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攸德
記得20世紀50年代末太極拳盛行,年輕的我也帶著對那一招一式的神往加入到愛好者的行列。演練太極時從容不迫、悠閑自如,柔中寓剛、棉內(nèi)藏針,動如江河、靜如山岳,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恰似一尊活動的雕塑。從那時起,我的太極情結(jié)便揮之不去。
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太極堪稱是使人終身受益的運動。演練太極能夠增強生理功能,但不會“傷筋動骨”;能夠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態(tài),但不會“走火入魔”。科學研究證明,太極鍛煉輔以必要的藥物治療,是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神經(jīng)衰弱以及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有效手段。以高血壓為例,甲組105人采用藥物治療加太極鍛煉的方法,癥狀改善者多達94%;乙組1lO人只采用藥物治療,不練太極,癥狀改善者僅有9%。長期堅持演練太極,確能獲得延年益壽的效果。以陳式、楊式、吳式、孫式和武式的創(chuàng)始人為例,他們的壽命都比同時代人的平均壽命高出1倍多。
演練太極的關(guān)鍵是要虛實分清。以步法為例,左虛則右實,左實則右虛;前虛則后實,前實則后虛。虛實的變換是漸變不是突變,其變換過程要與動作的起止(空間)與速度(時間)相適應(yīng)。不但要分清虛實,還應(yīng)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太極的手法須松柔圓活、剛?cè)嵯酀?,不可直來直往、直上直下。除了手腳之外,胸、腹、背以及全身的肌肉、關(guān)節(jié)、內(nèi)臟器官都要分清虛實。虛實還可以與陰陽、仰俯、合開、蓄發(fā)、屈伸、進退、起落、收放、柔剛、快慢等一一對應(yīng)起來,故而具有深厚的哲學底蘊。
太極博大精深、其妙無窮,真可謂“若費一日之功力,即得一日之功效”。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