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修勝
時下,在社會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的過程中,家庭內的傳統(tǒng)分工即“男主外女主內”的夫妻模式受到沖擊。一些妻子在市場經濟中贏得了成功,由“主內”變成“主外”;而有的丈夫卻因身體、學識、社會、家庭需要等條件因素,從社會走回家庭。由“主外”變成“主內”,甚或接受妻子的供養(yǎng)。
然而,在我們這樣一個“男主外女主內”觀念悠久的國度里,人們習慣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夫妻分工。男人養(yǎng)家糊口,女人相夫教子,使夫妻雙方都感到心安理得,由此夫唱妻和其樂融融??墒?,一旦改變成“男主內女主外”,情況就不一樣了,丈夫往往不愿當“賢內助”支持妻子。還不時給妻子制造“麻煩”,造成“后院起火”,使因“主外”而感到自豪的妻子不僅無法安心還會自憫自憐起來。同時,被妻子“供養(yǎng)”的丈夫常常因缺乏妻子的體諒,失去“夫唱妻和”,致使原本自傲的心理又蒙上了自卑的陰影。結果,家庭的平靜被打破,在夫妻的交往里充塞著尷尬,雙方皆憋著怨氣感到別扭,品嘗著絲絲縷縷的苦澀。
心理學認為,這一態(tài)勢并不是“分工”不合理造成的,而是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即主要由兩對矛盾心理所導致的夫妻心理失衡。
第一對矛盾心理是“主內”丈夫的自我心理對抗,即傳統(tǒng)意識里的男人自傲心理與現(xiàn)實產生的自卑心理的沖撞。在男人的潛意識里,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根深蒂固和生理條件及社會傾向共同構成了男人的優(yōu)越感,形成了男人偏執(zhí)的自傲心理??墒?,客觀事實并非因男人的自傲而改變。當男人走回家庭不得不由“主外”變成“主內”接受妻子供養(yǎng)后,原本的自傲心理受到抑制,自覺在家低妻子一頭,在外“丟人現(xiàn)眼”,感到無比自卑。這種矛盾心理往往在“主外”妻子自豪心理的沖擊下呈激化狀態(tài),表現(xiàn)為自傲與自尊的同時受挫和共同強化,形成自我心理對抗,促使“主內”卻向往“主外”;既對自我不滿又對妻子產生逆反。相反,不能很好“主內”又引發(fā)了“主外”妻子的不滿。這種心理上的內外夾擊促使其不斷在家找碴兒、發(fā)脾氣等,導致夫妻的不和睦及家庭不和。
第二對矛盾心理是“主外”妻子的自我心理對抗,即“主外”成功帶來的自豪感與女人軟弱一面的自憫自憐心理的沖撞。“主外”妻子一方面因跳出傳統(tǒng)的“主內”束縛及事業(yè)有成而產生了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受傳統(tǒng)“主內”觀念和女人軟弱一面的影響,為自己在外經受風雨、歷經艱辛而自憫自憐。由此,人雖“主外”心卻向往“主內”,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矛盾心理和行為。“主外”妻子的這種自我對抗心理常常在“主內”丈夫的漠視和偏執(zhí)的自傲和自卑心理刺激下激化。由此,應有的自豪感被削弱,自憫自憐心理加劇。心理上的這種內外夾擊使其把不良情緒發(fā)泄在丈夫身上,導致夫妻感情淡漠、心理距離拉大、家庭關系緊張。
顯而易見,隨著社會的前進,多種夫妻分工模式不可避免。夫妻雙方要適應這一分工改變,首先必須心理適應,即以“心理重組”適應夫妻的“分工重組”?!靶睦碇亟M”包括兩項內容,一是自我重組,二是共同協(xié)調。
作為“主內”的丈夫,一要從自傲的心態(tài)中退出一步。退出這一步即表現(xiàn)為不盲目自傲,承認自己的不足,接受“主內”事實。二要轉化自卑,變消極心理為積極心理,使自卑成為“主內”的動力,甘當妻子“賢內助”,以協(xié)調變化了的夫妻分工帶來的新型夫妻關系。三要以“重組心理”緩和、淡化夫妻的對抗,竭力以自我的支持促發(fā)妻子的自豪和自信,以情感關愛作為妻子的感情依附,消除其自憫自憐的消極心態(tài)。
作為“主外”的妻子,一要從自豪的心態(tài)中退出一步,以防止過度自豪產生自我估價失偏,即在成功中保持清醒頭腦,合理評價自己。二要升華自憐,把對自我的憐憫升華為自珍自愛。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和丈夫平等相處。三要以自我的心理重組淡化、緩和、消除對“主內”丈夫的心理沖擊,從自豪中退出一步防止自豪變自大,導致對丈夫的“壓抑”,避免對丈夫自尊的傷害和激化他的自卑感。通過對自憐的升華把珍愛和珍惜擴大到對丈夫的敬重、關心和呵護上。要充分認識到丈夫在妻子面前是需要“嬌慣”的“大孩子”這樣的心理事實,雖不能在生活上全面呵護,但要在精神、情感上予以足夠的撫慰,以保持丈夫的自尊,消除他的自卑感。