里地委所在地獅泉河的時候,期盼已久的藏旋同胞歡呼著擁上。白瑪書記被醫(yī)護人員迅速送上了直升機。李少康機組再次飛越“禁區(qū)”,連續(xù)超強度飛行了近10小時,最終安全地將病人送至喀什機場,并轉民航飛機赴京救治。時隔3個月,當李團長來京開會時,已康復的白瑪才旺特地與他相見。他滿懷感激之情將一條圣潔的哈達戴在了李團長的脖子上。步兵插翅巡邊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處西北邊疆,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為鄰。國境線總長5400公里,是我國邊境線最長的一個省。
建國45年來,這綿延數(shù)千公里的邊境全靠我軍戌邊將士或徒步、或騎馬巡邏保衛(wèi)。海拔幾千米的雪山和大坂,給邊防巡邏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插翅巡邊關,一直是戍邊戰(zhàn)士的一個夢想。
1995年初夏,一架軍用直升機首次出現(xiàn)在中蒙、中哈邊境上空。它的升空標志著我人民解放軍邊防巡邏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由平面走向立體。而為我邊防戰(zhàn)士提供空中乘騎的即是人民解放軍駐新疆陸航某團。
首開空中巡邏航線,對于我軍加快現(xiàn)代化建設,更好地履行保衛(wèi)祖國的神圣使命是一件大事、喜事,但對陸航團的飛行員來說卻并非易事。沿國界走向飛行與一般航線飛行不同,因國界線是曲里拐彎的,因此空中巡邏直升機的航跡也要與之相符,飛的是曲線。另外,邊境線上地形復雜,直升機只能“摸索著”前進,常常是一片森林剛過,一座大山就突兀矗立在眼前。駕駛直升機的汪道斌沉著冷靜,他根據(jù)地形地勢的變化,機智靈活地避開各種障礙和危險,盡量保持直升機的平穩(wěn)飛行。為了讓隨機的邊防戰(zhàn)士能夠清楚地看到邊界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汪道斌把飛行高度降到最低點;在有界碑等標志的上空,他還將直升機懸停以利拍照。
這一天,對所有參加空中巡邏的邊防將士來說是最瀟灑、最自豪的,也是軍旅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天。一位把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祖國戌邊事業(yè)的老邊防激動地說:“……騎馬騎了幾十年,就盼望插翅巡邊關,今天終于成真了?!?/p>
繼1995年夏空中巡邏后,駐新疆某陸航團又于1999年元月,書寫了我軍直升機首次對北疆高原寒區(qū)冬季空中巡邏的歷史性的一頁。從此,皚皚雪山、縱橫冰川再也擋不住我戌邊將士的腳步。以前一個邊防連用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巡邏任務,現(xiàn)在只要20分鐘。正是漫漫風雪何所懼,千里巡邏一日還。
……
因篇幅所限,恕筆者不能一一詳述陸軍航空兵的這個英雄團隊的事跡,但可簡列以下一組記錄:
1992年3月,汪道斌機組赴什布奇邊防連營救病危戰(zhàn)士,首次飛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成功地完成了救援任務,受新疆軍區(qū)通報表彰;
1992年8月,陳濤(現(xiàn)副團長)運送自治區(qū)公安廳干警赴阿里高原追捕爆炸案和銀行搶劫案8名要犯,順利完成追捕任務,機組榮立集體二等功;
1994年8月,維族飛行員亞森機組赴西藏獅泉河急救日本游客,受總參陸航局通報表彰;
1995年4月,李少康赴西藏阿里邊防連搶救病危副指導員,受到新疆軍區(qū)通報表彰;
1996年7月,新疆吐魯番、庫爾勒、托克遜、和靜等地區(qū)發(fā)生歷史上罕見的洪災。該團4架直升機投入抗洪救災,共飛行200余架次,空投物資近30噸,救出病危和被困群眾495人次,受到自治區(qū)黨委和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的通報表彰;同年底,該團被授與“全國抗洪救災先進單位”;
1996年8月,沈正文機組飛往阿里高原救援病危的日本游客真田紀子,受到國際登山協(xié)會和新疆軍區(qū)表彰;
此外,該團還多次參加新疆軍區(qū)、蘭州軍區(qū)組織的軍事演習與演練,均受到表彰。團里先后有一個機組榮立二等功,有6個機組榮立三等功;有4名個人5次榮立二等功;110多名個人榮立三等功;全團三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王樂泉在看望和慰問該陸航部隊時說了這樣一句話:“藍天雄鷹,功不可沒。”高度贊揚了這個英雄團隊在保衛(wèi)祖國和支援邊疆經(jīng)濟建設中的突出貢獻。
資料提供:魏春責任編輯: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