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偉
一個人若因自己的錯誤而傷害了別人,應該向對方道歉,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道歉與否及道歉是否誠懇,反映了當事人的文明水準及其對自己錯誤的認識程度。
父母教育子女時,因不了解情況而錯誤地批評了孩子,甚至打了孩子是常有的事,但如若讓父母向子女道歉,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事關“老子”的面子。其實,對子女做了錯事,父母同樣應該向子女道歉,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此話題緣于吾妻前幾日打了女兒,事后發(fā)現(xiàn)完全是不了解情況所致。我建議妻子向女兒道歉。妻子面有難色地說,豈有當媽媽的向女兒道歉之理?再說,我又怎樣道歉呢?
為此,我打電話求助于我的一位專門從事教育心理研究的朋友,請他就父母怎樣向子女道歉這個問題,與我妻子談談他的看法。下面是他的意見:
首先,掌握好道歉的時機。父母應在自己心平氣和的時候向子女道歉。如果知道自己錯怪了孩子,但你的情緒仍在沖動之中,或是你覺得此時道歉心里有點勉強,那就不要倉促向子女做出和解的姿態(tài)。兒童教育心理學認為:父母在情緒欠佳時向子女道歉,孩子會產生迷惑或恐懼,認為父母的道歉不過是“走形式”或只是在說“氣話”而已。
其次,道歉的內容要明確。當你向孩子道歉時,不僅應該準確無誤地告訴孩子自己錯在哪里,還要說明為什么要道歉。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為什么要說“對不起”,最好暫時別說,因為這會使孩子感到困惑,使他們弄不清該相信什么,或在父母道歉時自己該做出何種回應。此外,道歉的內容必須就事論事,實事求是,既不要夸大自己的錯誤以取寵孩子,也不要縮小錯誤來原諒自己。因為不切實際的道歉,是會被孩子打折扣的。
再次,道歉要誠懇。道歉的目的,在于請求孩子諒解父母的過錯。而孩子能不能發(fā)自內心地諒解父母,關鍵在于父母的態(tài)度。如果父母只是漫不經心地向孩子說聲“對不起”,孩子恐怕難以接受,心想:這也算道歉?
有必要說明的是,較之于父母,子女往往更通情達理、善解人意。即使是個性偏激的孩子,對待父母的道歉,一般也不會得理不饒人。因為他們企望父母的道歉,純粹是出于維護自己自尊心的需要,而不是想要父母難堪,以顯示自己的地位。對于那些采取“高壓政策”的父母,孩子是非常鄙視的。孩子一旦覺得父母的要求明顯不合理,卻仍命令他們服從時,便會自然產生抵觸情緒和行為。相反,若父母肯承認自己不對而向孩子道歉的話,孩子則能從內心深處認同父母的權威,成為一個聽父母話的“乖孩子”。
結束與這位朋友的交談后,妻子確實有所觸動。第二天晚上,她向女兒誠懇地道了歉。據(jù)妻子說,也許是她的認錯態(tài)度還算端正,女兒當時就報以一臉燦爛的笑容,女兒還時不時地在她的臉上親一下,使她體驗到一種享受親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