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民 魏 茹
免疫接種是應用免疫學原理使人體對某種傳染病產生特異性抗體的一種預防保健手段。計劃外免疫是相對于計劃免疫而言的,現行的計劃免疫是按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使用疫苗對特定人群進行預防接種。以求達到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我國自70年代中期開始普及計劃免疫,已取得了相應疾病發(fā)病率下降的效果,其內容通稱四苗防六病,即卡介苗防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糖丸防脊髓灰質炎,百白破疫苗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疫苗防麻疹。1995年又決定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計劃內。近期北京市已將原為非計劃免疫的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程序接種,這種與國際接軌的做法不久可能會在全國推廣。相對于計劃免疫而言,計劃外免疫接種,是兒童時期有選擇性地預防疾病方法之一,現按其使用頻率為序簡述于后。
1乙型腦炎疫苗該疫苗為滅活疫苗,安全有效,人群保護率可達76%~90%,應于乙腦流行期(每年6~8月)前1~2月注射,對象為6個月~12歲兒童,注射2~3周后產生抗體,保護期1年,第一年皮下注射2次,間隔7~10日。用量:6個月~1歲每次0.25毫升,1~6歲每次0.5毫升,7~12歲每次1毫升。
2甲型肝炎疫苗,為滅活疫苗,兒童及青少年為甲型肝炎易感人群,1~18歲每次用量0.5毫升肌內注射,半年后可作強化注射1次,接種后15~30日產生特異性抗體,至少保護20年。
3水痘疫苗水痘在兒童中傳播性極強,又與成人所患的帶狀皰疹同屬一種病毒引起,預防接種用的為活疫苗。對象為1~12歲兒童,用量為0.5毫升皮下注射,僅用1次,安全有效,保護時間為10年以上或終身。
4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接種后可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風疹,此三病均為兒童期易感染的急性傳染病,而麻疹近年來有病發(fā)率增高的趨勢。另據調查顯示,若妊娠女性懷孕早期感染風疹可導致早產、死胎或胎兒畸形,而我國育齡婦女風疹易感者的比例近年明顯加大??汕址钢袠猩窠浵到y(tǒng)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季節(jié)中在托幼機構和學校也時有爆發(fā)。該疫苗為病毒活疫苗,既可作為嬰兒初次接種,也適用較大兒童及青少年的加強,用量為0.5毫升皮下注射,保護時間15年以上。
5流行性腦膜炎疫苗為死菌苗,僅供預防A群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膜炎之用,對象為6個月~15歲兒童,初免年齡從6個月開始,3歲以下接種2次,每次用量0.2毫升,皮下注射,間隔為3個月,接種應在本地流行(即冬春季)前進行,3歲以上僅用1針,每3年復種1次,保護期為2年。
6流行性感冒疫苗疫苗為三價裂解滅活疫苗,可預防流行性感冒中的甲1、甲3及乙型,皮下注射,1~6歲每次用量0.25毫升,共用2次,間隔為1個月,6歲以上只注射1次,用量為0.5毫升,在每年的9~10月份進行,保護時間為半年至1年。
7肺炎球菌菌苗預防肺炎球菌所致的各型肺炎,接種對象為2歲以上人群,接種后均能獲得極好的抗體反應,安全性好,只需注射1次,用量為0.5毫升。三角肌注射,保護時間為5年。
8流感嗜血桿菌菌苗預防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腦膜炎、肺炎等,適用于2個月至5歲的兒童,6個月以前的嬰兒每次0.5毫升,初種3針,間隔1~2個月,6~12月齡嬰兒初種2針,間隔1~2個月,1~5歲只需接種1次。安全有效,保護時間為終身。
以上各種疫畝已經衛(wèi)生部批準使用,家長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給孩子接種,使用前需對擬接種者確定無接種禁忌證如發(fā)熱、活動性肺結核、過敏性體質、心、肝、腎疾病,既往有無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接種后應加強觀察,注意有無全身反應如發(fā)熱、頭痛、倦怠、皮疹或局部反應(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等),一般情況下應在2~3日內自行消失,無需處理,重的需休息及對癥處理。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